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五味子(1 / 1)

这些木耳他们根本就没法带走,只能存在队部的会议室里。

毕竟龚连山这身份,再加上大金牙的“余威”,人家还是给面子的。

三人骑车赶回了场部。

当晚就住在了龚连山家。

第二天下午,龚连山就接到了车。

他带着老爸和老丈人先去了七队,把存在这儿的木耳装上车,又往十一队赶。

十九个麻袋的木耳已经装了大半车了。

中午在龚连山家吃了面条,就马赶去三队。

把家里的八袋木耳也装上了车。

二十七袋可不少了。

“你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

大金牙不仅是为了姑爷的安危,还有他的利益呢!

他粗略算过。

一麻袋木耳去皮差不多十五六斤,二十七袋就是400多斤。

按照姑爷的说法,他的好处费至少得400块!

对他来说,这也是不少的收入。

现在的他跟以前没法比了。

以前他来钱的路子多。

现在就那么点退休金了,不想点办法挣钱还真不是他的性格!

龚连山连夜往哈市赶。

由于出发的太晚,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进哈市。

他直接开车去了土产公司收购站。

收购站里等着验等收购的人很多,队伍从院里排到了门外。

龚连山也顾不得什么先来后到了,直接去找侯洪昌。

侯洪昌正在验等,听到有人跟他打招呼,抬头一看是前两天卖木耳的人。

“是你啊?不是让你提前打电话吗?!”

“没来得及!”

“这次也是木耳?有多少?”

“有个四五百多斤吧?”

“这么多啊?!走,去看看!”

他这边放下别人的货,跟着龚连山就走。

也没人敢有意见。

来到院外。

龚连山的东风车停在路边。

侯洪昌翻上车厢,查看起货物来。

农场的木耳都是纯天然的野生木耳。

品相都很好。

又是麻袋装的规规矩矩。

查验了七八袋子,侯洪昌点点头。

“行,过秤吧。”

他翻下车,进院里找人抬货过秤。

一个多钟头,龚连山的货都过了秤,他手里也拿到了销售小票。

一等黑木耳405斤,9块一斤,3645块!

巨款呐!

这是龚连山重生以来,首次看到这么多钱!

去掉成本1215,利润2430块!

不过,他答应老丈人的钱还是得兑现。

其实,龚连山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原因不是大金牙跟着自己来回跑腿,而是因为他垫付了本钱。

龚家哪有这么多的本钱收木耳啊?

上次连本带利才700多,收购这些木耳的时候,大金牙垫付了500多块,这才完成了这次生意。

人家又搭人又搭钱的,不给点好处谁能长期帮你啊?!

木耳这玩意,一年也就能收一季,收过就没了。

如今龚连山再回去收购,顶多也就百十斤的事了,再多就得明年了。

想要继续赚钱,就得换品种。

他有这个心思,侯洪昌也有这个意思。

“小龚啊,我想问问,你那边有没有五味子啊?”

“五味子?有啊!”

这個东西龚连山知道。

前世他曾经跟人学过跑山。

在山里见过。

红彤彤的一片。

五味子其实就是野花椒的果实。

“你年前能不能送来一批?我给你高价!”

“啥价啊?”

龚连山前世可是听说过,这玩意在国外非常畅销,可以说供不应求。

那价格应该不会太便宜吧?

“一等收购价5块!但是必须要好,否则就得降等。”

“行,我回去收收,不行上山现采!”

“我跟你说啊!这玩意采了要放席子上晾干,不能在炕上烘干,也不能放在铁瓦上晾晒,不然要是变了色,可就废了!”

“对了,最好把里面的杂质捡捡,越干净越好。”

“行。”

龚连山记住了交待,赶紧去财务室领钱。

这次来,他早有准备,是背了个军用书包来的。

3645块沉甸甸的,把书包都撑了鼓囊囊的。

他背着书包就走。

出门开车就跑。

他早就注意到了,收购站里里外外有十几个闲逛的人。

他出来就有人跟上了。

可他们没想到龚连山开着汽车。

见他一溜烟的跑,这些人吐了口浓痰,大骂这小子鸡贼!

“草他妈的!算你小子跑得快!”

龚连山赶回农场,沈金凤早就在车队等着了。

见丈夫交接了汽车,她就推着自行车过来。

龚连山接过自行车,驮上她就走。

见丈夫用手拍了拍书包,沈金凤伸手一摸。

硬邦邦沉甸甸的。

“啥啊?”

“钱呗!”

“啊?这……都是……钱?”

沈金凤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她还左右看看,生怕被人听见。

一进屋她就打开了书包。

沈金凤有些呆傻的看着书包里的票子。

一千块一捆的大白边,中间扎着纸带,上面还盖着银行出纳员的红色印章。

三捆半。

入手很沉。

沈金凤不是没见过千元钞票。

可那是爸妈给的,和这个不一样,这可是自家男人挣的,感觉不同!

她一手一捆来回掂了掂。

“这是多少啊?一千?”

“一捆一千!”

“啧啧,这得挣几年啊?!”

沈金凤没法想象,自己一个月三十块的工资,一捆就够自己干三年的!

“明天回家,跟他们商量商量,木耳没多少了,咱们收点五味子吧!”

“我答应给他们一斤一块钱的好处呢!咱们赚钱了,不能把他们忘了。”

“哼,算你有良心!”

当晚,俩人又放开了手脚。

沈金凤非常配合的解锁了两个未知姿势。

这一夜,酣畅淋漓,高潮迭起。

当龚连山回到三队,与他预估的一样。

大金牙转了好几个连队,也只收到了半麻袋木耳。

“哎呀,现在没货了!”

大金牙很是遗憾。

“爸,今天我就是来说这事的。”

他提起了收购五味子的事。

“五味子啊?这个恐怕没人采吧?!”

“是啊,没人收就没人采,不过山上应该很多!”

大金牙和龚福廷都在思考收购五味子的可行性。

“那咱们就发动人去采呗,只要找到了窝子,采个十几斤不成问题!”

“啥价收啊?”

“1块吧,多了咱们就没啥钱赚了!”

三人又分析在哪个连队收购合适。

因为这玩意必须要进山去采摘,现在正当季。

离山近的连队才有可能去采。

“我看也就咱们三队和十一队合适,他们都离北山近。”

大金牙分析道。

“其实啊,木沟河离山更近,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去!”

龚福廷对木沟河很了解。

“我打算这么安排。”

龚连山看向大金牙。

“爸,十一队分给你了,你去那边收购,收来多少我都给伱一块钱的好处。”

他又看向老爸。

“爸,三队就归你,你宣传一下,他们冬天也没啥事了,只要采来就收。”

“上次我说了一斤一块钱的好处费,咱们一视同仁,谁收就给谁!”

说着话,他拿出一叠钱来。

不仅有好处费,还有大金牙垫付的500块本钱!

大金牙先把500块本钱收了,至于好处费推脱了一阵,“好处不能我一个人要,老龚不要我咋要?!”

龚福廷肯定不能要儿子的钱。

“老沈,你把钱收着,我帮儿子干点活还要钱?!”

“看你这话说的!我给姑爷干活要钱啊?不合适!”

反正龚福廷不要,大金牙也不要。

没办法,龚连山只得说道:“那这次好处费你俩一人一半,下次咱们再分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