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小子和老者的对话12 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反复阅读
无知小子:为什么我们非得读书不可呢?
老者:也没什么不可的。既没有人去命令你读书,也没有人会对你抱有什么期望。
无知小子:此处难道不是应该好好讲一讲读书的意义吗!比如网络上只能得到碎片化的信息之类的。
老者:是否碎片化也是相对的,光读一两本书也不可能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无知小子:那我干脆就放弃读书,利用网络上的视频来自学吧。
老者:的确有非洲的年轻人通过上网看视频来学习农业技术,借助字幕和自动翻译功能,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法。书有时会买不到,译本的出版也会受各种的因素影响。
无知小子:哈哈哈,那读书是不是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老者:那倒也不一定。有些知识看视频会比较好理解,比如鱼的处理方式,反之;还有一些知识则是最好通过阅读来理解,比如一些比较复杂且抽象的内容,以及需要用逻辑来理解的内容。当我们需要将多方面信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时候,文字的形式会更方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来调整阅读的速度,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来阅读,还可以反复阅读某一段落。如果是看视频的话,我们基本上就得按照视频剪辑者规定好的节奏来观看了。
无知小子:视频也是可以快进和重放的呀。
老者:但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翻到自己想读的位置,这一点要比看视频方便许多。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并不是想要把整本书的内容全部都装到脑袋里。写这本书的作者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因此,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读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读它。读书是一件十分自由的事;反过来说,这就意味着书完全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书页只能读者亲自去翻,与书建立什么样的联系,也全都是交由读者自己来定夺。
无知小子:说实话,我完全读不进去书。光是读一本书都会觉得精疲力竭,总是半途而废。请您快帮帮我吧。
老者:你先去读完一页书再回来说话。
无知小子:骑自行车还会先加两个辅助轮呢,在我学会独立阅读之前,您总得先为我提供一点助力吧。实在不行的话,您就先替我读一读,把内容消化整理好再讲给我听。
老者:你当我是你妈吗?不过,我以前也很不擅长阅读,现在虽然谈不上有多么擅长,但至少能读进去了。
无知小子:老先生您也是吗?那您快告诉我您是如何做到的。
老者:标准答案当然是“找到了一本特别有趣的书,让我深陷其中,一读就停不下来”。但是很遗憾,这种幸运的事并没有降临到我身上。
无知小子:呜呜呜,太可怜了。
老者:也没有可怜到让人掉眼泪的程度吧。
无知小子:那您究竟是如何爱上读书的呢?
老者:并没有爱上。读书只是为了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跟爱不爱没什么关系。我问你,读完一本辞典需要多少天?
无知小子:这不是多少天的问题吧,可能需要许多个月,甚至是许多年。
老者:但我们平时不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读辞典吧?
无知小子:我从小到大用的都是电子辞典。不过话又说回来,辞典本来就不是用来读的吧,只要遇到生词的时候查阅一下就够了。
老者:辞典之所以可以这样用,就是因为我们可以直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就算是没有从头到尾地读完一遍,我们也知道自己想找的词条是在第几页,读过词条后,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无知小子: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只要我们把普通的书也当作辞典一样来使用就行了!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
老者:辞典和普通的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读者能否直接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在书的哪个位置。换言之,如果我们想将一本书变成辞典,就需要制作一个列表,标明书的每个地方都写了什么。
无知小子:咳咳,我知道!这个列表就是索引,对吧?
老者:嗯,但是很多书都没有配备索引,就算是配备了索引,有的也并不完整,派不上什么用场。因此,如果我们手上有经常会用到的书,那就必须得自己来制作索引了(方法41)。
无知小子:等一下,如果要制作索引的话,那岂不是还得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读完才行?
老者:不仅如此,还得反复读上好几遍。
无知小子: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难道就没有更轻松一点的方法吗?
老者:那你也可以尝试带着问题去读书。问题可以调动我们的认知能力,提升积极性。在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和什么都不想,单纯把书从头读到尾,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读书的方式自然会出现区别。
无知小子:原来是这样。但是如果是一边读书一边寻找答案,那与问题的答案无关的部分岂不是很容易会被忽视吗?
老者:这正是我们的目的。你之所以读不完一本书,就是因为“读完一本书”这个目标对现在的你来说有些太过宏大了。所以我们就要先设定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
无知小子:所谓的小目标,就是指提出问题,然后寻找答案吗?
老者:如果你只带着一个问题去读书的话,那至少能从中得到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吧。如果光是这样你还觉得有些不满足,那就再多提一些问题,重新从书中寻找答案。
无知小子:我一直以为一本书读好多遍是在浪费时间。
老者:那些不愿意把书读第二遍的人,最终都只会落得同样的下场,兜兜转转读了许多名字不同的书,但其中的内容却是千篇一律[2]。不用我说你应该也知道,这样的书基本都没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一本书不值得你再去读第二遍,那干脆就不要读它,省得浪费时间和人生。
无知小子:现在我也学会像您这样拐弯抹角地骂人了。
老者: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寻找问题的答案时,下一个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一本好书会引领读者提出好的问题,但这也要求读者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甚至可能领会不到书中的用意。举个例子,如果一名读者认为某个伟人写的书中一定全部都是“真理”,那么当他在读书产生了疑问时,反而会觉得是这本书写得有缺陷,漏掉了一些内容。事实上,这些“漏掉的内容”才是作者为读者送上的一份最棒的礼物,它能够让读者发现问题,引领读者继续向前深入探索。如果你足够幸运,在恰当的时机遇到了恰当的书,且这本书在你的心中种下了问题的种子,那么你可一定不要轻易放手。想要回答一个问题,光读一本书很可能会不够用,这就会帮助你实现从“点式阅读”到“线式阅读”的跨越。不必让别人来告诉你应该读什么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下一本应该读的书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来。
无知小子:哇!听上去好像变成了阅读专家了!
老者:说到底,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反复读同一本书[3]。读书的方法不止一种,知道了这一点,读书就会变得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