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老子的生平事迹(1 / 1)

人类哲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老子哲学。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世人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

根据《史记》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在今河南鹿邑)人。而且他曾经在周朝做过“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书的史官。据说老子年幼时聪颖好学,曾经师从精通礼乐的商容大夫,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来到东周的首都洛邑求学,并进入周天子保存典籍文献的守藏室工作。守藏室中保存着天下各国进献给周天子的图书典籍,在这里老子博览群书、用功学习,学问越来越渊博,见解也越来越深刻。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老子不仅熟谙典章制度,对政治上的兴亡治乱也多有见闻,慢慢地老子的名声传扬在外,连来洛邑游学的孔子也打算来向他请教关于礼制的知识。

孔子非常看重礼制,讲究克己复礼,因此想到周朝都城洛邑去“观先王之制”,到礼乐制度的源头去进行实地考察。正好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是鲁国的贵族,于是孔子便托南宫敬叔向鲁君报告此事,并申请经费和车马人手,看南宫敬叔亲自来求,鲁君很爽快地答应了为孔子的周都之行提供一车二马一童一御,孔子便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来到了周朝的都城洛邑。

在洛邑,孔子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学者老子,并在他的带领下拜访了大夫苌弘,又参观了祭祀神明的明堂和祭祀先王的宗庙,还将守藏室中保存的给中珍本、孤本展示给孔子。

老子引导孔子在洛邑游历了一番以后,孔子便带着随行的弟子专程去拜访老子,诚恳地向他请教“礼”的学问。老子听了孔子的问题之后微笑不语,只是张开了嘴巴问:“你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然后告辞离去。

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当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孔子离开洛邑的时候,老子前来送行,他对孔子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大多难以保全性命,原因就在于他们好讥讽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善辩而通达者,之所以常常招来祸端,是因为他们好张扬别人的罪恶。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望汝切记。”孔子听了诺诺称是,谨记于心。

回到鲁国以后,孔子的学生们请他讲解从老子那里学到的知识,孔子面露欣羡之色,动情地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见弟子们注视着自己等待下文,孔子又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17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聃早已预见周大势已去,决定离宫归隐。他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他骑着一匹青牛,只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须经过一个关口,即函谷关,两面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对峙,中间有一条深险波折的羊肠小道。

一日,守关的长官尹喜到城头瞭望,见辽阔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冉冉而来,便料定今日必会有圣人到来。尹喜也是好学之人,希望能问道于圣人,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果然,没过多久,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青牛缓缓而来,风度非凡,细看原来是老子。

尹喜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

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我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没有什么学问,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尹喜见他推脱,便很客气地告诉老子要想出关,必须出示官方的通关文书。老子本是辞官归隐之人,自然没有什么通关文书,顿时十分为难。

尹喜见状,忙殷勤地说:“如果您能将您的学问道理著录下来传给我,弟子自然放老师出关。”老子无法,只好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面由于关令的“胁迫”,另一方面也是知音难觅。尹喜拿起老子写好的书稿,认真拜读,最后决定放弃官职,与老子一同出走西域。从此以后,老子飘然远去,不知所踪,消失于历史茫茫的烟尘之中。

老子的爱好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分《德经》和《道经》两篇,是我国现存的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这部书在春秋时期被称作《老子》,道教兴起以后被尊为经典,故而被称为道德经;因为这本书只有约五千字,所以又被称为《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本书共八十一章,字数虽少,却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内容,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成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据说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的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居,便请老子留下著作,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这就是老子传世的唯一著作《道德经》。国学大师胡适曾经评价老子为“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也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说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道德经》中还蕴含着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的“无为而治”观点是历代道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无为而治”主要是针对政治上的“有为”而言的,在老子看来,“有为”政治带来的祸害非常严重。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贫困;法令越森严,盗贼越增加。统治者征收大量赋税,造成人民饥饿;统治者越是强作妄为,人民越是难以心服口服。

老子强烈反对“有为”的政治。他说,大路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径;朝政腐败了,弄得农田全都荒芜;仓库十分空虚,统治者还穿美服,佩带锋利的宝剑;统治者吃厌了精美的饮食,却还要搜刮更多的财货。针对这个问题,老子提出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指的是,统治者在管理人民时采取顺其自然的手段,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这样人民的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反抗行为相对也就较少。反之,越是“有为”政治,给民众带来的压迫越多、压力越大,人民的反抗也越激烈,不利于政权的巩固。

《道德经》中的理论除了被用于治国和修身,还被广泛运用于兵法甚至中国武术。说《老子》是太极思想的源头其实不是很确切,老子吸收了《易》的阴阳理论,结合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和参悟,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具体的有关宇宙万物起源的阴阳理论。

而在兵法、武学中引用阴阳理论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惯例,不仅武学中运用到《老子》,在兵家理论中也深受《老子》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兵家论著最有名的要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了,然而,《孙子兵法》中的很多兵家理论也可看出老子的道家理论的影子来,比如“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其中蕴含的虚实相生相克的道理,与老子的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如出一辙。

因此说,《老子》一书对历代的武学家、兵家都有很大影响,甚至有人说《老子》就是一部兵书。那么,《老子》这部书中究竟阐述了怎样的兵家理论呢?《老子》第三十六章讲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一章讲到得与失、兴与废、强与弱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包含了兵法中的基本理论,就是弱兵遇强军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以化解自身危机。

当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时候,要如何保存自身,甚至反败为胜呢?老子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就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也是“大道无形”的另一种阐述,即当对手想找到自己的弱点时,却连个人影都摸不着,自己根本就不肯暴露在对手面前,那么自己的缺点也就不会被对手知晓,更枉论对手如何出击了。

所以,尽管老子一生没有带兵打过仗,《老子》一书中也没有明确提及任何作战理论,但是《道德经》中阐述了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基本原理,它的哲学思想适用于任何领域中。

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陆续被翻译成了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法文等各国文字出版发行。迄今为止,《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已经有了一千多种。

多年以来,《道德经》不仅对日韩等亚洲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于近现代的许多西方文学家、哲学家也影响颇深,其中就包括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等人。直到今天,《道德经》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