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始皇称霸 焚书坑儒
秦昭王时期,大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使得诸侯为之震动,天下皆惊,再也无力对抗呈现蒸蒸日上之势的秦国。
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开始富强起来,渐渐的从一边陲小国,成为一强大无匹的大国,在加上赵国一役,更使得秦国威名传遍天下,是以其余诸侯国却是惶惶不安。
且说那武安君白起自长平战场,被那释迦摩尼所封印,一时间却是传遍四大部洲,漫天仙佛为之惊动,将其目光望向凡界。
“哼,没想到昔日的多宝道人,如今竟然成长若此,不仅修为大涨,还成为一教之祖。莫非以为修为大涨,便可以如此无视我巫族?”
幽冥地府,后土娘娘望向释迦摩尼,眼眸之中冷意连连,杀气化作游龙,在娘娘双目之中游走不断。
抬手便是一掌,打向释迦摩尼。
“恩?”
释迦摩尼却是感应到危机,法眼一扫,便发现了原来这危机乃是来自于幽冥地府。
“这戊土之气浓郁若此,周天之内唯有当年身化六道轮回的后土娘娘,方有此等神通,能够凝聚这般戊土之气。”
释迦摩尼赞叹一声,打起十二分精神,右手也迅速的拍出去一掌。
二者穿越虚空,刹那间对轰一记。
但见虚空不显气象,不显恢弘气势,不见爆破,不见虚空坍塌,无声无息间,二者攻击相互抵消。
“哼。”
见释迦摩尼竟然接下自己的攻击,后土娘娘微见惊讶,不过下一刻,但见地仙界无边戊土之力凝聚而起,化作一约莫有亿万斤重的大山,全部是由无边戊土精华凝聚,每一点土粒都有千斤重,带着无边的重力,砸向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见此,神『色』一凛,但见周身上下佛光大涨,梵音嘹亮,丈六金身褶褶放光,无量宝光照耀,一顶华盖浮现,顶在头上,双手合十,念诵经文,无边信仰加持之力涌现,加诸在华盖上,顶住这戊土凝聚的大山。
轰隆隆……虚空震『荡』不停,涟漪泛起,袅袅不绝,释迦摩尼面皮一变,心中一紧,头顶华盖顿时间光华大作,涟漪不断,光晕洒落,却是难敌后土神通。
“哼,不给你个教训,岂不是说我巫族无人?”
后土娘娘想到这里,眼眸之中杀气一闪,抬手打出一掌,一团土黄『色』光晕所化的巨掌向着释迦摩尼拍去,所到之处,空间坍塌不断,由此可知其中的威力。
眼见即将攻击到释迦摩尼,这时却是从天际之中飞来一根七彩树丫,其上闪烁七『色』宝光,对着巨掌一刷,刹那间烟霞四散而去,烟岚滚滚,巨掌消弭一空。
后土面『色』一变,双目之中迸『射』出两道神光,跨越虚空,向着七彩树丫扫去。
那七彩树丫,却是横扫释迦摩尼顶上的大山,顿时间将其还原成戊土精华,紧接着七彩树丫幻化出一弥天巨掌,向着那两道土黄『色』神光拍去。
啪的一声,有如气泡破碎一般,两道神光被其拍散。
“哼,准提道人,贫道记下了,他日定要与你一决高下!”
后土娘娘冷冽的声音自虚空传来。
“呵呵,届时随时恭候娘娘大驾!”
准提教主的声音也从虚空传来。
“哼!”
后土娘娘怒哼一声,神念回转地府,却是不敌圣人神通,但娘娘有无量轮回功德在身,即便是圣人也不敢得罪后土娘娘。毕竟其功德,只在开天功德之下。
准提见后土娘娘已败走,控七彩树丫,也不与释迦摩尼说话,却是回转西方佛国世界。
暂且不提,后土娘娘与准提圣人一番争斗。
且说,那秦国气运经过长平一战,自身气运却是浓厚无比,隐隐之间形成霸主之势,对其余诸侯国虎视眈眈,又因秦国有后土娘娘以偷天换日之术,将一众巫族转生秦国,大涨秦国国运。
而且还有那天庭昊天玉帝日夜将紫薇帝星照耀秦国,使得其国运大涨,人皇之气日渐涨大,天下共主之位已成,人间皇权再次统一之日不远。
火云洞中,三皇相对而坐,三皇面前却是有一八卦台,其上显示秦国国运。
“啧啧,真是怪哉,这秦国气运为何会如此凶厉?”
神农氏轻摇牛首,口中啧啧称奇,看着秦国气运。
“吾虽说是以兵家杀伐之道成就人皇之道,但气运也不曾向这秦国那般凶厉,真是奇怪。”
轩辕黄帝也是如此说道。
当中儒雅温和的伏羲圣皇见状,温和一笑:“二位皇弟莫急,待为兄演算一番,自然知晓。”
言罢,伏羲圣皇却是取出那金钱,推算起来,但见面前那八卦台变化多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自那冥冥天道之中,搜寻海量信息,良久过后,但见伏羲圣皇皱起眉头,望着这秦国气运,良久不语。
“皇兄如何?可曾知晓答案?”
轩辕黄帝问道。
“原来这秦国气运如此凶厉,竟然蕴含多方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乃是这人皇之位乃是巫族转生之人,巫族好战,天『性』凶厉,在加上下界大巫白起一举坑杀四十万仙佛,导致这秦国气运大大增强,不过却沾染上凶厉之气,与帝王龙气背道而驰,只怕其人皇日后行的是霸者之路,而非王道之路,与人皇之道却是背道而驰,日后难免要起祸端。却是对天下万民不美。”
伏羲圣皇侃侃而谈,道尽了日后秦国的大致路向。
“我等三皇五帝治理人族,历经数代,方有今日人族之势,若人族遇到不爱惜臣民的人主,届时我人族亿万子民,岂不是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神农氏忧愁道。
“哎,要怪就怪那周朝,享八百年国运,如今竟然又使得天下大『乱』,孰为可恨。这帮不肖子孙,不思体恤黎明百姓,整日勾心斗角,以至于血流成河,真是可恨!”
能说这番话的自然是那轩辕黄帝。
伏羲,神农氏二位圣人相视苦笑,伏羲圣皇道:“如今人间有道德天尊的人教把持,我等却是不该擅自出手,免得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招来道德天尊不满,不过如今下界人间皇权更迭,乃是三弟的家事,三弟出手管管,想必那道德天尊也不会说些什么。”
黄帝乃是三皇之中唯一一个以武力成就霸业的人皇之主,杀伐果决,心中对秦国不满,听闻伏羲圣皇此言,也就接了下来。
只是,如何抑制和警告一番,还需细细思量。
轩辕慧光横扫人间,最后眉目一凝,言道:“也罢,既然周朝气运已失,也就最后利用一下,物尽其用”
随即,身旁一柄金灿灿的宝剑一震,一道流光飞出火云洞,飞到东周王室上空,落入西周公脑门,使得西周公开始暴躁不安、蠢蠢欲动。
秦昭王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动攻势。
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动联合抗秦。
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西周公心智被蒙,也卷入这次活动。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
昭王听闻之后勃然大怒。
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
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
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
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
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九鼎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一直受许多国家保护,由九州上贡的铜所制。
夏、商、周时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
然而,在九鼎移往秦国之时,九天之上落下一阵狂风,使得其中一鼎落入泗水,不见踪影。
火云洞中,轩辕面前放着一青铜大鼎,赫然是代表兖州的黑『色』大鼎。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
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
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九州乃是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正所谓:“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其所划分的九州范围,依次是:一、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后世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二、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后世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三、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
四、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
五、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
六、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
七、豫州,起自中原、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色』。
八、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
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
天下有九鼎乃稳,如今在鲁国泗水丢失兖州黑鼎,秦国即便称霸天下,也会因为气运不足而受制,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不得不说,黄帝轩辕深谋远虑,唯恐秦国国君不恤黎民、穷奢极欲、天下受苦,所以提前将九鼎之一夺取,乃是制衡之道。
果然,秦国昭王得鼎而却一,天下舆论哗然,纷纷斥责秦国国君乃是“无道昏君”,妄图窃据国之神器,天下蠢蠢欲动。
奈何,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威势已成,根基厚实如山,岿然不动,无可撼动,天下诸侯虽然恨不得秦国分崩离析,可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但是,依旧出现了种种不祥之事。
秦国在长平之地坑杀赵国精锐四十万,屠刀果决,却是让天下诸侯顿感“兔死狐悲、唇亡齿寒”。
最为弱小的韩国立马派出说客游说秦国国相范雎。
以“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而武安君白起被封印,未避免白起不见之事让天下诸侯起疑,秦昭王却是顺水推舟,对天下散布消息,称‘武安君白起功高震主,已经被昭王赐死。’秦昭襄王四十年,因悼太子死在了魏国,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安国君继立为太子,号安国君。
秦昭襄王死,孝文王即位,当时孝文王已经五十三岁,垂垂老矣,结果登基三天,就猝然而亡。
太子子楚(异人)即位,是为庄襄王。
当时,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个,子楚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
吕不韦觉得奇货可居,亲赴秦国,献上珍宝,取悦于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为子楚取得了王位继承权,随后返回邯郸,终日与子楚饮酒作乐,广泛结交天下豪杰,专等秦国王位轮到子楚来坐,好一展宏图。
此时,他还将自己相好的一位能歌善舞的美貌姑娘让与子楚同居,史称”赵姬“。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赵姬生下一子,就是赵政。
因于正月出生,故起名为正,一作政。赵姬生子以后,子楚把她立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六年,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赵国把赵姬母子送归秦国。9岁的赵政在生地邯郸度过了童年,来到秦国。
吕不韦因为辅佐之功,位居丞相,执掌秦国国政。
秦庄襄王碌碌无为,登基三年而卒,赵正登基,成为秦国新任国君。
但是,年纪幼小,国政由太后把持,委政于丞相吕不韦。
赵正乃是嬴姓,赵氏,因此也叫嬴政。
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举行了成人礼加冕仪式,开始了”亲政“。
除掉权臣吕不韦、太后宠臣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至此,东周以来天下的诸侯割据的时局终于结束,天下再度大一统,秦国之威即便是蛮夷也略有所闻,忌惮不已。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
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
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
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
”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
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此举大大激怒了诸天圣人,这是在赤挑战诸天圣人。
率先发难的就是火云洞三皇。
”竖子胆敢“身披明黄帝袍的轩辕看着人间界秦朝国君嬴政接受朝臣恭贺为”始皇帝“,勃然大怒,面庞发红,髯须抖动,握着轩辕宝剑的手指都发白了。
这三皇五帝乃是上古圣贤,功德广大,即便是诸天仙佛也不敢放肆轻辱,如今嬴政堂而皇之要功盖三皇五帝,这是在赤藐视三皇,如何不让轩辕恼怒。
”哼,凡人寿短,不过百载之数,本座倒要看看他如何与天地同寿,能够家业百代相传!“即便是一向温和敦厚的伏羲圣皇此时也动了怒火,只是人间人皇已出,天机大定,即便一三皇之能耐也不能轻易更改。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牛首人身的神农圣皇咬牙切齿道。
不提火云洞三皇咬牙切齿,痛恨秦始皇。
且说幽冥地府,一位端庄女子秀发高挽,身披鹅黄衣裙,从容端坐在一座玉像前面,细细一看,那玉像与其面容一般无二,都是恬淡温婉,倾国倾城。
望着秦国气运,面上带笑:”甚好,如此大事可成。“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此即为”焚书“。
此令一出,天下书生纷纷反对,奈何”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数典籍被查抄,纷纷被烧毁。
这些典籍经过历代名人大家着书、阐释,蕴含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祥瑞,于是典籍被焚,典籍之中的无数功德、信仰、瑞气再无所依,纷纷气化。
秦国龙脉见此,龙口大张,吐纳起来,无数书香之气入其口,圣贤箴言入其腹,诗书光华透体而出,惶惶夺目。
这下子,即便是道德天尊自己也坐不住了。
天下书籍,乃是历代人杰之着书立说留笔而出,积累的是智慧,是气运,是功德,是人生哲理,是天地至理,是人伦纲常,是万民信仰。
如今秦始皇一把火将无数圣贤之说焚毁,天下仙佛为之惊怒,即便是已经化为尘土的先贤也在冥府之中感知,日夜嚎哭,震动地府。
秦始皇嬴政的举动,却是大大激动了无数仙佛以及诸天圣人。
与此同时,暗中密谋的昊天玉帝,见到秦始皇如此举动,也不禁被其吓个半死,当即下令让值日星官摇动星辰旗,让紫薇帝星远离地面,光华渐渐黯淡下去。
于是,凡是人间有德之士或者善于望气观星相者纷纷察觉,知道帝星暗淡无光,此乃凶兆。
就在这时,有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
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
”焚书坑儒“这一举动,却是损毁典籍无数,以至于后来无数典籍彻底断绝,让中华文明的历史瑰宝出现断层,无数典籍没能留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