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世上只有两人会!
“西漠乾元家族,今日灭亡!”
“若是我也死了,那岂不是上天要灭我们乾元家族,更要绝了这乾元结印之法的传承?
!”
“我朱厌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的痛恨自己的弱小!”
“有朝一日,我定要将这庞然大物连根拔起!”
很明显,这都是朱厌曾经用自己的鲜血写出来的东西。
短短的四行字。
却是无比清楚的将朱厌当时写下这些字时的怒火,展现的淋漓尽致!
皱着眉头的杨夜,嘴中却是嘀咕了一句。
“乾元家族,这名字似乎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似的……”朱厌对他,亦师亦友。
不论是杨夜在进入结丹境的时候,还是杨夜在修炼的时候。
朱厌都给出了自己最最真心的建议,以及朱厌曾经走到现在杨夜这一步的时候,对于修炼的理解和看法,全都毫不保留的传递给了杨夜。
每一个修士对于修炼的感悟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经验,一般是不会轻易的告诉别人的。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将自己太多的对于修道的理解告诉别人,无异于是将自己心境的弱点,也都告诉了别人。
通过朱厌的这些理解,杨夜也算是在结丹境这一境界之上,少走了不少弯路的。
杨夜的心中,对于朱厌,始终有着感激的存在。
当初在天外陨石的压力之下,杨夜虽然成功进入了结丹境,但是当时距离天外陨石压力太大,杨夜连往前走一步的能力都没有。
还是朱厌给杨夜的身上画了一道法印,才让杨夜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一次,这天外陨石的真正外貌。
对于朱厌的离去,杨夜自然有些惋惜和伤悲。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朱厌与杨夜要走的路不一样,两人分开是早晚的事情。
其实以杨夜的速度,外加他手中的那根可以提升修士六倍速度的白羽,现在出去追的话,也不一定追不上朱厌。
但杨夜不是一个擅长挽留的人,他没有这么做。
朱厌的确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稳固元婴期初期的修为,再寻找机会看看能否进入元婴期中期,这才是朱厌的心中所想。
不过对于朱厌的这四句话,杨夜心中却是也已经猜测出了一个大概。
朱厌曾经说过,他出生于西漠,原本仅仅只是一个西漠家族的一个旁系的族人。
但因为朱厌小时候有一次外出修炼之时,误食了一株神秘的灵药。
最后导致了身形一直停留在了小时候的模样,不过朱厌的修炼天赋,却是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而正是因为这么一株神秘的灵药。
朱厌也是由原本的一个旁系族人,成为了整个家族的天骄修士,直接得到了整个家族的资源倾斜和族中族老们的栽培。
之后的故事,朱厌没有和杨夜怎么说过,但是大概缘由杨夜也曾经猜测过。
无非就是因为什么机缘,朱厌碰巧从西漠进入了南域,成为了一名四处修炼游历的散修。
不过根据这张血书,也是很容易知道朱厌的过去了。
显然,朱厌原本所在的那个家族,叫做乾元家族。
只是很可惜,乾元家族也不知是被哪个强大的势力给直接连根拔起了。
仅仅只有朱厌一个人存活了下来。
而朱厌来到南域,想必也是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那个强大势力的追杀。
但心中仍然对那强大势力心怀怨念与强烈的恨意,所以才会有了这块血书的存在。
杨夜甚至可以想得出来。
当时书写这份血书的时候。
朱厌是如何咬开自己的手指,如何奋笔疾书的写下这四行字,如何满腔愤怒的将这块血书保存了下来……
而朱厌之所以将这血书给杨夜看,一来是解答了杨夜对于朱厌过去的不解。
二来也无异于是将杨夜,当成了自己这辈子最最信任的人。
此时杨夜也是明白了,为何之前自己问到朱厌,整个西漠到底有多少人会这乾元结印之法的时候。
为何朱厌的脸色之上会出现惆怅和悲伤的神情了。
毕竟,乾元家族,这个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西漠以法印修炼为主,基本大部分西漠修士都会使用法印。
而乾元结印这种法印,定然是只有乾元家族才会使用的。
而此时,乾元家族只怕早已被灭门了近百年都不止了。
杨夜问及还有多少人会乾元结印这个法印,朱厌自然有些悲痛了。
“有朝一日,若是我杨夜有能力,定然会为你朱厌报了这一仇的!”
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杨夜却是又在朱厌留下的储物袋之中,又找到了一张传音符。
催动法力之后,杨夜耳旁再次传来了朱厌那熟悉的声音。
“杨夜,当你看到这张传音符的时候,想必已经看到了我曾经用我的鲜血书写的那块白布了吧?
以你的心智,结合我以前的话语,想必一定能够将我的过去推断出来。”
“之前我说过了,我朱厌最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所以我只能把我觉得你能给看得上的好处给你了。
毕竟在我看来,杨夜你超越我朱厌,不过就是早晚的事情罢了,我怕送的东西太差了,你杨夜会看不上。”
“我留下的储物袋内,还有一卷玉简,这玉简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乾元结印的修炼之法,以及那乾元聚灵丹的炼制之法。”
“你先别急着拒绝我的这两样礼物,毕竟这样我也好回答你之前的那个问题了。”
“之前你问我,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炼制这乾元结印,那在你修炼了此印之后,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回答你了,这世上,一共只有两人会这法印了!”
传音符再次化作一团纸灰,随风飘逝在了空中。
杨夜也是无奈而又苦笑着,将朱厌留下的储物袋之中的那卷玉简拿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