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shang)(1 / 1)

千恨文 倾色 1616 字 8个月前

墨香,淡淡。 在笔尖处停留,再浸入纸张中。

明亮的宫殿中,有人的说话声,一字一句,听来极为严肃。 就连近日来脸上不见阴郁之色的新帝殷晟,此时他的脸上也神情暗暗,眉头紧锁。

窗外,单薄阳光,和人们身上增添的衣服正成反比。 自中秋过了之后,雨益发少了,凉意也渐渐重了起来。

“爱卿对这件事还有何言,尽管说出来。 ”殷晟的眉头没有松,只是更紧,他开口,他声音低沉沙哑,竟是思虑太久连茶水也忘记喝的缘故。

于是殿中便有人声响起来,是一老夫的声音,在说,“是,皇上。 老臣要说的是这借兵之事,只怕有诈。 这来人可是突塔尔族的人,说的话都是他的一面之辞,谁知道它是真是假。 他说是内乱,但是边境那方早就是混乱已久的样子,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若真的是情势严峻,镇守边境的镇国将军怎么不在军书上提及此事。 ”

“恩,你继续说。 ”殷晟淡淡的开了口,一边提了笔,在案上的宣纸中画了一个圈,圈里写上了一个字,“突”。

那老臣便继续开口说下去,“所以依老臣愚见,还是不宜借兵的好。 我殷朝虽称兵力强大、实力强厚,但是此时局势不宜动用兵力。 更何况突塔尔族素来就是边境大患,此时借兵给他们安定内乱,只怕内乱一定他们就直冲我殷朝而来了。 ”

殷晟一听。 没有接话,只是在那个圈旁,又画了一个圈,比原先的那个稍大,并在里面写了一个字,“殷”。

那老臣于是又接着说,“如今不如看着他们内里斗。 我们好来个渔翁得利,既扩展了我殷朝地疆域。 又平了边患,如此两全其美,皇上的忧心事又可减少一件,岂不好?皇上,请三思啊!”

殷晟慢慢的将笔放在桌上,“唔”了一声,站起来。 走到窗边似乎是要透过糊着的窗纱往外看,但没过一会儿又走回来站在桌边,抬头看看殿中的老臣,清一清喉咙,声音重重的开了口,“老丞相,难为您一直跪着。 朕近日烦乱,竟然疏忽了要给丞相赐座。 ”说着。 一瞄一旁的柯凡,使个眼色,道,“你做奴才地在一旁看着也不提醒下,赶快给老丞相搬张椅子来,顺便去重新沏杯好茶来。 ”

那殿中的老丞相赶紧虚虚地谢恩推让一番。 然而两个小太监已经搬来了张椅子,而柯凡也已经亲自出门去沏茶了。 这老丞相便不再推拖坐下来了,但是又见殷晟并没有对自己刚刚说的话有个回应,心中知道殷晟若是如此做便是要转移话题,便催道,“皇上,如果真如那突塔尔族的人所言,如今边境形势严重,那么就要尽早在这个问题上定下来。 老臣这几日来苦心思虑,夜不好安寝饭不能安食。 现在臣已将形势点出来了。 希望皇上心中也有个主意才是,可莫要迟迟疑疑的误了良机啊。 ”

这话催促的意味极重。 而且作为一个大臣用这样的语气与皇上说话,显得极为不敬。 但是这个老丞相却觉得自己以两代忠臣的身份说这些话最是合适,他不是别人,正是如今殷朝四大家族中墨家地族长,也正是在殷隆帝时候就受到重用的墨汝系,他虽然年岁已高,但是却因为心忧社稷不肯归家颐养天年,新帝殷晟虽然敬重他这点,但是却不怎么喜欢他,因为他思想极为迂腐落后,提出的观点常常与殷晟的合不到一块去,就像如今说的这件事情也是一样,虽然他说得也极有理,但是殷晟却不接受他的想法,而且他动不动就摆出一副见多识广既有经验的样子,让人看着不悦,不过殷晟也没有要重新指令个新丞相的样子。 所以,殷隆帝在位时地那三个丞相虽然此时依旧延用在任,但是殷晟对他们的都没过多的表示恩宠过。

——殷历中元440年,已分裂成四大部七小部的突塔尔族的各部部长在一夜间全遭人祸害。 各部落在得知自己部长惨死的第二天,还收到了一个“礼物”,这所谓地礼物就是他们部长的人头,血肉模糊头发散乱的被人装在裹肉的油纸里扔在部落里。 而各部还没来得及为这件惨事聚合起来商议的时候,紧接着,突塔尔族的七小部落几乎全在一夜间被灭,仅剩的四大部落又收到了密信,信上只有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些只是如今边境上内乱的一部分内容而已,但这些消息并非由守边的将士传自殷京,而是由一个外人带来的,而这个人便是如今突塔尔族仅剩地四大部落中地南部的部长之子——麒风。

门开了,柯凡却没有进来,只是躬身道,“各位大人请……”

殿中坐着地墨汝系脸色一变,很是不悦,便抬头看着皇上,那问话似乎还带了几分质问之意,“皇上,这难道不是单独觐见?”

那言下之意,便是说这既然是单独觐见,为何还让别的大臣进来。 殷晟听得这话,更是皱眉,几乎不愿意解释,然而一旦不解释却落得被误解的境地,到头来若是落下一个君臣间的死结,还不如自己此刻废点唇舌说个明白的好。 故而殷晟也是口气生硬的开口道,“墨丞相所言句句皆是,所以觐见早就结束了。 这下请他们来,是因为此时朕想要听听各位爱卿的高见,想让各位爱卿对此事再商讨下,要个结果。 ”

然而墨汝系听了,虽然觉得为了大事不要那么情绪化,要以国事为重才是,于是勉强着舒缓了下表情。 然而他下一秒就勉强不起来了,因为他看见那进来的大臣中便有着一个和自己同为丞相的人,那便是涂希。

涂希与墨汝系两人同朝为官,虽然私下并没有什么过节,但是彼此政见不同身后的势力不同,所以常常是为一个小问题就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殷隆帝当年为了不让丞相独掌大权,又看中这两个人的才干和矛盾,故意指派了他们为丞相,一是为了能听到不同的意见,二是为了两个丞相因为政见不一、使得丞相之权得以相互制约,而自己好掌控朝中权力的平衡。 但是到如今,墨丞相益发年老更益发觉得自己德高望重起来,总觉得这个小皇帝太过年少稚嫩、处事不周,应该多听听自己的意见才是,于是言语间便有点过来人似的满是经验指导化的意思,而这样的话语听来有点虽然有理,但是让人觉得有几分高傲之意,旁人自然不愿意接受,殷晟亦是如此。

殷栎是最后一个进来的,他先向殿上的殷晟施礼,语气鞠躬等礼节上无懈可击。 他见殿内两位丞相又要彼此不和大眼瞪小眼起来,见怪不怪的开口道,“两位老人家,先把话说了吧,免得待会忘记,更何况皇上还在上面等着。 ”

两位丞相素日也因政事常与殷栎打交道,明白殷栎是个什么样的人,此时见他来催,便彼此消停了会儿,涂丞相这才开口说话。

“皇上,边患之事不可小觑。 古人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既然如今有人来借兵,说明他愿意依附于我殷朝的势力,他便是我殷朝与恶虏不直接面对交战的盾牌。 若是我们支持他、借兵给他,他若胜了,边境便能安定下来,明西草原那一带也自然成为了我殷朝的附属地,这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不借兵给他,看着他自生自灭,等得恶虏自己内乱结束,倘若顺势过了边境,就处境不妙了。 自明西草原过来,我殷朝的这部分地势平坦,多为平原,恶虏可以骑马之姿直冲而来。 而在平原上开战,实在是不好抵挡。 不如,就借兵几千,也算是我殷朝恩威并施之举。 倘若恶虏内乱一定,他们也自然知道报恩之理,不会如墨丞相所说,转头便趁机向我殷朝袭来,而且我殷朝借兵给他,他的军队里自然还有我们的士兵,这些士兵岂会由着恶虏攻打自己的国家而不理会……”

墨丞相听闻这话与自己的不同,便冷冷的“哼”了一声,但一时又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只得扭头到一边去。 却见殷栎不知什么时候出了宫门,而此时正好进来,那身后跟着一个年青人。 那年青人看着极为面生,身上穿着的也非宫服或是官服,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只见他脸上轮廓极深,眼睛极大,肤色极重,不像是殷朝的人。

而殿中,殷晟听着涂丞相说的这番话,只觉与自己想法不谋而合、甚中心意,不由满意的点点头,还未开口称赞,便听到有一个年青人的声音响起,虽然说得是殷朝语言,但是那口音听来还是有几分别扭。 于是寻声看去,便看到刚刚进殿的那个年青人。 只见他躬了身不曾下跪行礼,一旁的墨汝系看了殷栎一眼,挑剔道,“不管是什么人,见着皇上总该下跪行礼才是。 检察长,你带来的人似乎很不懂得这些宫中的规矩呢。 ”

那年青人一听,不由得紧张不安起来,迟疑着低着头,不敢抬头也不敢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