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京(1 / 1)

过目不忘,不仅可以让许长生今后不管什么看一眼就能记住。

而且还可以追溯到以前,他前一世的记忆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在互联网上看过的杂七杂八的资料,现在都像是刻在脑子里一样,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能清清楚楚地回忆起来。

再翻开刚刚到手的《赴西洋水程》,快速浏览几页后把书合起来默默背诵,然后重新打开书检查,果然一个字都没有背错。

这要是去考科举,绝对手到擒来,把四书五经、朱子集注全背下来,再找一些当下流行的时文背一背,状元不敢说,进士基本上是稳了。

就算许长生不打算考科举,亲自下场掺和官场上的事儿,这项天赋也有大用,今后免不了要和各种文人打交道,肚子里有东西才不会出纰漏。

还有脑子里那些后世的知识,挑选合适的机会拿出来,必然能推动华夏文明的发展。

回去的路上,许长生就在马车里继续翻看《赴西洋水程》,王景弘在撰写这部书的时候非常用心,只要是涉及到航海的,事无巨细全都记录下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针路,所谓针路就是用是利用指南针导航的航向。

华夏自从宋代开始就将罗盘用于航海,罗盘由十二地支,八天干和八卦中的四限配成二十四个方位,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成、亥、甲、乙、丙、丁庚、辛、王、癸、乾、坤、艮、異,每个方位相隔十五度。

针路就记载了船队从某处到某处需要按照什么方向走。

比如从赤坎山(越南东南沿海的藩切)至逼罗的航程中,自真鲔(越南南端海中的奥比岛)至大横山(東埔寨西南沿海的潘阳岛)这一段,必须按照罗盘指针指向庚戍位的方向走。

然后用特制的线香来计算时间,一支线香烧完为一更,一昼夜分为十更。

针路图上详细记载了从某处到某处有多远,需要用多少航速航行几更时间,如此以来,只要有针路图,大明的舰队就可以摆脱原始的以近海陆地参照物进行航行的古老方法,进入远洋航行了。

所以针路图向来是不传之秘,谁要是能掌握某条热门航线的针路图,就能保证数代人的富贵,这条海路只有他们家能走,那还用得着为赚钱发愁么?

而现在,有了这部《赴西洋水程》,许长生就等于掌握了从大明沿海到南洋各国再到印度洋乃至非洲沿岸多地的详细航线,只要能组建一支船队,再募集可靠的水手,就能赚取泼天的富贵。

如何打造船只、训练水手也不用担心,书里同样有详细的记载,只需要严格按照书中记载操作就行了。

现在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在大明,想赚钱可不是有本事就行了的,你是什么地位,能赚多少钱,这些都是有潜规则的,许长生一个白身,可没资格参与这门生意。

这些都是那些沿海大家族才能染手的,这些家族有着严格的分工,读书出众的子弟去考科举,为家族提供官面上的庇护。

擅长商业的子弟负责组织货源,搜集瓷器、丝绸等畅销产品运到码头,再把船队带回来的香料、乌木等海外珍品销往大明各地。

武力出众、狠辣果敢的子弟负责率领船队出海,一路抵挡风暴、海盗的骚扰,将船队顺利带往目的地,交易完毕后再返回大明。

而针路图则掌握在家族核心嫡系成员手中,绝对不会外传,出海的时候如果遇到海盗无法抵挡,他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销毁针路图,保证这条航线始终不会泄露给外人。

要是外人贸贸然去和他们抢饭吃,必然会遭到全面的攻击,在陆地上,官府会用各种理由找他的麻烦,不把他折腾到家破人亡决不罢休。

在海上,沿途不停地有海盗找他的麻烦,普通商船也会对他展开攻击,反正在海上,海商和海盗往往呈薛定谔状态,两者的身份随时都可能进行转化。

就算侥幸满载而归,他带回来的香料、乌木也没人会买,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然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被付之一炬,烧的干干净净。

如果许长生只是想发财,恐怕还要费一番心思才能参与到这门生意当中,他得在官面上找个靠山,和各大海商家族协商妥当,只有获得他们的认可,才能从中分一杯羹。

至于能分多少,就看他在官场上的靠山有多硬,自己的实力有多强了。

但是许长生的目的并非如此,他专门从京城赶到南京把《赴西洋水程》弄到手,更主要是不想让华夏错过大航海时代,最重要的是大明出海的人越来越多,至于这个人是不是他自己并不重要。

所以他完全可以在暗地里把这些针路图多抄录一些散出去,然后躲在幕后吃瓜看戏就行了!至于赚钱,这对穿越者而言完全不是问题,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堆办法。

再说了,许长生有的是时间,完全可以多收养几个像高显那样的孩子,从中寻找在航海方面有天赋的,从小进行针对性培养,让他率领船队出海就行了。

第二天,许长生和王臣如约在郑春儿家相聚,俩人相谈甚欢,许长生有求于王臣,而王臣也想在京城找个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帮他销售各种香药。

双方一拍即合,许长生回去的时候就带了不少香药,王臣还利用锦衣卫千户的身份,让许长生坐上了官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即可抵达京城,携带的货物还不用交税。

出发前,王臣又来到码头给许长生送行,“贤弟,这次你来的不巧,哥哥我手上的香药就剩下这点儿了,你下次来的时候,提前让人捎个信,哥哥我备好货等着你!”

“一定一定,到时候南京这边有那些北方药材紧俏,哥哥也可以来信给我说,我也好备货!”许长生知道,王臣手上肯定不只有这点货,双方现在还是第一次合作,信任度还不够,所以才没有多给罢了。

道别之后,许长生便踏上了回京的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