第三十八章 朕是校长等我吃完饭去见他们的时候,天已经黯淡了下来,殿内已经点起了蜡烛,我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打量着站在下面六位我选的重臣,看来他们是没有吃饭就在这里等我了!我清了清喉咙。
“各位卿家,朕召你们来是为了通州建立军事学院的事情。
你们也知道,这军事院使的位置非同一般,不是忠贞的将才,朕是断不能交付给他的。
不知道各位卿家心目中有什么人选?”六位大臣都对望了下,可能没想到我会向他们问人选,都一时沉默了下,这回倒是贺逢圣先出来讲:“启禀皇上,臣虽非知兵,但也深知这院使责任之重,这教书之人低劣,就怎么也教不出高明的徒弟。
如在京筹办的天工学院,只有徐宋两位大人这样的大才,才能使各地学子踊跃参加。
这军事学院也是一般,臣以为只有从九边调回经验丰富的老将,才能真正让学子们学到用兵之道。”
贺逢圣刚说完,孙慎行就站出来说:“贺大人此议虽对,但臣以为不妥,如今边疆战事紧迫,岂能抽调善战之人回来?!臣以为另外在朝中之人选择。”
我点了点头,暗思看来这贺逢圣究竟还是年轻了点,不过这也好,多磨练下才会记着!我看了下不语的刘鸿训,点名道:“刘爱卿身为首辅,有什么好的建议啊?”刘鸿训听到我点他的名,自是连忙答话:“回皇上,臣听了两位大人的建议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从九边调人回来只怕不行,就算要调,也得有顶替之人。
如在京中选举,也是不易,原浙江佥都御史王洽,原辽东经略高第呼声较高,但两人都有不足之处。
王洽稍缺领兵作战的经验,而高第则是获罪之将,恐难服众。
若非开国公,定国公在湖广,臣以为开国公,定国公他们是最好人选。”
听到这些话,韩鑛与孙承宗心里都有些异样,他们想不明白刘鸿训怎么会提王洽,高第他们出来说话。
刘鸿训接着说:“臣以为,朝中的大臣中,也有人可以担任此职。
不过他们大多都已身居要职,除此之外,臣以为还有些将才供皇上选择!”“哦,是那些人?”“皇上,先前魏党作乱,不少忠义之士挂冠而去,他们中不少是在边疆平贼的有功之臣。
再者本朝自万历年间,边土一向有匪患,不少守土之臣都身先士卒,也练出不少颇有武略的边臣。
另还有些因为丁忧而卸职的武臣!”“好,刘爱卿果然办事达练,与朕所想相差不远。
不知爱卿想到何人可荐?”“臣以为傅宗龙可任院使一职,昔年傅宗龙平定贵州奢安之乱,以数万军士与二十万贼作战而胜,可见其将军之才!”我听了刘鸿训的推荐,心里还是高兴的,虽然我心里想到的是在甘肃剿贼立功的梅之焕,但他能多推一个能者出来,我也多一个选择。
韩鑛听了他的推荐,出声道:“皇上,那傅宗龙正在丁忧中,皇上要用,需得夺情才行!”“丁忧?朕看就夺情吧!这学院朕希望早点建起来,另外你们觉得梅之焕这个人怎样?”孙承宗答道:“这梅之焕在甘肃剿贼甚是出力,也颇有战功!”刘鸿训管吏部的也出声道:“此人为身甚正,也是当任军事院使的人选。”
我对他们的表现还算满意,没有出现什么纷争。
“那各位爱卿以为谁较为合适?”刘鸿训自是首辅,有些东西是不能回避的:“臣以为两者都可取,这军事副院使还差人担任,只要皇上从其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便可!两者皆是贤才,臣以为如在品德和才能不能有所区分,可以选年长者任正职。”
“朕就以傅宗龙为副院使,”我顿了下,“梅之焕也为副院使。”
六个大臣面面相觑,心中不由疑问:谁当正院使?“呵呵,这正院使就不设了,军事学院以后直接归朕管理,若朕不理时,归中军督府管制。
军事副院使定品秩为正三品。
平常的日常公务就教由他们处理,其他人员就他们自己去选取吧。”
“谨遵皇上旨意。”
内阁大臣他们听到皇上要兼任这院使,也不好出声反对。
军事学院按皇上的设定,这院使的职位确实是权柄过重,而且由臣子担任,祸害甚大。
当任之臣又是深有谋略,一旦失去控制,就有隐患。
皇上主持,下边分权也好,平衡才能维护稳定。
至于礼仪上,正德年间还有个大将军朱寿,也不差个军事院使的崇祯。
所以大臣没有再议。
我看他们都不反对,接着说:“各位卿家,接着考虑下这军事学院的其他问题!工部已经派人去勘探了,这学院的架构还要各位大臣尽些心力。”
贺逢圣出列道:“皇上,工部已有人回报,在通州北面有原太祖开朝时,开国公常将军留下的常营驻地,原有驻兵七千,后在天启四年,废去。
驻地一直荒着,只需修缮下,便可使用。”
“嗯,这是个好消息,朕还以为要到下半年才能建成,能尽快开学最好。
至于架构方面,军队各种人才都要培养,不仅是要运筹帷幄的帅才,也要有冲锋陷阵的勇士。”
“臣以为可以设定将才部,武将部,参军部。
武将部,需得有武为首要条件,再学谋略。
参军部则重谋略,先学谋划之道。
依学员的条件和意向划分,两位副院使分而管制。
每年在选其优胜者到将才部学习。”
孙承宗较为熟悉兵事,说得果然不错。
一直没有发言的钱龙锡也道:“这参军部应设立后勤科目,军中也需专门人才负责军资补给。”
刘鸿训接着说:“臣以为这军资粮饷应该与军队中分开,粮饷划归户部到军中分发,才可避免下边将领吃兵丁空额,克扣军士粮饷。”
孙承宗说道:“臣以为,军资粮饷与军队分开,可以避免有人贪污粮饷,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一则需得每半年派兵丁护卫到各处发放饷银,这里耗费颇多,二则将军在外作战,军中无钱,也颇受制约。”
钱龙锡也道:“孙大人所言极是,这样户部人员再扩充也不够用,这只是驻军,地方上的卫所还没计算在内,就护送军饷的护卫也是要庞大的人员。”
果然是左右为难,我听得眉头都皱起来了,要是现在就好了,用互联网转帐,可我在这个时代!!“可有什么方略解决?”过了半响,韩鑛出来说:“按原先军制,就有审查军资粮饷的巡查使,臣以为只要这审查之人立身正,想贪污之人便没有可乘之机。”
“嗯,这也是。
着吏部重新刷选到各地审查人选,没半年抽签轮换。
军中负责发放粮饷的主簿就划归户部,军中将领,主簿,巡查使互为监督,一旦发现贪污,则其时的巡查使,主簿,将军都有连带责任。
各位大臣以为如何?”孙承宗补充说道:“臣以为将领忙于战事,这监督责任教于副将更为妥当。”
“也好。”
我说着呵呵大笑起来,“你们看,原本是论军事学院的议题,结果跑到军制上来了。
不过这也好,朕也想在军制上作改革。
原本朕想着全国三十取一丁的办法取代招募兵丁的做法,但现在还没有随着赋税改革推广到全国。
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先议着,这事以孙承宗大人为首,你们商量下细节。
首先针对各地驻军,至于地方卫所就暂时不管。
朕想着军中的兵丁以十二年为兵期,任了十二年的兵士就可退役,有缺额就在各地按顺序征兵。
士兵也分为十二等,如每年无犯军规者,都可向上升一级,自然各级饷银也不同,最低为现在的每月一钱,每级加五分。”
下面的大臣听了后,都开始沉思起来,我看了下天色对总结性的对他们说:“此事你们下去再议,关于兵制,粮饷都考虑全面。
拟好条陈再给朕看看,刚才朕也是大略的说说,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妥也可以直接写在上面。
对于现在各地方的卫所,都是军户出身,能维持就暂时不动。
不过在京附近的各卫需得有所整饬,自土木之变,京卫一直未有所改变,象通州卫都给取消了,洪承畴练兵京师三营来,这剩余的京郊十二卫所不属三营,直属五军督府,兵士多有懈怠。
朕看就把京郊各卫划归地方,京城已经有京师三营,九门提督府,巡警司,皇城司,内城司,十来万的戍京部队,完全够防卫京师安全。
朕看北面长城多有漏洞,把兵士补充到北面也好,另由内阁批文给督府,责成他们练兵。
好了,不说了,你们也肚子饿了吧。
朕让御膳房做了些家常菜,你们在偏殿吃了再回去。”
下面刘鸿训他们也是饿了,毕竟是空着肚子上来议事的,而且又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
他们听到皇上设宴款待他们,心中甚是感恩。
他们跪谢后,这次议事就算结束。
我也没有多做停留,几乎每天我都养成个习惯,晚上处理完政事就去陪下皇后,然后再回乾清宫睡觉,临睡时听下王承恩的报告,当作听故事也好!“皇上,辽东方面,袁都督应该已经整兵起程到皮岛去了!他带了三万人马前去,袁都督的奏折很快就会呈上来给皇上御览。”
王承恩知道皇上对辽东的事情特别关注,是以先报告。
异世明皇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