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怪不得警探菲克斯如此焦急(1 / 1)

关于费雷亚斯·福格的这封电报,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来的。

10月9日,星期三,人们在苏伊士等待上午十一点到岸的蒙古号邮轮,这艘船属于东方半岛公司,装备了螺旋桨和轻甲板,载重两千八百吨,标定功率五百马力。蒙古号有规律地通过苏伊士运河,往返在布林迪西和孟买之间。这是公司最快的船只之一,在布林迪西和苏伊士之间的规定航速是每小时十海里,从苏伊士到布林迪西的规定时速是九点五三海里,而它总是超速航行。

在等待蒙古号到达之际,有两个人在码头上散步,他们混迹在本地人和涌入这座城市的外地人之间;这里不久以前还是一个小镇,德·雷赛布[1]先生的宏伟工程,保证了它的锦绣前程。

这两个人中,一个是英国驻苏伊士的领事——尽管英国政府和工程师史蒂芬森[2]都对运河的未来并不看好——他每天还是可以看到英国船只穿梭于这运河,它把从英国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航程缩短了一半。

另一个是瘦小的男人,面相机灵而神经质,非常执着地紧皱着眉。长睫毛下燃着炽热的目光,但是他擅长按自己的意志来克制这种炽热。这时候,他显得有些不耐烦,走来走去,无法待在原地。

这个人自称菲克斯,是个英国“侦探”或警员,在英格兰银行失窃后被派到各个港口。这个菲克斯被指派来,以最高度的谨慎监视经过苏伊士的所有旅客,一旦发现有形迹可疑者,就要一边“跟踪”他,一边等待收到追捕令。

准确地说,两天前,菲克斯收到了首都警察局长发来的行窃嫌疑犯的相貌特征。就是人们在银行付款大厅观察到的,那个仪表堂堂的人。

侦探显然被悬赏捉拿的巨额奖金所吸引,此刻正带着一种不难理解的焦急,等待着蒙古号的抵达。

“领事先生,您说,”这是他第十次问了,“这艘船不会晚点吧?”

“不会,菲克斯先生,”领事回答,“昨天它已经被发现出现在塞得港[3]海域,一百六十公里的运河对这样一艘邮船来说不算什么。我对您再说一遍,蒙古号总是获得二十五英镑的奖金,这是政府颁发给比预计时间提前二十四小时抵达的邮船的。”

“这艘邮船是直接从布林迪西开过来的吗?”菲克斯问。

“从布林迪西直接来,在那儿装上寄往印度的邮件,星期六傍晚五点出发的。所以耐心等等吧,它不会晚点的。但我真的不知道,如果那个人在蒙古号上,根据您收到的相貌特征,真的能认出他吗?”

“领事先生,”菲克斯回答,“这种人,与其说是认出来,不如说是感觉出来。一定要嗅觉敏锐,这种洞察力,就像一种特殊的感官能力,由听觉、视觉和嗅觉结合起来。这样的绅士,我这辈子抓过不止一次,只要这个小偷在船上,我向您保证,他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但愿如此,菲克斯先生,因为关系到一个大案子。”

“一个迷人的大案子,”警探激动地说,“五万五千英镑!我们不是常常都能撞上这么个大机会的!现在的贼都变得碌碌无为了!雪柏德[4]这样的大盗都销声匿迹了!如今的贼都能为几个先令被绞死!”

“菲克斯先生,”领事回答,“看您这么说,我真希望您能成功;但是,我再跟您重复一遍,在您目前的情况下,我担心事情不会那么容易。您知道,根据您收到的相貌特征,这个人绝对像一个正人君子。”

“领事先生,”警探武断地回答,“那些大盗,看起来总是和正派人没什么两样。您知道,那些长着一脸坏相的家伙,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老实待着,不然很容易就被捉住了。而那些长相正直的人,正是这些家伙,我们要好好盯着。这不是个容易的差事,我得承认,这已经不是一个工作了,而是一门艺术。”

看得出来,这个菲克斯身上,并不缺少某种自恋。

码头越来越热闹。各个国家的水手、商人、经纪人、搬运工和农民蜂拥而至。显然邮轮很快就要靠岸了。

天气还算晴朗,可是刮着东风,空气有点凉飕飕的。微弱的阳光照射下,几座清真寺的尖塔凸显在城市上空。南面,一道两千米的长堤宛如一条手臂,伸展在苏伊士运河的锚地。红海的海面上,行驶着不少渔船或是航船,其中有几艘还以自己的方式保留着古代帆桨战船的优雅模样。

菲克斯一面在人群中穿梭,一面出于职业习惯,扫视着行人。

这时已经十点半了。

“这艘邮船还没有到!”他听到港口的大钟敲响时,喊了起来。

“它应该离得不远了。”领事回答。

“船在苏伊士要停多久?”菲克斯问。

“四个钟头。要装煤。从苏伊士到亚丁[5],到红海的尽头,总共一千三百一十海里,必须储备燃料。”

“那么这艘船,是从苏伊士直接去往孟买吗?”菲克斯问。

“直接到,不再停下卸货。”

“那么,”菲克斯说,“如果这个贼走的是这条线路,坐的是这艘船,他应该计划在苏伊士下船,为了能够走另一条路,到达荷兰或者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他应该知道,他在印度不安全,因为这是英国的领地。”

“除非这是个狠角色,”领事回答,“您知道,英国的罪犯在伦敦总是比在外国藏得更好。”

听到这个想法,警探陷入了沉思,领事回到他距离不远的办公室。警探独自一人,沉浸在紧张焦虑之中,他有一种相当诡异的预感,觉得窃贼就在蒙古号船上——确实,如果这个贼离开英国是为了去到新大陆[6]的话,印度这条线路受的监控少一些,或者说,比走大西洋的线路更难检测,应该是他的优先选择。

菲克斯的沉思很快被打破了。尖厉的汽笛声说明邮船抵达了。那群搬运工和农民涌向码头,杂乱不堪,乘客生怕被撞到,或者被弄脏了衣服。十来条小艇离开了河岸,迎着蒙古号划去。

不一会儿,可以看到蒙古号巨大的船身进入运河,当轮船在锚地停靠时,十一点敲响了,轮船的烟囱轰鸣着喷出烟雾。

船上的旅客熙熙攘攘。有些人待在甲板上眺望着这座城市的秀美风景,但是大部分人登上了向蒙古号靠近的小艇。

菲克斯仔细地审视所有上岸的旅客。

这时,其中一人使劲推开缠上来要帮忙拿行李的农民,他走近菲克斯,彬彬有礼地问,能不能告诉他英国领事馆怎么走。同时这个旅客拿出一本护照,无疑是想要在上面加盖一个英国签证。

菲克斯本能地接过护照,迅速瞥了一眼,看了看这个人的相貌特征。

菲克斯不由自主地颤动了一下,护照险些掉在地上。护照上表明的相貌特征与他从首都警察局长那儿收到的一模一样。

“这本护照不是您的吧?”他问这位旅客。

“不是,”这个人回答,“这是我主人的护照。”

“您的主人?”

“他在船上。”

“但是,”警探说,“他必须亲自到领馆去证明身份。”

“什么?必须这样吗?”

“必须这样。”

“领馆在哪儿呢?”

“那边,广场拐角上。”警探指着两百步开外的一所房子回答。

“那么,我去找我的主人,不过,要特意跑一趟,他一定很不乐意!”

说完,旅客向菲克斯致意,返回邮轮上。

[1] 斐迪南·玛利·维孔特·德·雷赛布(Ferdinand Marie Vicomte de Lesseps,1805—1894),法国外交官、实业家。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即由他主持开凿。后面的宏伟工程即指苏伊士运河的开凿。

[2] 罗伯特·史蒂芬森(RobertStephenson,1803—1859):他参与建造了第一条公共铁路。

[3] 塞得港:是埃及东北部地中海沿岸靠近苏伊士运河的港口城市,塞得港省首府。

[4] 杰克·雪柏德(1702—1724):伦敦18世纪早期著名的英国大盗,四次成功越狱,最后被捕,并处以绞刑。

[5] 亚丁: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也门共和国哈迪政权的临时首都、经济中心,亚丁省省会,重要国际港口。

[6] 新大陆: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群岛后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