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仗剑从军 1/群雄方起(1 / 1)

一切不幸都已发生,任谁也无力回天。

那一刻,韩信也想随秋儿去了,可是这种死法太轻贱了,大丈夫应该有属于大丈夫的死法。于是,韩信放开手脚和那些追上来的秦兵搏杀,经过一顿猛砍猛杀之后,韩信自己愣是毫发未损,而那些秦兵无一不是血溅三尺,好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其他的秦兵还没找到这里,韩信双膝跪地,仰首向天大喊一声:“苍天啊,你为何要这样对我?”

过了好一阵,韩信终于恢复了理智,他小心地擦拭干净自己的宝剑,迅速站起身来,开始了一个人的逃亡之旅……等到他整理、清洗好衣衫下山时遇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年长者还认识韩信。

“这位兄弟莫不是韩信小友?”那位长者从身后叫住了只顾低头疾走的韩信。

韩信回头,呀——原来是故人,“哦,先生莫非是家师好友沧海君?”韩信的老师上官先生知交遍天下,韩信作为其得意弟子自然少不得在一旁作陪,所以还算识得几位英贤。话说沧海君也是张良的知交,想当年张良赴淮阳学礼,曾东见沧海君,得一力士,又得一重百二十斤的铁锥,这才有了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壮举。

“呵呵,正是老朽!幸得小友还记挂着,看小友这般血气盈身、行色匆匆,这是打算去哪里啊?”沧海君平易和蔼,身边那位想来是他的随从。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韩信也就不避讳了:“还能向何方,亡命天涯呗!”

“哦?小友如此隐忍之人,难道也反了不成?”

“这年月,不反是死,反了或许得一生路!还没请教先生这是要去往何方?”

“老朽出门拜访几个朋友而已!顺便再观览一下天下形胜以度天年吧!”

“先生一世高贤隐者,如此屈身劳驾,不会只为这等小事,一定有什么天下大事惊动了先生……”

“韩小友果然少年英杰,那老朽就无须再瞒小友了……”沧海君找了一个僻静之处和韩信畅谈了一番天下大势。

沧海君近日观察天象,惊觉秦始皇已显回光返照之象,大限之期屈指可待,又有权奸赵高把持朝政,夺人主之志难测,始皇帝若亡,天下必再起波澜。而最让沧海君揪心的是豪杰并起、中原逐鹿之日还须少些生灵涂炭,只是不晓得何人再主天下沉浮,是故他才惴惴然巡游天下,权当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沧海君一番高论听得韩信心花怒放,他知道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他适当宽慰了几句沧海君,他也知道乱时刀兵之祸在所难免,而最后真正可以收服天下的必定是一位仁主。“先生尽可宽心,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圣贤治道不能不细察也!天下张极,必当思弛,而暴秦张极,天下再度归心自当以弛为本,亦即仁义也……”

“有理!有理……”思忖片刻的沧海君竟恍如大梦初醒一般,“小友识见非凡,老朽果然上了年纪!天下人才当数汝辈啊,老朽实属操闲心了,呵呵……”

“先生心怀天下苍生,殷情高义胜我辈何止万千……”

这下韩信可算说到沧海君的心坎里去了,沧海君很是不忍韩信孤身一人到吴中去。他建议韩信不如随他一道去东海上先避居些时日,一旦天下诸侯蜂起,大丈夫再提三尺剑勘定天下不迟,有道是“天道后起者胜”。

有人愿意收留自己,韩信当然感激不尽,而且东海孤岛上也隐秘些,可以放松身心,尤其那里可以让他头脑冷静。经历了数次生死离别后,他很需要自我调适一番,顺便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沉淀一下心境。因此,韩信便爽快地应允了沧海君。

小岛上不过几十户渔民,沧海君是这里的长者和当家人,家里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家业还算可观,养几个吃闲饭的自然不在话下。韩信到了这里后,起初有些不适应岛上的气候,没几天也就与陆上无异了,当然台风来临的时候,他也唯恐小岛被惊涛骇浪所吞没。韩信每天除了陪着沧海君或他家的几个门客下下棋、聊聊古今天下外,就是一个人四处闲逛、钓鱼,他心里总不能忘记东方姐妹。每每想到她们,眼角就湿湿的,豪情男儿居然忧伤至此,心底的悲凉止也止不住。

有时候,韩信也会跟着渔民们去近海捕鱼,总吃闲饭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他同这里恬然自足的人们相处愉快。此处完全是世外桃源。因此,韩信难免幻想若是自己将来功成名就之后,不妨就来这里隐居,安稳地度过余生。当然,他还想着要找一个中意的爱人陪在自己身边,不然满肚子话语向谁去说?他们再生一大堆孩子,尽享这人间的天伦之乐。

此刻,天下风云突变。

七月,秦始皇在东巡的路上一命呜呼。权奸赵高勾结左丞相李斯矫旨赐死了公子扶苏及大将蒙恬,改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从此,昏君在上,奸臣在下,天下再无宁日,整个大秦王朝也开始摇摇欲坠……

第二年(前209)四月,二世为收拢人心而大赦天下。韩信辞别沧海君回到了故乡淮阴,他要回家去坐观形势。

秦二世的惠民之策治标不治本,他那暴虐、愚顽的心性根本未加收敛。因此,到了七月,被压迫得再无生路的平民陈胜、吴广二人,便在大泽乡领导九百兄弟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迅速得到了广大同样不堪压榨的老百姓的广泛支持,他们杀死当地官吏,望风归顺,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在陈县[1]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政权,号曰“张楚”,陈胜自称陈王。接着,陈胜四下派出得力干将不断扩大战果,将一方帅印授予一个名叫周文的人,令其向秦王朝的腹心地区——关中进击。

周文文才武略颇为出众,还没等秦人有招架之力,就已经率领义军叩开了函谷关,直逼咸阳。一时间天下无不为之欣喜震动,反秦大业即将胜利,不料秦少府[2]章邯在关键时刻率众大力反扑义军,打了义军一个措手不及。章邯足智多谋,掌管着各大工程营造的他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就向朝廷建议释放修建骊山陵墓等处的几十万囚徒,编入秦军中以暂时抵御义军,此时正忧心如焚的朝廷当然应允。结果这一建议直接导致了进攻关中、尚未立足的义军失利。至十一月,周文败死。

吴广、陈胜等人也相继被杀。

然而,天下鼎沸之势已成。八月,张耳、陈馀等起兵于赵地,武臣更自立为赵王;韩广攻略燕地,李良攻略常山,张黡攻略上党。九月,沛县人刘邦又起兵于沛地[3],下相[4]人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吴中,狄[5]人田儋起兵于齐地。

各路诸侯豪杰进展之势如火如荼,令前往各地镇压的秦军顾此失彼。

第二年(前208)春,项梁、项羽叔侄在平定吴地之后,即率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开始北进,不久他们又顺利渡过淮河继续北进。

此时,仍在家乡静观形势的韩信再也坐不住了,他思量再三,把“宝”押在了项梁、项羽叔侄身上。据钟离眜当初所言和一些传闻来看,项梁、项羽叔侄不但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嫡系后人,而且叔侄两人也都颇通兵法,尤其在吴中一带颇能服众,很是受人拥戴,想来应该是最有希望成就一番大业的。再说,韩信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楚人了,到了其他诸侯那里未必不会遭人排挤。

阳春三月的一天,韩信悄悄去父母坟前道别。他知道,此一去刀林箭丛,必定九死一生;然沧海横流,男儿成名亦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