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与商,美也是浙江的一大标签:美景、美人、美食,浙江都能拿得出手。浙江之美的确不假,但需要细细品味。
十多年来,每到早春时节或菊黄蟹肥时,我都要下一趟江南。线路有两条,一是从扬州走,过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再到上海。另外一条则是从黄山顺江而下到宁绍,遥想一下会稽山阴暮春三月的王右军的风采,之后到杭嘉湖平原,在西子湖、莫干山徜徉两日,有时还会去《卧虎藏龙》的拍摄地安吉赏竹海、品白茶、尝春笋,最后再到上海。
一路走来,风景固然很美,但真正打动我的,让我准时赴约、流连忘返的,其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体验,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气韵。路上或是曲水流觞、柳浪闻莺,或是白云扫榻、明月锄花,或是水尽潭清、烟凝山紫,“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浙江风物与无数诗人留下的诗篇,一同铸就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高峰。
作为个体而言,对传统文化的浸**越深,对浙江之美的感受也就越深,这种精神体验的密度之高、强度之强是在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
说完美景,再说美人。
1982年我大学毕业,第一次出差就是浙江,我当时满脑袋的幻想就是去看美女。我兴冲冲地在杭州西湖边上转了半天,没看到什么出色的美女,感到非常失落,还不如成都嘛!
后来走南闯北多年后,我也有了一些总结,其实中国各地都出美女,但不同的水土滋润下,各地美女气质不一。单论眉眼姿容,浙江的确算不上各省翘楚,但是,第一,浙江女孩皮肤好;第二,说话好听,吴侬软语;第三,普遍气质上佳。
我曾经见过很多出色的浙江美女,这种美感和所谓病态美的“扬州瘦马”还不太一样,既风流蕴藉,又自有一种潇洒气度在其中,这种气质很难用言语形容。
直到有一天,微博上一位网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南夜雨十年灯”的网友申请加我为好友,我一拍大腿,有了,这两句诗不就是浙江美女的最好写照吗?
除了美景、美人外,浙江的美食也花了我一番功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吃很讲究,顶级的杭帮菜我也吃过很多,但比之于中国各地的代表菜系,着实不算突出。
所谓杭帮名菜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倒是饭店名、菜名起得大多温情脉脉、风流蕴藉,再加上雅致的用餐环境,以及服务员小姐们软糯的腔调、莲步轻移的风韵,搞得人骨头发酥,这种人文体验甚至掩盖了菜肴本身的味道。
到了温台、宁绍,反而吃到了一些不错的海鲜,但是和广东海鲜比起来也不算出彩。倒是黄酒,真的不错。每到菊黄蟹肥的时候,我都要去浙江,温一壶花雕,赏黄菊,吃螃蟹。
一路走来,印象最深的浙江美食,不在物阜民丰的杭嘉湖、宁绍,也不在经济发达的温台,反而是位于浙中山区的东阳市的一碗沃面。
在东阳,人们习惯把吃剩下的菜、汤用来煮面条,再用淀粉制成糊面。随着时代的变迁,食材也在发生着变革,但无论多么名贵,做法依旧不变,把五方杂处的食材汇到一锅,慢慢烹调成一大锅鲜美的沃面。
浙江本身不也像是一碗沃面吗?山海湖泊、草木沟壑、风物历史全都“烩”到了一起,荟萃的不只是山水,还有全中国的文化。丝绸、茶叶被称为江南特产,中国最大的丝绸博物馆、茶博物馆坐落于浙江,但其实这两样皆非首产于此。丝绸源于川地蜀锦,“丝绸之府”的美誉却落在了湖州。发源于云贵大山,顺江而下的茶叶,也是在浙江文而化之,隐居于杭州的“茶圣”陆羽在传世著作《茶经》中为这种原生态的奇怪树叶定好了名分,“茶叶”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行文至此,上帝为什么钟爱浙江,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与富饶的东三省相比,与隔壁的平原大省江苏相比,上帝偏爱浙江之说从自然资源上来说是完全不成立的。然而,浙江在这样稀缺的资源条件下大放异彩,更说明浙江的成功不是上帝给的,而是浙江人自己“烩”出来的。
文商两脉,三大族群,五大板块,水陆杂陈,推陈出新,再加上全国各地的文化风物荟萃,终于汇聚成了气象万千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