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着述《春秋》(1 / 1)

诸侯见秦王政冲龄即位,不能亲政,国内又发生了晋阳叛乱,因此开始轻视秦国,楚国尤其严重,在秦王政即位后都未曾派使臣前往祝贺。

朝会上,吕不韦道:“如今晋阳叛乱已经平靖,国内都仰慕大王的盛德。然而各诸侯仍然欺负我王年幼,小视秦国!必须出兵加以震慑!如若不然,此后我大秦必然被诸侯侵扰!”

韩启道:“相国言之有理,擒贼先擒王,各国诸侯以楚王为大,如今大王即位,楚王竟然都没有使臣前来庆贺!必须出兵威慑!”

麃公出身秦国贵族,一直是好战派,认为凡事都可以通过武力解决,便接着道:“楚国自恃实力雄厚,不把我大秦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愿带兵前往,杀他个片甲不留!”

华阳太后本不希望与楚国开战,但眼下如果楚国不服气,东方诸侯便都会小视秦国,因此不得已同意出兵攻打楚国。

秦王命麃公领兵十万,攻打楚国卷城。

麃公带领的军队以老秦人为主力,仍然奉行商鞅制定的军功策略,杀人越多,军功越大,因此,多到之处以杀人多为荣,即使是降卒也不放过。

秦军围攻卷城,卷城一万多楚军誓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城破,麃公下令屠城,共杀死了三万多人。

楚王闻讯大惊,连忙调遣二十万大军围堵秦军,同时派出使者向秦国求和。楚军因为秦军的屠城都义愤填膺,麃公在楚军的围攻之下损失惨重,无法再向前攻击。

楚王的使者来到咸阳,拜见华阳太后,道:“太后忘记自己是楚人了吗?你的祖宗牌位可还供奉在楚王的宫殿中。我在楚国的时候经常听闻太后的仁慈,楚国百姓也都感念太后!然而没想到秦军在卷城却进行了屠城,杀了三万多人,我楚国人再少也要誓死抵抗!请太后保重!”

华阳太后本就不欲攻打楚国,又见麃公屠杀了三万楚人,动了恻隐之心,道:“贵使言重了,攻打楚国本来就是因为楚王小视秦国,现在既然已经派使臣前来,我秦国愿意与楚国重修旧好,就此罢兵。”

使者道:“楚王也愿意与秦国再修旧好,日后定会再派使者前来秦国问候秦王!”

华阳太后召集群臣,分析了眼前的形势,道:“如今楚国举全国之力对抗秦军,再坚持下去也没有取胜的把握,况且楚王已经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从修旧好,拜问秦王,我想就此罢兵!”

吕不韦知道华阳太后不希望继续与楚国作战,便接着道:“太后所言甚是,大王新即王位,重在立威,目的既已达到,不宜再大动干戈。”

于是秦王命麃公撤军,将卷城归还楚国。麃公接到命令,非常生气,对副将道:“数万秦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怎么能拱手相让?”

副将道:“话虽如此,但王命不可违!”

麃公无奈撤军。回到咸阳,秦王认为他虽然有功,但是秦军也伤亡惨重,功过相抵,没有奖赏。麃公大怒,认为秦王苛责,道:“我一生为秦征战,没曾受过这种侮辱!”于是请求归隐,华阳太后本就怨恨他杀了太多楚人,因此马上答应了他的请求。此时王龁病重,虽然想挽留麃公,但还没来得及上朝就病重去世了。

现在朝中除了和吕不韦有姻亲关系的蒙骜,已经没有接受顾命的将军,朝堂之臣纷纷投靠到吕不韦门下,吕府门前宾客络绎不绝。朝中大事均委于相国吕不韦。

某日,赵太后单独召见吕不韦,道:“先生是跟我一同来自赵国,我视先生为知己,很多话不能对外面的人说,只能说与你听了。”

赵太后年方三十,自从庄襄王死后,便独守空房。她本是性欲极强之人,如今见吕不韦已经掌握了大权,便再也不想忍受清苦寂寞。

吕不韦见赵姬美艳动人,真情流露,心中不免一动,道:“现在您贵为太后,我也成了相邦,说话行事当然不同于往日。但是我们之间信赖是不会变化的,太后有什么话,尽管告诉我,能帮到的我必效犬马之劳!”

赵太后道:“先王去世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来,我天天为政儿操心,怕他虽然当了大王,却仍然被人欺负。现在朝中有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宫有华阳太后,都支持政儿,我也算松了口气。现在觉得要为自己活几天了,无奈宫中凄凉,夜夜难眠啊!”

吕不韦已经明白了赵太后的意思,他迅速的盘算着,面对眼前这个美人,说一点都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与太后私通是大罪,一旦被别人抓住把柄,自己就完了。因此,吕不韦只能忍痛割爱,道:“太后身份尊贵,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比肩的!”

赵太后这次本就是思考良久才说的,当然不会如此轻易放弃,道:“你现在贵为相邦,一言九鼎,朝中大臣都惟你马首是瞻,还有什么事不敢做?”

吕不韦见赵太后不依不饶,自己又不能长时间留在后宫,因此只能行缓兵之计,道:“太后言重了,您的吩咐我会记下,要想出个万全之策才行!”

吕不韦回到吕府,长吁短叹。门客中有个称作默先生的,本无产业,天天混迹于市井之中,听说吕府广收门客便歇脚于此。这日他见到吕不韦甚是烦闷,便前去拜见,道:“相国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鄙人在贵府白吃白喝,甚是过意不去,不知可否为相国解忧?”

这种事情本不该随便谈论,但是一来吕不韦实在心中烦闷,二来赵默为人谨慎,凡事都能守口如瓶,于是吕不韦便对他诉说心中的烦闷:“赵太后年不过三十,正是虎狼一样的年纪,需要有人服侍,先生可知如何是好?”

赵默听完,已经明白他的苦恼,便道:“先生可行金蝉脱壳之计,既不得罪太后,又可以保相国完全!”

“如何金蝉脱壳?”

“我识得一人,名叫嫪毐,本是街头艺人,此人阳.具极大,可用麻布包裹,套入桐木车轮甩弄,以此招揽生意为生。先生可请此人假装阉割,然后送入赵太后宫中。如此,既可以让先生置身事外,又可以满足赵太后的要求。”

吕不韦一惊,转念一想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道:“这确实是个权宜之计,请默先生为我安排此事,我想尽快见一下这位嫪毐。”

“嫪毐平时行踪不定,但是所到之处必然会跟随一众女流,我一月之内必为先生找到此人。”说完,默先生便打点行李出了吕府。

过了一个多月,默先生果然带回来一个人,只见此人身高八尺,眉清目秀,身材结实,吕不韦见了也暗称不凡。默先生道:“这就是之前跟先生提起过的嫪毐!”

吕不韦道:“这一个多月辛苦默先生了。”然后转向嫪毐问道:“壮士祖籍哪里?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嫪毐道:“我祖上一直居住在邯郸,家中以经营药材为生,曾经一度颇有一些产业,到我父亲时,因为连年战争,商道不通,除了能与朝廷扯上关系的大户,小户之家都只能惨淡经营,后来父亲和哥哥被征去当兵便彻底破产了,他们几年过去了都没有消息,母亲改嫁离去,只剩我一人,以街头卖艺为生。”

吕不韦心想,既然在邯郸生活过,必然与赵太后有共同话语,并且口音相似,又增亲切感。心下甚为满意,接着问道:“听闻壮士男根雄壮,能做车轴滚动木车,这是为何?”

嫪毐面色甚是得意,道:“不瞒先生,幼时家中经营药材,我常以牛鞭、羊肾为食,因此男根颇为雄壮,勃起时足有两寸之长,与在下同寝的女子,没有一个不醉生梦死的!”

听完,吕不韦已经明白虽然嫪毐说话粗俗,又不懂的收敛,但是肯定可以满足赵太后的需求,当务之急须先稳住赵太后,找个机会把他送进宫去才是。于是,吕不韦命家人给嫪毐找了间客房安排住下,嫪毐自然是兴奋异常,心想终于攀上大户人家,不用为吃喝奔波了。

吕不韦找到宫中的总管赵光,让他帮忙安排嫪毐进宫,赵光道:“我有个内侄在宫中负责阉割之事,行事谨慎,此事交给他处理可保完全。”

吕不韦问道:“贤侄如何称呼?”

赵光道:“姓赵,单名一个高字。”

这个赵高就是祸害秦朝的宦官赵高。

可以说他就是秦朝灭亡的导火索。

吕不韦于是拿出重金,谢过赵光便匆匆回府。几天后,由赵高安排给嫪毐假净身,其实只是做了个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并未伤及紧要之处。一个月后便安排嫪毐进宫。事后,吕不韦为表达感谢,安排赵高做了中车府令。

嫪毐直接被分到赵太后的寝宫,从此,二人夜夜颠鸾倒凤,乐此不疲,几日后赵太后荣光焕发,嫪毐却形容憔悴。行房事方面,永远是女人比男人承受能力更强。赵太后对吕不韦的安排很满意,因此朝中大事都听吕不韦安排。

此举并未瞒过华阳太后的眼线,但是华阳太后知道,如果此时揭露赵太后的淫乱,必然会牵扯到吕不韦,而且惩罚赵太后必然会在秦王政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因此赵太后吩咐自己的眼线保守秘密。夏太后自成蛟离开咸阳便身体不好,很少过问政事,因此并不知晓内情。

吕不韦门客中有个叫孔舒的儒生,齐国人,以敢于直言着称。他到秦国后,发现秦国人很多行为都不符合礼制的规定,相较于礼仪之邦的齐国,秦国人堪称野蛮粗俗。他又性格直爽,碰到不合礼仪的事情总要说上几句,因此在门客之间并不受待见,只有吕不韦认为他有真才实学,一直以上宾待之。

自嫪毐进入吕府后,孔舒就很瞧不起嫪毐的粗鄙。一次宴席上,嫪毐边吃边大谈街闻巷议,唾沫横飞。孔舒气愤不过直接离席而去。

后来听闻吕不韦送其入宫,更是义愤填膺,便觐见吕不韦,道:“吕先生怎也与嫪毐这等人为伍?秦人原本是为周天子牧马的,出身低贱,是鄙陋之邦,不懂礼仪,我原本以为吕先生要匡扶秦室,修明礼仪,不曾想竟也这般屈辱!”

吕不韦虽然认为儒家的一些主张大有可借鉴之处,但一向对儒生的清高不以为意,孔舒的话也不想放在心上,便打哈哈道:“我听说成大事的人不会计较细微之处,齐国修明礼仪,却也难逃国势日衰的命运!”

孔舒闻此更是气愤,道:“天下奉周礼日久,今秦国不修礼仪何以君天下?天下之人均以为秦国粗俗,必不堪其辱,秦国霸业难成!”

吕不韦竟然被说得哑口无言,忽然意识到孔舒所讲问题的严重性,拜别了孔舒后,吕不韦在府中冥思苦想数日,秦人在天下人心中粗鄙无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天下人对大秦的认同度,如果不解决,统一大业就难以完成。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吕不韦决定亲自拜访孔舒。

第二日,吕不韦屈身到孔舒客房拜访,道:“请先生教我如何改变天下人对秦国人粗俗无论的看法?”

孔舒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大秦并不缺少立德、立功之人,唯独缺少了立言之人!”

吕不韦心中豁然开朗,心想天下人都认为我秦人无修养文化,今日我若将天下着述收集到秦国,编纂为一部巨着,则天下着述均藏于秦,定然可以向天下人昭示我秦人的文治。于是吕不韦招集门客一百多人,开始进行着述《春秋》。

秦王政三年,经过吕不韦近四年的努力,秦国国内安静,国外诸侯仰慕!于是吕不韦建议继续秦昭王时期定下的远交近攻策略,蚕食临近的各诸侯国。秦王将目标锁定了三晋,这得到了华阳太后的认可。

为了争取夏太后的支持,吕不韦向华阳太后建议暂不把赵国作为进攻对象,因为此前赵国与秦国互换人质,如果开战,则成蛟危在旦夕,夏太后和韩启必然坚决反对,上下不齐心则战争难以取胜。于是华阳太后采纳了吕不韦的建议,赵国不在进攻之列。

夏太后明白吕不韦这是在对自己示好,这样,她也就不能再对秦国攻打韩国说什么了。如果为成蛟说话,秦人还会以为她顾念大秦的王子,而此时如果为韩国说话,那秦人肯定无法容忍她眷恋故国。因此攻打韩国时,夏太后也选择了沉默。

于是秦王在三月命蒙骜率军攻打韩国,蒙骜听从了吕不韦的建议,善待归属的百姓,因此遇到的抵抗并不强烈,先后夺取韩国十三个城邑。十月,又攻打魏国,攻占了两座城池,各诸侯都为之震惊,再也不敢小瞧年幼的秦王。

吕不韦在朝廷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他在国内尽可能轻徭薄赋,不扰民,国内几年连续丰收,郑国渠也已经开始修建,为对外战争营造了安静的内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