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1 / 1)

蓝星之上,曾经有一句,流传很广很广的谚语。

“这世上,唯二不能直视的,只有太阳和人心。”

以前的慕容复,虽然听说过这句至理名言,却一直感触不深。

毕竟,以前的他,一直生长在一个和平,安详,富足,文明的现代社会。

在他心里,能够想到的,最大最大的黑暗。

也就不过是,为了区区金钱,就将女人和孩子,卖到偏远山区去的人贩子。

以及,用低劣的谎言,去哄骗别人。

让别人,低价卖掉自己器官的黑心中介和诊所。

可是,如今的慕容复,突然发现。

即使自己,刚刚还想,把在场的人,全部都给干掉。

可如果跟这个时代的某些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竟然还算是心慈手软之辈。

毕竟,自己想要去杀人,是受到了利益驱使,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利益。

可这个时代的某些人,在做恶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太过明确的目的。

在他们心里,只是单纯的,想要看到别人,过的比自己更惨。

又或者说,他们在看到别人,比自己过的更惨之后。

可以从中提取出一种,能够短暂麻痹自己的莫名快感。

要是能够亲眼看到,昔日那些高高在上。

距离自己,简直遥不可及的大人物们,狠狠的摔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那就足够这些人,不眠不休的狂欢上几天几夜了。

如果再能,亲自跳上去,毫无后患的踩上几脚的话。

那简直就是,人世间最美妙的滋味。

似乎,是想要帮助慕容复,更快的认识这个世界。

慕容王氏,并没有带着慕容复,立即返回叁合庄。

反而紧紧拉着慕容复的手,一头就扎进了苏州城的城门。

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人们,通常都将苏州城,放在杭州城的前面,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押韵。

暂且不论,苏州城,在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都城。

距今,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也不提,几百年后的元末。

吴王张士诚,会据此为都城,和明太祖朱元璋,争霸天下。

就单论,现在的这个时间点。

苏州城,也是江南一带,唯一的一座雄州。

背靠京杭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

南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农产品丰富,手工业发达。

纺织,船舶,造纸,全部天下闻名。

在这里生产的各种丝绸,更是能够远销海外各地。

再加上,五代末年,占据此地的吴越国,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

一看情况不妙,连挣扎,都没有挣扎。

乖乖的,就投降了北宋朝廷。

所以,这诺大的苏州城,一百二十多万人口。

包括太湖周边,千里范围之内。

已经连续几百年,都没有经历过战火了。

更关键的是,苏州城内,不仅人口多,经济发达。

就连文风,也极为鼎盛。

由范仲淹,所首创的文庙府学,就坐落于此。

几十年间,已经前前后后,为北宋培养出了近百位进士。

成为了天下,所有州学,县学,争相效仿的楷模。

如果不是几十年之后。

某位已经被金国骑兵,吓破了胆子的皇子构。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强行选择了更加利于自己,登船逃跑的杭州湾。

然后,又完美继承了,北宋强干弱枝的坏习惯。

那么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京杭大运河,终点存在的杭州城。

可能根本就没有胆子和底气,跟苏州城来一较高下。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衡量。

熙宁七年的苏州城,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雄城。

而且,这个天下雄城,跟其他的所有天下雄城,还都不一样。

因为苏州城,身处江南水乡。

加上地势,又比较低洼。

所以,地表水量极为丰沛。

即使是在,厚厚的城墙包围之下。

城市内部,也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分支。

河多了,桥和船,自然也就会跟着多起来。

而且,因为江南一带,一向都高温多雨。

木质材料,并不十分耐用。

所以,苏州城内,绝大多数的桥梁和房屋,都是用石头垒造而的。

再加上,所有大城市,都有的两个通病。

人口稠密,土地紧张。

所以,城墙之内的每一分空间,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之下。

苏州城内,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种,道在河边,房在水中的奇特景象!

堪称是桥与河,人与水的完美共存。

苏州城内,不仅大小河流上的各类船只,往来穿梭不停。

甚至就连挑着扁担,进城卖菜的小商贩。

都会将自己的货物,放在河边。

然后用一种,十分好听的江南俚语。

来招呼那些,坐在船上出行的来往众人。

如果是一个,毫不知情的外地人,突然见到这一幕。

搞不好还会以为,那些正在招揽客人的小商贩,不是来卖东西,而是专门跑到河边,来一展歌喉的!

慕容王氏的目标,也很明确。

拉着慕容复,穿过城门,又越过两座石桥,直接就来到了一条小河旁边。

然后,将右手手指弯曲,置于口中。

吹出了一个,抑扬顿挫的奇特哨声。

哨声落下,还没等多久。

马上就从远处的小河叉里,驶出了一艘乌篷船。

船尾负责划桨的,是一名十四五岁上下,皮肤黝黑透亮的瘦高少年。

那名少年,年纪虽然不大。

可操船的水平,却极高。

不仅在水面上,划出了一条完美的弧线。

而且,就连船只最终停下的时候,都没有跟河岸发生任何的碰撞。

慕容王氏和慕容复,也只需要往前再轻轻的迈出一步,就可以成功登上小船。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在下,风波恶!”

“受崔三叔所命,已经在此等候两位贵客,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