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化意识—不做差不多,要做就做到最好(1 / 1)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叫作《宝莲灯》,其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二郎神杨戬和主人公沉香大战,沉香总是差一点击中杨戬,杨戬一边打,一边对沉香说:“差一点,差一点,这都是你平时练功的时候觉得差不多,所以紧要关头总是差一点。”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我当时正带着一个实习生,她的口头禅就是“差不多”。她很聪明,一点就透,但不认真。我很早就跟她说过这个问题,但她回了我一句:“做大事要不拘小节。”

结果有一次,我让她核对一份材料的信息。她随便看了看,随口说了一句“差不多”,就把它放一边了。这时,正好有个领导走过来,拿起她放在桌子上的材料,看了几分钟后说:“这叫差不多?这叫差多了!”当天下午,她就接到通知说不用来实习了。

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过得那么严谨,但一份工作你做不好的时候,背后会有无数人等着挤掉你。

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就差零点几秒。这个零点几秒放在生活中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赛场上,它就决定了你获得的是冠军还是亚军。

我们既然知道了差不多的危害,那要怎样去克服它呢?

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在做事情时绝不能马虎。小时候听家人讲过我大伯的故事,大伯想学医,但他不想学西医,而是要学中医。家人就托人去找了一位老中医,希望大伯能跟着他学本领。那位老中医看着我大伯,点点头,然后让他每天早中晚各擦三遍桌子,没有告诉他多长时间算合格。

大伯虽然不解,但也照做了。一周之后,他开始偷工减料起来,每天早中晚各擦两遍,然后是一遍,最后,他只在早上擦一遍桌子。

又过了一周,那位老中医突然通知他,让他卷铺盖走人。他很生气,觉得老中医在耍他。中午要离开时,他就闯到了那位老中医家里,要人家给个说法,老中医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没按要求擦桌子。”

大伯回家后越想越生气,要拉着家里人一起去理论。我爷爷就问他为什么不按要求给人家擦桌子,大伯很不耐烦地说:“一遍两遍不都一样吗?都是差不多的事情,干吗这么认真?”

我爷爷听了火冒三丈,随手拿起身边的东西掷了过去,骂他说:“学医是治病救人,你连擦桌子这种小事都是差不多,那大事得差多少?就你这差不多的性格,在给人治病时不给人家开错药就谢天谢地了。以后再敢给我提学医,再让我听见你说差不多,看我不打死你。”

这件事后来成了我家的笑谈,但笑归笑,其中的道理我明白。虽然其他的职业不同于学医,但道理是一样的。我刚进职场的时候,家人就跟我说过一句话:“做事情不能马虎,小事不马虎,大事不会错。你的工作其实都看在老板眼里,认真点永远是好的。”

其次,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做最好的那个。有一次,我在家陪小侄女画画,她画的是一个桃子,她用铅笔画了又擦掉,折腾了1个多小时,还没把桃子的雏形画出来。我就有点好奇,问她说:“你不想画桃子吗?为什么总是擦掉呢?”

她边画边说:“我想画世界上最美的桃子。”

听到她这句话,我内心充满了自豪,其实我们平时做事也可以学习一下这种精神,不做就不做,但只要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小孩子都可以做到,更何况我们呢?

做一件事情,无论你喜欢与否,都要在上面花费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做得好一点,不仅看着赏心悦目,而且也不至于白费力气。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经历,而且这种经历一般都会让人感到非常抓狂。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跟我倾诉,她说她儿子写作业非常令人头痛。其实只有一点儿作业,但他不仅字写得歪七扭八,数学题也频频出错,甚至有时候都不清楚他是故意做错还是真不会。

每次想动手打孩子时,她都会在心里默念三遍说:“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然后下手揍他的时候就会轻一些。

我们想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要被揍一顿之后才能好好写作业,他是不是就可以过得轻松一些?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如果一开始就想着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不是随便应付,哪里还会有后面的种种不顺呢?我朋友的孩子还好,他妈妈揍他时还会手下留情。但如果你做事情不认真,不努力追求做到最好,老板“揍”你时可不讲情面!

所以,无论是谁,在工作上或者学习上都不能做“差不多先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