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如此官僚(1 / 1)

首辅 煌煌华夏 1301 字 9个月前

到底还是嫩啊。

看到杨金水说出这么一番话,陆远心里就对其很是不屑了。

一个小太监,仗着皇恩、靠着头上,司礼监那些所谓干爹的提拔,坐上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就觉得自己够资格和王学夔、韩士英这些老狐狸斗法了?

这不是给王学夔递话吗。

果然,当杨金水话音落下之后,年龄最长的王学夔就开了口,语气很是愤怒。

“杨公公!”

杨金水被喝住,惊诧的望向王学夔,还没明白后者怎么突然那么生气。

王学夔继续说道:“老夫请你来,是为了请你来议这件事的,你不要给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扣帽子,慢说是为皇上排忧解难,就算是让老夫等人去死,老夫敢说,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会犹豫。”

万镗冷着声音搭腔:“没错,自古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我等多是正德年入仕,历经两朝世受国恩,难道是那种不忠不孝的人吗。”

“请杨公公收回刚才的话。”

“不错,若是杨公公不愿意收回刚才的话,我等就上疏辞官。”

“对,辞官!”

杨金水欲哭无泪,恨不得当场一头撞死,这群人可不能撂挑子不干啊,真要是这个时候不干了,嘉靖绝对能活剐了他。

到底是个太监,这时候是真能拉下脸面,伸手就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奴婢嘴欠,说错了话,各位大人不要见怪,便有万般的不是都是我这個做奴婢的不对。”

这巴掌打的那叫一个脆声,也让陆远心脏一跳。

这可是南京镇守太监啊,谁都知道杨金水代表着皇权,可现在,此刻此刻,生生就能逼着杨金水自己打自己嘴巴。

“杨公公。”王学夔一把摁住杨金水再次扬起的手臂,叹气道:“您这样,可让老夫这些人无地自容了,万部堂,你的话也过分了些,自古只有受屈的臣子,岂有委屈的君父,你是否忠孝,我等是否忠孝,皇上圣明灼照难道看不出来吗,用的你在这、在杨公公面前哭委屈,给杨公公道歉。”

万镗于是起身,冲着杨金水作揖。

“杨公公,是老夫刚才冲动了,您不要见怪,海涵。”

得,我这一耳光就换你这一句不痛不痒的道歉。

杨金水挤出一丝笑容:“万大人言重,都是奴婢的错。”

万镗直起腰杆,转身回位,脸上带着一丝自得和嘲弄。

这出不愉快的闹剧算是告了个小段落,韩士英这才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

“杨公公,没有皇上的圣旨,你让我们这群人自作主张,实在是不敢啊,还是您书信一封,连着这道本,再给北京送一次吧。”

“一定要圣旨是吗。”

“内阁批阅,司礼监批红,有这两样,也行。”

杨金水点点头,站起身说道:“行,行,行!既然诸位大人都是这个意思,那奴婢就照办,这就去写信,告辞了!”

看得出来杨金水是真的生气了,连礼都省却,直接挥袖离开。

不过,他爱生气不生气,谁关心?

一个太监罢了。

要不是背后站着嘉靖,堂内九卿能活活玩死他。

等到杨金水一走,万镗便猛然一拍桌子,差点没把沉思中的陆远吓一跳。

“严嵩这个混蛋,恶心!”

坐在万镗旁边的傅炯轻轻拉了一把万镗的袖子,嘴角冲着陆远这努了一下,意思很明确。

这里还坐着一个严党的狗腿子呢。

万镗于是扭头看向陆远,刚欲开口就听到韩士英说话。

“伯兴。”

“属下在。”

“茶该凉了,给各位堂官换茶。”

“是。”

陆远起身去打热水,而后一一给在座的九卿换上热水,到了万镗这还特意说了一句。

“万部堂请喝茶。”

万镗看了一眼陆远,冷哼一声,但还是伸手接了过去。

韩士英于是笑道:“万部堂,在座的都是咱大明的同僚,都是替朝廷做事,你有气,莫要乱出。”

王学夔也道:“今天这事,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字,陆堂官是户部右侍郎又管着度支司,韩部堂带他来,是有道理的,也是应该的,陆堂官。”

“下官在。”

“坐吧,这端茶倒水的活不该你做。”

“谢王部堂。”

陆远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面色如常。

王学夔紧跟着说道:“事既然推到了眼前,该怎么应对。”

“还能怎么应对?”

潘潢赌气道:“严世藩来一趟南京,把这件事宣扬的人尽皆知,到处说朝廷没钱了,说严阁老体恤咱们的不容易,硬扛着连欺君的事都干了,好嘛,咱们还欠严嵩的人情了?

你要说搭个人情不出钱也行啊,但严嵩还跟温祥商量好,让温祥这个太监出来顶黑锅,现在咱们不给钱,就和阉党一个德性。人情咱们欠出去了,钱还是要出,这他妈的不是欺负人吗。”

“钱是一定要出的。”王学夔说道:“甭管严阁老怎么做,他也是希望咱们出钱的,不能说让严嵩一个人做忠臣,咱们反倒全成了欺君误国的奸臣,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出钱,也得等圣旨,或者等内阁批示,加着司礼监的批红。”

潘潢不解问道:“为什么一定要内阁的批示?没有圣旨,只是内阁的行文,意义是一样的啊。”

王学夔没有解释,看向了韩士英。

后者替其说道。

“历年来的赋税,咱们南京没有短过北京,该多少就多少,现在出的银子是咱们南京自掏腰包,要么圣旨要么内阁行文,这银子算咱们借给北京的,要从明年的赋税里面砍。

二一点,只要圣旨或者内阁行文下来,咱们就上疏,直接上疏问皇上,朝廷的钱,到底去哪了?”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没有一个三甲的同进士,可谓都是清流,是清流就立马明白。

让嘉靖给出一个书面答复,详细说出朝廷财政的亏空,他们就可以以忠臣的名义、以清流言官的名义上疏劝谏皇帝。

这个清名会记到史书里。

钱都花了,也不能叫花,只是暂借,借钱出去总得换一个好名声吧,老百姓借钱救急还落个人情呢。

若是能再逼着嘉靖下罪己诏那就更好了。

陆远静听着,感慨着这群官僚的可怕。

他们不仅要钱,还要名,他们,什么都要!

这才是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

自己想要在这种官场向上爬,就要比这群人更贪婪、更阴毒,也要。

更加的‘冠冕堂皇、伟岸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