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莫名的在乎(1 / 1)

第162章 莫名的在乎

掌事见众人的反应不够激烈,深情并茂地讲起来,“赈灾银两被私吞,没有银子,城里城外到处都是饥民,饿死的饿死,没饿死的都想要逃往其他城镇,寻找出路。”

众人的眼神终于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情绪。

掌事说得更带劲了,“左桓为了不让前朝皇帝发现他私吞赈灾银两的事,尽然下令在漓城数百里外设下十道关卡,凡是想要逃往其他城镇的饥民,统统杀死。不过三日,就有高达三万饥民被杀,并被连夜运送到沼泽地里匆匆掩埋。小人听人说,当时的死人差点把一大片澡泽地填满了。数万人,连一口棺材都没有,就这样人堆人地浸泡在澡泽地里,小人当时吐了三天三夜,回到京城就病了!”

“恶官!贪官!杀人狂魔!”围观的百姓情绪大爆发,叫喊着就要冲上来打左桓。

数万饥民被填进了沼泽,那样的画面,光是想想就觉得恶心、可怜。百姓可以忍受贪官,因为在这个时代,不贪的官凤毛麟角,却不能忍受罔顾人命的官员,左桓还一次性杀了那么多人。平民杀了一人都要抵命,左桓却杀了那么多人,就算诛他九族都不为过。

“杀了他!杀了老贼!”百姓振臂高呼。

一柳满意一笑,暗想着,看样子也不需要丞相府的管事开口了。

“左桓,现在,你还想狡辩吗?”昨晚,看左桓的奏折时,一柳被气爆了。

三万人,就因为一百万两白银,丧生在他的屠刀下,简直不可饶恕。若是手里有剑,一柳说不定会一剑刺穿左桓的肋骨,让他尝尝被人夺去性命的痛苦和恐惧。

那一刻,一柳第一次有了强烈地想要杀人的冲动,第一次想要用一个人的鲜血和性命为三万惨死的百姓报仇,以慰他们的英灵。

“老夫”左桓还想狡辩,却被众人脸上的煞气和杀气怔住了,很明显,围观的人都想要杀了他。

“来人,把这个没有人性的老狗拖下去,斩了!”一柳小手一挥。

站在身后的刽子手冲出,架住左桓的胳膊。

“老爷!老爷,您不能死啊!”一中年妇人冲了上来,哭喊着,“不许杀害老爷,不许杀我的夫君!来人,把这些大胆的人给围了,谁也别想杀了老爷!”

左桓的老妻也是被吓疯了,尽然想让家丁来围攻朝廷的官兵。她疯了,家丁们可没疯。这些人最会见风使舵,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哪里会听她的指挥。

左桓的老妻丧气地跪在地上,却好似突然想到什么一般,转头大喊,“快跑!快跑啊!”

立即有一个妇人拉着一个幼子站起来,冲向后院。

“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民愤一旦激起,就会变得疯狂。眼见左桓的家人逃走,立即发了疯。

距离幼子较近的人甚至冲破侍卫的封锁,跑上前去抓人,一时间,局面变得混乱。

“停!”一柳再次来了一计狮子吼。

这次的大吼比上次的威力更大,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一柳上前,拉开正拉着幼子衣襟的人的手,把幼子拉到距离人潮稍远的地方,站定。

“乡亲们,左桓为了一己私欲,杀害数万无辜百姓,就算活剐了他,也不为过。可是,此幼子不过十岁,他父亲为非作歹时,他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他父亲的恶行。冤有头债有主,咱们既不能放过为非作歹的罪人,也不能伤及无辜!”一柳把幼子推到众人面前,示意众人,他不过是个无害的孩童。

“他父亲杀了那么多人,难道不应该让他们家的人偿命吗?”人潮中有不少人想不通。

“杀人偿命,古今道理,可是杀人的是他的父亲,不是他,假如咱们连十岁的孩童都要株连,咱们同那些恶人有什么不同!”一柳特意加重了语气,想让大家醒悟过来。

许多人都平静下来,只有少数人仍旧想不通,皱眉看着一柳。

“乡亲们,新皇上仁厚,不愿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作为雀宇国的百姓,只要不为非作歹,朝廷就应该给予他们生存的权利。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是懵懂无知的十岁幼子!”一柳悄悄念了清心咒,声音听起来好似一首静心的乐曲。

清心咒一出,所有人的脑子都清醒下来,慢慢接受一柳的话。

“来人,把左桓拉出去斩了,左府的其他人暂时拘押起来!”一柳小手一挥。

原本架住左桓的刽子手立即把左桓往外推。

家人的性命有了保障,左桓虽然仍旧不甘心被砍头,却不再反抗,只紧紧地盯着站在一柳面前的幼子。

原本有些疯狂的妇人也不再扑上去救人,转过来抱住幼子,嘤嘤哭起来。

一柳不想看到血腥的场面,斩头没有当着她的面。不久,她就听到了尖叫声。紧接着,左桓的人头被送了进来。

血淋淋的人头,一柳看了有些瘆的慌,却松了口气,好似一直压在心头的石头被人搬走了。

终于为那些惨死在左桓屠刀下的百姓报仇了,他们的英灵在冥府也可以安息了。

“杀的好!该杀!该杀!”围观的百姓虽然也有些惧怕,却再次激动起来。

有些人甚至振臂高呼,“新皇帝睿智,为民除害!新皇帝万岁!万岁!”

一开始不过是三五个人在喊,慢慢地有更多的人加入,后来,所有人都振臂山呼万岁。喊声震动了整个京城,响彻整个青珑国。

这是雀宇国攻下青珑国后,百姓第一次从内心上接受贺兰左都。

一柳的眼眶有些热,有泪水想要滑落。凭贺兰左都的能力,他可以带领三军攻克人界任何一个国度,这一点,一柳半点儿也不怀疑,却有些担心亡国后的百姓会否真心接受他成为他们的新皇。

这些天,她看似与贺兰左都打打闹闹,实则一直在为他担心,不然,她也不会一再帮他办差。或许,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其实非常在乎贺兰左都,才会担心他的安全,才会不由自主地担忧他的国家是否安定。

左桓当众被砍头,一柳没有让人把他的头悬在城门上暴晒以儆效尤,而是赏了他一副棺木。

围观的百姓虽然觉得一柳的做法过于妇人之仁,却又从新皇帝仁厚的做法中看到了希望,有个仁厚的新帝总比凶残的暴君强。

第一次出来办这样的差,一柳早就料到了其中的困难。不论是严惩,就算真地株连九族,还是采用仁厚的处理办法,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思来想去,一柳还是选了仁厚的做法,给人希望,总比让百姓误以为贺兰左都残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