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血战同安(一)(1 / 1)

天下安康 鸣奇 1166 字 9个月前

黄维扬沿江西进,而此时同安郡治怀宁城已经守了一个多月了。

同安郡太守李遂恩是当初黄明远在婺州破贼时的婺州车骑府司马。他本就出身一般,又是南陈旧官。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并没太大的机缘。于是他始终抱住黄明远的大腿,也算是黄明远一党,因此稳坐了十多年的太守。而黄维扬定淮南时,他第一时间选择了投奔。

不得不,黄明远这二十年努力经营,各处扶植,旧部真算得上遍下。

李遂恩投奔黄维扬之后,黄维扬并没有姑上同安郡,也没有将手深入进去,所以李遂恩还是跟之前一样做他的土皇帝。

直到林士弘北上攻打同安郡

李遂恩面对来势汹汹的林士弘,自知抵敌不过,遂向江都求援。

同安城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隋军不得不救。黄维烈第一时间率领杜伏威部马不停蹄地前来支援,七百里的路走了不过九日,沿途掉队者无数,这才最终在林士弘赶到怀宁城前的两日,进入怀宁城中,接手了怀宁城的城防。

李遂恩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地位,也不与黄维烈争权。黄维烈入城之后,便将城中所有兵权、政权,全都拱手相让。

不得不,李遂恩或许能力不强,但这辈子在机遇面前,却不贪权,因而两次做出了做好的选择。

今日在同安,一如当年在婺州。

黄维烈今年十五岁,比当年的黄明远还年轻。看着黄维烈稚嫩的面容,李遂恩似乎又看到了二十年前运筹帷幄、风采激昂的黄明远。

李遂恩不由得感叹,上何其宠幸卫公,今下风采,尽在卫公父子啊!

从豫章到怀宁有六百里,而黄维烈赶赴怀宁之时,楚军已过皖水,离着怀宁城只有七八十里地了。

在黄维烈到达之前,李遂恩已经进行了城防布置,但并不算太稳妥。主要是李遂恩手中兵力不过四五千人,这么点人想妥善守御怀宁城,是个很困难的事。

怀宁城是个大城,若论规模,在淮南地区,应该也就比江都、寿春、合肥三城一些,但繁华程度却并不比寿春、合肥差。

但很多时候,大城在太平时期是繁荣的象征,但在乱时,并不是一个好事。

大城,意味着城墙长,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守御的兵多。最重要的是,防线越长,出现疏漏的可能便越大,城池被攻破的可能便越大。

黄维烈所部加上李遂恩部,差不多一万五六千人,是楚军的五分之一。

三月初二,林士弘统领九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兵临怀宁城下。

因为怀宁城通过皖水和长江水道相连,此次林士弘北上,主力尽走的是水路。而楚军大多生长在江湖沿岸,得地理之利,熟习水性,因此楚军的水军颇为强大。

此时楚军有大船近百艘,船近千艘。行军之时,战船前后相连,遮蔽日,一眼望不到边。

楚军顿兵城下,陆上、水上尽是军队,将整个怀宁城围得水泄不通,颇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让人望之心生畏惧。

黄维烈经过的大场面并不少,当初在雁门城数十骑冲营,亦无所畏惧。

只是今日,作为三军总指挥,面对群敌,他心中的确是压力巨大。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人,其一举一动,还关乎着这两万军队和满城百姓的生存。

楚军兵临城下,黄维烈的反应很快。

他以杜伏威镇守压力最大的东城,因为城东便是皖水,楚军的战船可以直达城边。而阚棱则镇守压力亦重的南城,这里将要面对楚军的主力步兵。西门君怡镇守北城,守护的是众人突围的通道。王雄诞镇守西城,指挥的是同安郡兵,实力最弱。

除此之外,黄维烈还留了三千人马为预备队。

若不是军中骑兵实在太少,不过数百骑,留在城外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他一定还会派骑兵在城外游弋。

至于李遂恩,则指挥城中青壮,负责后勤工作。

“诸位,今日一战,事关同安安危。你们多是同安子弟,我们今日守卫的,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老乡亲。我知道城外敌军多如山海,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绝不会阻拦。可诸位若不走,便得和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黄维烈满脸肃杀之状,得毅然决然。

无论是杜伏威还是李遂恩,都紧绷着双脸,黄维烈虽然稚嫩,却让他们感受到力量。

城外的楚军很快发起了攻击。

对于林士弘来,这是势在必得的一击。

林士弘和操师乞造反比较晚,在杜伏威面前都算后辈。不过二人占了大隋在江南地区无强兵的便宜,自横空出世,便势不可挡。此时林士弘的地盘横跨江海,地广十余郡,整个长江以南,也就只有萧铣能和其相比。

林士弘能做到如此,如何不骄傲。

所以林士弘大军前来,根本没有把的同安郡看在眼郑

林士弘在攻城之前,先派遣了使者前来劝降。林士弘还算有诚意,给李遂恩许诺了舒州总管之位,封国公,当然若是李遂恩愿意,也可入朝担任一部尚书。

林士弘自觉已经是仁至义尽,以前俘虏的隋朝官吏,他可尽是诛杀殆尽的。

现在林士弘称鳞,知道不能再跟草寇一样,乱杀一气,治理国家也需要人,所以对于之前的隋朝官吏才算优待起来。

黄维烈见了楚军的劝降使者有些想笑,直到现在,林士弘还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敌人是谁。

黄维烈于是让李遂恩好好接待了楚军使者,答应投降,只是要准备几日,然后让人将其礼送出去。

林士弘真以为李遂恩要投降,也不着急,便同意等两日。

可是只见日子一过去,却始终不见李遂恩出城投降。林士弘屡屡派人入城,李遂恩就是口头答应,始终不出。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三月十日,林士弘终于意识到被李遂恩给骗了,恼羞成怒之下,遂下令全军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