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学习(1 / 1)

玄奘巡礼完遗迹后复归那烂陀寺,听戒贤大师讲《瑜伽师地论》。虽然那烂陀寺每天开的讲座有一百多,但众人一听说这位一百多岁的当代大师,护法大师的传人,要开讲这门庞大而精深的大论典课程,都感到兴奋不已,佛教人士奔走相告,开讲当天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开讲第一天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戒贤在静穆的气氛中上台坐定,刚刚把题目讲出时,一位婆罗门突然放声大哭,然后又是笑又是哭,形似疯癫。戒贤忙派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告诉在场的人自己来自东印度,有一次在观世音菩萨前许愿,希望将来能做国王。没想到菩萨告诉他,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将会为一位从支那来的高僧开讲《瑜伽师地论》,听了之后就能悟佛法而见到佛陀,能有这样的好运,又何必想当什么国王呢?那位婆罗门激动地说:“现在那位支那高僧来了,大师您就为他开讲《瑜伽师地论》,菩萨所说的话竟然完全成为现实了,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要哭了。”

戒贤听后并没有表示什么,认真地讲解了《瑜伽师地论》,整个课程为期十五个月,课程结束后,戒贤特地派人带这位婆罗门去见戒日王,戒日王觉得这是个很奇特的人,便赐给他三邑的封地。

日子不知不觉地过了五年,玄奘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中学习,日子过得十分充实。这五年是他学经的**期,为他日后回国从事译经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佛教将一切学问归纳为内学与外学两大类。佛教本身的学说叫“内学”,佛教以外的所有学说被统称为“外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分类法。但古印度还有一种各派学者通用的学科分类法,叫做“五明”,简单来说,就是五种学问或知识,包括:一是声明,就是文法学或文字、训诂学。二是工巧明,指美术、工艺、阴阳历算等技术。三是医方明,即医学药学。四因明,指论理学或逻辑学。五是内明,即各派本身的哲学或宗教学,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而《吠陀》就相当于婆罗门教的内明。内明以外的四明就是各学派的共同科目。

玄奘天生好学,加之那烂陀丰富的学习资源及优越的学习环境,很多人都推测玄奘对于五明之学应该都有所涉及,但毫无疑问的是,除了内学,玄奘最用功的学科就是因明和声明学。玄奘几乎把这两门学问当成是治学的基本工具。

玄奘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和他在印度时对声明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玄奘回国后的十九年里专注于译经的工作,翻译的经典合计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平均一年译出七十卷,这样的速度和工作量在整个译经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他所翻译的佛典,大、小乘均有,如果不是精通梵文和其他印度语言,是肯定没办法完成这些工作的。玄奘不但译得多,而且译得好,很多作品被誉为是最有价值的译经作品。

声明学主要是指印度语文和文法之学,玄奘主要研究的是梵文,是讲述印度古梵文最早的书,相传是大梵天王所著,是印度古今文字的本源。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南北方各自有了自己的文字。北方流行的大多是方形文字,南方流行的大多是圆形文字。这本梵文中叙述的文法,包含词类变化、语尾变化等很多内容,是玄奘学习梵文的主要教材。声明学对于翻译经典有很大的作用,从玄奘所译佛典的种类之多上就可看出,他在声明学上是下过苦工的。《大唐西域记》中对于印度语的描述是“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在这里玄奘主要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那里的方言繁杂,尽管如此,玄奘对于这些复杂的语言也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据说在那烂陀寺,戒贤大师共为他讲解过两遍声明。

除了声明学,玄奘也显示出了在因明学上的不凡造诣。声明是对语文工具的研究,而因明则是关于思想方法的研究,也可说是运用语文的方法。因明学与唯识学同为佛教学理上最烦琐、最难研究的学问。不过,因明属各派共有的学科,是各派学科思想理论的基础和与敌派论辩时求胜的工具。

佛教真正普遍地运用因明学,是唯识学开始发展以后的事。此一名称最先在佛教论典中出现,是在《瑜伽师地论》中,作为中国唯识宗之祖的玄奘,对因明学不是一般的重视。自从因明在佛教中被广泛运用后,这门原本属于佛教之外学的学科,变成了佛教内学的重要内容,提出的理论都遵循因明学的原则。对因明学贡献最大的就是世亲菩萨的弟子,南印度人陈那大师。

陈那大师有一些关于因明的著作,其中以《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最为著名,戒贤大师为玄奘讲了两遍他的经典。后来玄奘回国后,把《因明正理门论》及陈那弟子天主所著的《因明入正理论》都翻译成了中文以供世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