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河北关,坛肉杀猪菜管够造!”
李龙仙下了血本,第一个爬上城头,“鞭刀”抡圆了大杀四方。
闻到了“王记坛肉杀猪菜”的香味,打了一整天,饿着肚子的敢死军,都快疯了,不顾生死的爬上云梯,玩命的冲锋抢滩。
随着时间的流逝,五百监卫军一个一个的倒在了血波之中,留在麦当劳身边的人手,越来越少,直到全部阵亡城头。
满身是血的麦当劳,面对周围如蚂蚁的亡命徒,五官狰狞,凄厉的大笑三声,将手上尖锐的伞尖,反向就喉头一戳!
碧血洒空!
尸体屹立城头三日不倒!
阿史那野冒用“流寇乱民”之名,攻克河北关,至此,河北郡全境,皆为辽东督府所有。
远方,“白衣没命军”牛耕田一身牛皮铠甲,手拄牛头镗,站立在河中关城楼上,望着河北郡空中弥漫重重的狼烟,内心的震动使得鼻子下的鼻环,发出轻微的颤响。
河北所有白衣军的据点,都被狼牙军袭破,大小头目无辜横尸,阿史那野挥兵进入河中郡,如入无人之境!
在他的背后,河中郡城内,“十二死肖”之首的苏运粮,愁云惨雾,如坐针毡。
白衣军在河东、河北的接连失利,让这位老贼头子,感到了前途的渺茫。
一直以来,“十二死肖”兄弟姐妹齐心合力,纵横中原,几乎是成为帝国最大的心腹内患。
然而,随着安天命、阿史那野、乃至殷叛、萧张这一代年轻人的崛起,白衣军在中原各地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陇西军的“豹骑营”和辽东军的“狼牙军”,已经成了叛军上下的噩梦。
在阿史那野的兵威之下,河东、河北的地盘已经失了;河南的苟迎客和羊踏石跟南宫钊受到大军影响,形势渐渐不容乐观,仅仅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河西的姬司晨、侯献果还在强撑,充其量算是牵制殷家父子的两根腿毛;倒是河中郡的牛耕田,依靠雄厚的根基,与龙骧军、河北军,斗了个旗鼓相当,但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有啥大发展。
牛老二,在十二兄弟姐妹中,是最具勇力和威望的一个,这一点,连老大哥苏运粮都不得不服。
可是世道变了,现在已经是年轻人横行的天下。
别的不说,就说阿史那野吧,暗中潜伏刺客阴杀,明中驱使难民当炮灰,两手活玩得那叫一个绝,龙五行兵布阵牛不?受伤失踪不知去向;麦公公“化骨绵掌”厉害不?硬是被逼的山穷水尽无颜苟活!
白衣军这是彻底凉了。
应该为自己个自己的部众谋划出路了。
在范阳的义妹佘盘洞和涂捣药,被安天命客气的软禁了起来,手机哔哔机打火机都没收起来,半点有用的内幕消息也传不出来。
苏运粮紧急召集白衣军分布在各地的大小酋帅大会河中郡,为团队未来进行预判筹划早做准备。
距离最近的牛耕田首先赶到,侯献果等其他各死肖,由于路途遥远关山阻隔,还在陆续赶来的路上,估计要等到半个月后才能奇人。
至于全无音讯的龙行云,届时是否会出现,还是个未知之数。
碰头会上,苏运粮唉声叹气的表示,辽东狼牙已成气候,如不早谋退路,十二死肖恐是全军尽墨。
牛耕田则抱有幻想,认为局势还不至于糟糕透顶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至少,河中、河南两郡三分之二的地盘,目前还在白衣军的掌控之中,只要把握好战机,把阿史那那头狼崽子赶回辽东的深山老林冰天雪地,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苏运粮气得老鼠胡须直翘,苦口婆心的劝说二弟说,安天命拼着小儿子安流火以弱师独力硬抵耶律隼漠北铁骑随时丧命的奇险,把阿史那野、吕青鸟、安长林等全部精锐兵力都用在了中原大战上,就是铁了心要倾尽所有不顾一切吞掉我们啊,你咋还在做白日的春秋大梦呢?醒醒吧,马老七、猪十二已经走了快两年了!
牛耕田两手捂住牛耳朵,直晃牛头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苏运粮气得大骂,敲你妈!
牛耕田一个动感光波推出说,反弹!
两位白衣军巨头,争吵了两个多钟头,最后不欢而散。
全取三分,狼牙大军挺进河中。
有了上次断崖中伏兵败的惨痛教训,阿史那野这次学了个乖,绝不允许自己再出错,那次简直被他引为奇耻大辱。
进军途中,阿史那野接连三道加急电报,督促二公子安长林紧随叔儿的步伐跟进接受地盘改编降军安抚民众整顿市面巩固军备。
后方无忧,长林公子年纪虽轻,却是个治理地方的全才,不至于有啥大的纰漏。
对于攻打河北官军,阿史那野采用的是陷阵师的民军并没有过早明目张胆打着督府的公开旗号;然而对于河中的白衣军,小野同学就不用这么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和斯文客气了,干脆,把薛斩、曹将军两个生力军师团,一股脑的都推上了前线,奇袭河中关。
阿史那野给两位狼牙悍将交了底,如果说河中关的牛耕田早做了预防不好搞,那就直接放弃,别崩坏了牙口,马上改变战略,绕过牛老二的防区,改打赵郡的蒲花甲以报前仇,打谁不是打啊,有油水捞就行。
骷髅、海外两大师团在前,阿史那野亲自率领红蒙巾师团以及陷阵师团再递进,全力攻打河中。
比起小野的急如风火,另外一位入河北军区的督府重将“惊天一笔”吕青鸟,则要稳重的多。
这位吕二先生的主要任务,是以防御陇西军的殷家父子为主,侧面策应二公子安长林稳定后方的工作为辅,间歇抽空解放大河沿岸的大小县城村镇,任务不可不谓艰巨繁重。
老将特别稳,将手中三个骑兵旅和一个新收编步兵旅的兵力,发挥到了极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被督府八司推为辽东“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