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洞位于半山悬崖上,走兽难觅,更是寻常人难至之所,不时有山风吹过,带起几片落叶,给这山野孤洞凭添了几分苍凉的气息。
看着无尘消失的身影,周伯阳缓缓收回目光,来到石案前盘膝而坐,闭目静心,渐渐地又进入到那个玄妙的世界,刚才的所见仅是一些片断而已,所以此时他迫切想要弄明白其中的玄机,以解心头之惑。
他的意识再次来到泥丸神室,眼前依旧是鸿蒙滚滚,那气团周围的紫色光芒吞吐不定,唯独那些奇妙的图像不再出现。
注视良久,只觉虚空荡漾起来,似水波一样扩散到无尽处。正在周伯阳以为那图象将现之际,却发现原来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失望之余,不由细细读去,一时间竟觉如入瀚海烟云,宏远无崖,其中所涉之内容玄奇精妙,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越到后面越是晦涩难明。
其开篇名为“金丹玄要”,此篇所涉周伯阳也能知之八九,为升仙之卷;中篇名为“三元心镜”。看到这里,周伯阳便有点不知其所以然了。接着的后篇名为,“宝箓天章”,更是让他头大如斗,如坠五雾……三篇之后又有一篇“道法总纲”,其中包罗了无数玄奇古怪的道法、阵法,器法、遁法……虽是琳琅繁杂,但却言简意赅,比之玄经三卷要容易理解得多,周伯阳越读越起劲,读到妙处,竟生出跃跃欲试之感,这样一来,心头才渐渐平和下来,倒把先前的失落丢得一干二尽。
玄经最后还有一段文字,大意是开启那个锦盒之法,细看去也仅是一句咒语而已,另外还有一段关于丹药的炼制和使用之法。
不知过了多久,当周伯阳缓缓睁开双眼,只觉一阵饥饿感袭来,正欲吹笛,却见洞门处有一竹篮,内盛饭食,再看看洞外,依然是青天白日,不觉心里微讶,“难道这一入定竟去了一天!”
略微吃了点竹篮里的饭食,周伯阳便开始在脑海里整理起“金丹玄要”的修炼步骤来,因为这是第一步,所以凡是遇到隐晦难解之处他都总要在上面花上很大功夫,不到通明透白绝不罢休。而此时他又深深感激起无尘来,若不是他强制自己整日翻阅那些枯燥无味的道学经卷的话,只怕此时自己也是空有宝山而无从下手了。接下来一番研读深究后,顿觉其中旁征博引,大讲正歧之途,每有精妙之处,无不欢欣鼓舞,这一路下来,倒把周伯阳看得如痴如醉,沉迷其中……
这“金丹玄要”上所记载的修炼体系与无尘先前说的大致相符,也是从“炼气”开始,经过“化气”、“化神”、“返虚”、“圆照”等几个过程来达到窥视天道的目的,但是其中致精致妙之处却远非无尘之流所能想像,其所载如下:
炼气期的最基本和初步方法,就是可以强身健体、激发人体潜能的“周天运行法”。其在下手之初,便放在炼心性、修元神上,元性灵而元神动,以神御气,神之所往,气亦往,神行则气行,以神行气,而不以意领气,神之所到,经脉自开。
此阶段是从任督二脉上入手,讲究抱元守一,炼养元精,采先天混元之气,通三关九窍,以后天返补,进而打开黄庭神门,归真于先天。其中讲到,神门又称命门或脐门,人自出生后,这先天之门就已关闭,若能重新开启此门,则人之身心天地可以再造,人便可以盗取天地灵气为之所用,而内外真气的交流也从此门而行;以后存意守中,呼吸绵绵,日久则胎息可现,元气充盈本身,此身已不凡,自然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神通,开碑裂石,符箓招役,返老还童不在话下,至此才可言返补归真,初窥金丹大道。
化气期:又名金丹期;在神门已通的情况下炼精化炁。其中注解:真气在人,并不完全存之于身,人的身体有限而自然无限,自神门开启后,人与自然便有了一个交换的通道,长此以往可成丹元。此时以法渡之,则聚而不散,结而愈坚,魂藏魄灭,精结神凝,一意冲和,肌肤爽透,随日随时,渐凝渐聚,无质生质,结成圣胎,此时丹道小成。
往后再以七返九还炼之,返本还元,丹火淬炼,金丹成也,到此才可言“我命由我不由天,超越了天生天杀的造化之权,可不借助任何法器便可以驱动宇宙中各种能量,举手投足间便可发出雷霆电光,并能来往于五行,召神役鬼,呼风唤雨。
有诗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金既满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
化神期:丹成之后……
返虚期:元神显现后……
圆照期:元神稳固后……
……
就这样,周伯阳在洞内每日研读玄经,如饥似渴,过了七天时间,他才终于把开篇解了个通透,同时还不忘把自己平日琢磨出的一些他觉得有用的东西加进去,如此一来,原来的丹经就有点面目全非了,但周伯阳却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有用的才是有价值的,人不能千百年地固守先人留下的东西,有待完善的地方还是得大胆地尝试。比如丹经里所讲的阴阳交融一说,他就并不怎么认同,在这里他加入了自己对那‘一’字的理解,所谓道生一,一生阴阳,别人取阴阳之法,他却取一阳,先一后二或是先二后一,取舍之间,他尊重了自己想法!
伸了个懒腰,石案上的锦盒便映入眼帘,微笑间,一段咒语已脱口而出,刚念完,就见锦盒上紫芒三现,“啪”的一声,便自行开启,还没等周伯阳看清里面的东西,便有一股浸人心肺的异香扑鼻而来,让人闻之立刻清明,满身舒服。此时再仔细看去,只见盒内静静地躺着一颗葡萄般大小的丹药,圆润有光,想来那异香便是从这粒丹药上散发出来的。
看到此物,周伯阳不待迟疑,两指轻轻捏住那丹药,毫不犹豫地送入口中,丹药一离,盒子便自动关闭,化为一道青烟消散在空中;周伯阳愣了一下,心想,大概是年代久了,神物一离,便无支撑之力吧。
丹药方入口,便觉满嘴芬芳,转瞬化为一道清泉,似温还凉,如醇如酪,瞬间滑下,满口清香,周身愉快,为从来所未有;周伯阳正在埋怨没试出味道时,便觉腹内滚烫如火,翻腾起来,愣了一下已知是药力显现,连忙五心朝天,照着上卷丹经所载之法冥神疏导。
冥蒙中,周伯阳只觉一股滚烫的气流从丹田黄庭升起与那团停留在胸腹的热气会合,然后无意而动,过中脉,经玉枕、百汇、印堂、膻中、再从丹田过**、夹脊,一时间,经脉全开,皮肤骨肉内脏,如沐甘露,渐渐地,他体内的一点真阳壮大起来,有如雷鸣电激一般,而他的神识却泯泯寂寂、浑然大定,绵绵若存之下,突然脑中雷鸣,轰然一声后,虚空中,一道光柱直入顶门,下照黄庭,瞬时,他只觉周身光明,虚心实腹,元气自生;性命之精华凝而不散,气机牵引之下,元气内旋而动,一股暖流缓缓盘旋于黄庭神室……
不知过了多少久,周伯阳慢慢睁开眼,心神于那气机消涨间又体会到了一点点玄妙,不觉间,一股淡淡的喜悦由内而生,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轻轻活动一下身体,噼啪炸响中,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传遍全身,他知道,自己已经道基有成,迈入了玄经所载的“炼气期”了;正沉浸在喜悦中,一阵“咕噜”声不失时机地传来,周伯阳哑然失笑,抬眼望去,只见洞外弦月西垂,景物可辨,洞内却是漆黑一片,但他目力所及,无不纤毫毕现,这不禁让他心里又多一份惊喜,抬眼望去,一个盛满饭食的竹篮依旧静静地放在石门旁,轻轻活动了一下双腿,只觉两膝中枪处温热异常,自膝盖以下竟有了知觉,欣喜之余,不禁暗叹:“神丹之力果然不同凡响,不但这么快就达到了炼气期,而且看来这腿伤的痊愈也只是早晚的事……”
……
从此以后,周伯阳便暂时放下心中牵挂,在洞中潜心修炼,得空便钻研玄经后两卷和“道法总纲”。有了那丹药的帮助,三月后,他周天搬运小成,进入辟谷状态,已能不食烟火;尔后苦修一年,他三关九窍、天地玄关皆通,先天一炁自虚无中生,周天搬运大成,此时后天还返先天,洗髓伐毛、脱胎换骨,百病不侵,一双拐杖早已不知何用。并且由于此丹法是从神识导引入手,比之寻常功法要早一步凝出神识,因此,他每每闭目凝神之下,神念过处,方圆里许之动静莫不了然。这时的他已能像无尘一样去留无痕,腾挪纵越间,过岩石沟壑如平地。而由于研习“道法总纲”的缘故,他更是能随意施展些小道术出来,直让紫阳观中那些小道士羡慕不已。
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修道就好比与时间赛跑,往往道没成自身便已神损形消,总是赶不过这光阴的脚步。而其间每一个境界的提升若无明师指点又难如蹬天,就如无尘子,修炼百年也不过一尸解而已,这还都要算在他的资质和悟性上;而像周伯阳这样才几年光景便有这般成就实是与那锦盒内的丹药分不开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那紫气和丹药的来历!!也许后面会有交代吧!**_**)
日月经天,光阴似水,三年间眨眼而过。
话说这天,周伯阳正在洞内凝神行气,突然听得山下有人唤他,急忙收功而出,只见山崖下站着无尘的大弟子玄机子,说起这玄机子,从周伯阳进观起就与他特别投缘,两人经常在一起谈经论道,因此私交甚好,听见是他,周伯阳便问:“玄机子,何事唤我?”
只听下面传话上来:“周大哥,师傅说有事请你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