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6 清点脑内的知识【知识地图】(1 / 1)

①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课题,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相关内容都写下来,不必按照特定的顺序

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有点感兴趣的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内容、听说过的名称和用语以及记不住名称的模糊概念等,只要是与自己选择的主题有关即可,想到了就可以写下来。

无论是单词、词组还是短句,都无所谓。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叫不出名字的模糊概念越多越好。例如,右图中就是一些与相对论有关的概念,顺序完全是打乱的。

② 全部写完后再回头看一看,将自己有所了解的项目用方框圈起来

写到没什么可写的了,就先停笔,然后回头看一看自己写下来的内容。

在看的过程中,将那些与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关联的项目用方框圈起来。比如自己学过的内容、听说过的内容,或是在书上见到过的内容,这些都可以算在内。

在之后的步骤中,如果您学到或是想起了什么新的概念,也可以随时添加进来。

③ 从这些带方框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 或是看上去比较重要的项目,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 查完的项目可以再加上一层方框(双层方框)

查阅时尽量选择比较快捷的方式,比如利用手头的辞典和百科全书,或是在网上搜索。

4 查过一些词后,再将自己写的内容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上去有联系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在连线时,不必在意这些项目有没有被框起来。如果在过程中发现需要查阅一下某个项目的相关知识,可以跳回③。

⑤ 不断重复③和④,直到知识地图的内容大致确定下来, 不再继续扩增或是变化为止。再从所有项目中选出几个自己还想进一步详细了解的项目,用圆圈圈起来

这次圈出的项目应该大部分都是我们还不是很了解(没有画方框)的项目。当然,您也完全可以从自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画了方框)的项目中选择。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某个概念,然而查阅资料后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这种从已知重回未知的项目很容易勾起我们的求知欲,很多人会将它们选作学习或是研究的主题。从“我懂了”到“原来我不懂”,也许正是这种转变所带来的震惊让我们难以释怀吧。

⑥ 看自己写下的内容,从画圈的项目中选出一个自己 最感兴趣的项目,在圈的外侧再画一个圈(◎)。 您的学习或研究将会围绕着该项目展开

最终人们选定的项目往往会与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一些关联,同时与自己了解的项目也有一定的联系。

⑦ 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断地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

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会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也应该同时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

知识地图会与我们的知识网络一同成长。与此同时,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我知道什么?”

蒙田曾经在《随笔集》[3](1580)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知道什么?”(法语:Que sais-je?)本节中所介绍的知识地图就是一种用地图来整理脑内知识的方法。

《柏拉图对话集》的枚农篇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寻找的悖论”,我们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这个问题。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找的东西是什么,那你就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它。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找的东西是什么,那你也无法去寻找它。

综上所述,我们要么不必寻找,要么无法寻找,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然而事实上,已知和未知并不是绝对的。我们虽然不是完全懂得自己正在探求的知识(如果完全懂了的话,那就没有探求的必要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靠自己仅有的知识,就能够判断找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些时候,无知的确会成为我们求知路上的绊脚石(上文中所提到的悖论“不知道自己在找的东西是什么,所以无法去寻找它”),比如有的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哪里不懂,还有的人知道自己哪里不懂,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弄懂它。

制作一张知识地图,可以帮助我们从记忆中打捞和收集已知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打造一座基地,为我们将来走向未知做好准备。

川喜田二郎在其著作《构思法(续)》[4]中用一整章的篇幅论述了“探索”和“探险”的区别。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那这个寻找的过程就叫作“探索”。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那这个过程就叫作“探险”。

川喜田二郎和梅棹忠夫等人都是进行“探险研究”的专家,常常深入无人区展开调查。而本书中所说的“探险”则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含义比较宽泛。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先详细探讨一下川喜田二郎所提出的4种“探险”。

内省、回想、间接信息探险、直接信息探险

首先,川喜田二郎将探险分成了“内部探险”和“外部探险”两种。随后又将“内部探险”分为“内省”和“回想”,将“外部探险”分为“间接信息探险”和“直接信息探险”。整个探险的过程大概就是按照“内省、回想、间接信息探险、直接信息探险”的顺序来进行。

其中,“内部探险”要早于“外部探险”。

那些走上“外部探险”道路的探险者在前往无人涉足过的区域时,也许并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些什么,但是他们的心中却会满怀期待。也就是说,他们在选择探险的区域时,就已经预计到了自己应该能够发现一些新的事物。

然而在“探险”的最初阶段,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寻找,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找什么,以及为何要开始寻找。川喜田二郎认为思考真正成形前的这段过程也是“探险”的一部分。

这种尚未成形的思考首先是从“内省”开始的,这一阶段也是“内部探险”的前半部分。在几乎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人们走上探索之路的动力完全是来自内心中隐约的执念。我们说不清这种执念究竟由何而起,但是却无法对其置若罔闻。

这种说不清却又放不下的感觉,就是我们“探险”的出发点。也就是说,真正的探险早在我们出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此时的我们还在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绪,想要搞清楚这种执念究竟是从何而来。

“内省”是一个整理思绪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揭开这种执念的真面目。

“这种执念为什么总是挥之不去”“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当时发生了什么”,通过这样自问自答,将内心中漂浮不定的想法收集起来,这种执念就会逐渐开始拥有轮廓。

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思考阶段了。仔细回想一下这种感觉以前是不是出现过,是否与我们读过的某本书,或是听说的某件事有关。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内省”是让我们看清自己内心的状态,那么第二阶段就是让我们去搜索自己的记忆。这个从记忆仓库中翻找和比对的工作,就叫作“回想”。

我们所回想起来的这些事件都是曾经发生于外部,然后被储存到我们的内部记忆中来的。因此,“回想”的过程就是经由记忆来逐渐向“外部探险”过渡的过程。

接下来,“外部探险”则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探险比较相近。

首先,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探险方向,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计划,我们需要事先做一些调查工作。而这个过程就叫作“间接信息探险”。在“间接信息探险”中,我们要广泛地去查找许多领域的相关资料,从中找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点,或是能够提供信息的人。

这样一来,虽然我们仍然无法预测探险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但是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最后进入下一阶段,也就是“直接信息探险”阶段,我们可以直接奔赴现场,满怀期待地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了。

无论是在“间接信息探索”的阶段,还是在“直接信息探索”的阶段,我们都无法明确指出自己在寻找的究竟是什么。由于目标尚不明确,方法的好坏也很难判断。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抱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态,去寻找那些兴许会与自己的目标(尚不明确)有所关联(包括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事物。在“探险”的过程中,往往正是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跟执念奉陪到底

在讨论完川喜田二郎的“探险”后,让我们再回到“寻找的悖论”中来。

自学者想要学习,正是因为他们对某件事物不了解。而这种不了解也会为学习带来诸多困难。学习时能用到的教材和学习资源都有哪些,其中哪些比较正规,哪些则会带来误导,面对这些问题,不了解该领域的人大多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况且对于大多数自学者来说,他们也很难找到一个有智慧的人来帮助他们摆脱这些无知所带来的困境。

然而,在川喜田二郎所提到的“探险”中,人不应该被“寻找的悖论”绊住而止步不前。他认为,如果我们很无知,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那就可以直接地毯式排查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或是某个领域中的内容。跟执念奉陪到底,从脑海中将各种记忆打捞出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关系的领域(或场所),这样一来,各种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的概率也会最大化。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让我们先来整理一下脑内的知识,将它们都写下来吧。手握知识地图的自学者,就是一个真正的“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