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巧夺辱夷(1 / 1)

天下安康 鸣奇 1171 字 9个月前

任凭乙支文德再是急切,他也没法让辱夷城的高句丽人知晓隋军将至的消息。所以此时的辱夷城,仍旧处在一片祥和的氛围安定之中。至少辱夷城守将高舜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辱夷城,靠近东海,地处浿水入海口,是平壤城的重要屏障。此时作为后方城池,辱夷城内不过有一千多人守备。

辱夷城守将名叫高舜,是前平原王高汤的堂弟,其虽然没太大的本事,但因为是宗室中勉强拿得出手的人,也负责镇守辱夷城二十多年。

年初的时候,为了防备大隋的入侵,平壤将辱夷城大部分的军队都抽调去了辽东前线,只剩下这一千多老弱病残。高舜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再说他也不擅长统兵,还不如留着城中快活。

后来来护儿远道来袭,因为其目标是平壤城,遂没有对周围的城池进行攻击,所以这辱夷城奇迹般的没有被隋军攻下。

再之后温达定计,巧设伏兵,来护儿大败;乙支文德定计,夜掘浿水,隋军撤退。双方来来往往的,任凭双方打生打死,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波及到辱夷城,便跟高舜也没有什么关系。高舜也看出来了,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也没什么大成就,待在辱夷城做个土霸王挺好。

这日一早,辱夷城城门例行没有打开,平壤有令,为了防止隋军袭扰,有奸细混入,各城城门日常关闭,这政策都实行了一年了。不过高舜却是不以为然,平壤那帮人总是爱夸大其词,关闭城门可是让辱夷城少了多少的入城税,担心隋军袭扰?可隋军在那啊。

一大早高舜就在后院乘凉,这时有部下来报,城外来了上千溃兵,都是从平壤退下来的,报信说“乙支文德将军在萨水被隋军击败,高句丽大军完了”。

高舜一听心都凉了,一个趔趄,差点没站住脚,身边的侍从赶紧扶住了他。

“怎么?怎么就败了?”

高舜有些结结巴巴地问道,不是之前还说隋军撤退,隋军要败了吗?

“城主啊,那是隋军使得计谋,隋军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败啊,他们诈败就是故意引乙支文德将军上钩的。”

高舜听了,猛地站起来破口大骂道:“乙支文德无能,坑害我三军啊。”

高舜此时完全相信乙支文德大败的消息。实际上在他看来,高句丽和隋军实力相差太大,乙支文德失败完全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城外的溃兵,高舜命人赶紧收拢。

辱夷城兵马不多,一旦隋军前来,根本难以一战。不若收拢这些溃兵为部队,负责防守城池,到时候隋军来了,是战是降,都有本钱。

城门守军听令之后,便放这群溃兵入城。

不出意外,这群溃兵便是蔡知运命人假扮的,正是为了诈城。

蔡知运虽然有数万兵马,但辱夷城是个坚城,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蔡知运根本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兵马。一旦隋军大张旗鼓地攻城,城内守军发动城中民壮守城,没有两三天的功夫别想破城,这还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

可问题是蔡知运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

当一项筹划进入实行过程中,实际上是很难保密的。所以蔡知运与黄明离分兵之后,便知道此策已经很难瞒得住乙支文德。

虽然黄明离有可能挡住乙支文德两三天,但蔡知运不能去赌。

正好军中有俘虏的高句丽人,蔡知运筹划此计,便没有杀了对方。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这群人便成了高句丽奸,投向了天朝的怀抱。

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很正常,跟李唐打了几十年的高句丽首相渊盖苏文、吐蕃首相论钦陵死后,其儿子都主动投降唐朝,唐朝皆高官厚禄待之。也没见这些人有什么羞辱的,中原王朝是天国上邦,投降也不丢人。

蔡知运命这群高句丽奸为先导,让周仲安选了千余人跟随其后,诈作溃兵,准备偷城。

真的像后世说得“二鬼子比鬼子更坏”,这群高句丽奸一个个仿佛影帝附体一般,在高句丽军面前演得出神入化,最终成功骗开了辱夷城的大门。

辱夷城大门打开,大队的溃兵迅速入城。

此时城头上的辱夷城士兵还和这群溃兵有说有笑。众人进入城内,突然领头之人脸色一变,拔出腰刀,一刀捅向了对面的守城头目。对方措不及防,直接被戳中心口,到底而死。

“动手!”

一众溃纷纷杀向毫无防备的守城官兵。

周仲安此时命人打起军中的“隋”字旗号,从后掩杀,抢占城门。

此时辱夷城内的高句丽军队不过千余人,至于城门处的守军更是不超过三百人。隋军骑兵大股杀进,纷纷向着城头上还懒洋洋的高句丽军队杀去。不过片刻,这些高句丽守军便被杀光了。

“隋军来了!”

辱夷城外潜伏的隋军主力也跟在偷城部队身后,打入城中。

没了城墙的阻挡,城中这一千多人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消灭他们不费隋军的吹灰之力,连辱夷城守将高舜也被生俘。

蔡知运率领大军进城,赶紧命各部抢占城中各处要地,主要是搜集城中的粮食。

城中的官仓储粮有两万石,虽然不多,但已经够五万大军接近一个月的粮食。但蔡知运知道还不够,他于是下令各部将城中所有居民的粮食全部征集起来,以供军用。至于其它的后果,他管不着。

城内的高句丽老百姓也被赶出了城外,如此隋军又征集到四、五万石头粮食,已经足够隋军返回辽东。

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蔡知运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此时蔡知运决定返回去汇合黄明离所部,然后再行返回辽东。

他本来是准备抛弃辱夷城的,但此时发现,辱夷城不大,却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又靠近大海,附近有良港,便于海上支援。蔡知运遂决定命大将尧君素暂时留守此城,等待后续。

辱夷城也算一条后路,若大军主力真的没法从辽东返回,那么从辱夷城渡海回中原也是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