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 颇具儒生气质的武官(1 / 1)

夏侯惇,字元让,为曹操家乡沛国谯县人。曹操父曹嵩为夏侯惇叔父,过继给中常侍曹腾为养子,故夏侯惇与曹操实为堂兄弟。曹操起兵,以夏侯惇为心腹,这是必然之理。夏侯惇确实死心塌地追随曹操,在曹操创业的前期起了中坚作用。

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后官至太尉。曹嵩原出夏侯氏,为刘邦重臣夏侯婴之后裔。夏侯氏家为当时著名的豪强大族,曹操起兵之初以夏侯氏(曹氏)部曲为基本力量。他们只听命于操而不忠于汉室,又因族大人众,其中不乏英才,故曹操对他们特别重用,并有意识以之掌军,从而形成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夏侯氏联盟的军事集团,其重要人物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邵、曹洪、曹休、曹真等。他们多担任重要的方面统帅或掌宿卫,比如夏侯惇先后镇许都、淮南,夏侯渊则长期镇关中,曹仁镇荆州,曹休、曹真等典领重兵。夏侯惇为此集团中地位仅次于曹操的重要人物,他为曹魏的兴起立下汗马功劳,起了重大作用。

夏侯惇十四岁才开始“就师学”。他性格刚烈,却十分尊师。一次,有人侮辱其师,夏侯惇即将此人杀死,故青年时已“以烈气闻乡里”。中平六年(189)十二月,曹操在陈留纠合宗族部曲起兵讨伐董卓,夏侯惇与夏侯渊、曹洪等即参加队伍,为裨将,从征伐。曹操时号奋武将军,而以惇为司马。初平元年(190),曹操、夏侯惇、卫兹、曹洪等率军欲西据成皋,在荥阳汴水被董卓将徐荣击溃,损失惨重,兵员锐减。夏侯惇、曹操东至扬州,募兵数千,军方复振。此后,曹操先后击黑山起义军、南匈奴军及青州黄巾军,夏侯惇均作为主要将领参加战争,并且立下大功。

曹操取得兖州后,以夏侯惇为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镇守兖州的重镇濮阳。兴平元年(194),曹操率大军征讨徐州牧陶谦,不料,陈宫、张邈、许汜、王楷等起兵反叛曹操,东迎吕布入主兖州。时曹操家眷留在鄄城,故吕布首先攻鄄。鄄城兵力薄弱,而“督将大吏”又多与张邈、陈宫通谋,欲叛,在这一紧急情况下,留守鄄城的荀彧、程昱急召夏侯惇援鄄。夏侯惇率兵驰至,击败吕布,入鄄后,当天夜里又杀掉“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但是,吕布却乘虚攻入濮阳,取得惇军辎重。当时,兖州各郡县均叛,只有鄄城及范、东阿三城为曹操坚守。曹操回师后,以三城为基地,方夺回兖州。在关系曹操存亡的鄄城保卫战中,夏侯惇立下首功。

此后,曹操与吕布展开了争夺兖州、徐州的长期战争,在作战中,夏侯惇为流矢所中,盲左目。在此期间,夏侯惇先后担任陈留太守、济阴太守,并因功封建武将军、高安乡侯。

夏侯惇为武将,长年征战,但兼任地方官时却能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发展农业,难能可贵。在陈留太守任上,“天大旱,蝗虫起”,他组织军民“断太寿水”,并“身自负士”,率将士劳动,筑成了著名的太寿陂水利灌溉工程。为提高粮食产量,他还大力提倡耕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军民生活也得到改善。献帝迁许,夏侯惇任河南尹之要职。曹操与河北袁绍在官渡决战时,又任夏侯惇为大将军,后拒,镇守许都。此期间,荆州刘表派刘备率军袭击曹操后方,已进到离许都百余里的叶县,夏侯惇急率于禁、李典诸军拒之,终于击退刘备军,保住了许都安全。

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即常驻邺城,以镇河北。夏侯惇因功迁伏波将军,仍镇许都为河南尹,并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封功臣,夏侯惇增封邑一千八百户,并前共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年(215),夏侯惇又率军从曹操攻汉中张鲁,克之而还。

建安二十一年(216),夏侯惇随曹操东征孙权,孙权退走。二十二年三月曹操引军还,留夏侯惇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今安徽桐城),以镇淮南,防备孙权。曹操并赐夏侯惇“伎乐名倡”,以示优待。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

时曹操以魏公置官属,“诸将皆受魏官号”。为遮人耳目,夏侯惇名义上仍为汉朝官属,这样他就不能对曹操称臣朝拜。这使尽忠于曹操的夏侯惇耿耿于怀,他多次上书,“自陈不当不臣之礼”,坚决要求授魏官号。后来,曹操封其为魏国之前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围曹仁于樊城,尽歼于禁精锐援军,威震华夏。曹操率军南下,同时令夏侯惇率准南军主力驰援,夏侯惇军与曹操会于摩陂,诸军击败关羽。

此时,曹操对夏侯惇特别亲重,常与同坐一车。惇有事可直接出入曹操卧室,其地位明显高于其他将领。战后,夏侯惇被封前将军,仍统诸军还镇淮南,屯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徙屯召陵(今河南郾城)。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任夏侯惇为大将军。数月后,惇病逝。(吴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