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议事(1 / 1)

皇太极端坐位上,环视屋内肃立众臣,眉头不禁皱了皱,今日前线开会已经通知豪格,多尔衮兄弟前来议事,此时三人还未到来。

皇太极刚想问问情况,豪格和多尔衮多铎从杏山松山急匆匆赶来拜见:

“参见陛下!”

皇太极对他们三人摆摆手,三人立即起身站在一旁。

皇太极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首先对锦州前线指挥拜音图道:

“拜音图,锦州之事由你主导,布置如何,你对众臣吧,咳咳……”

皇太极罢,突然咳嗽几声。

他本来有风眩症、高血压诸病,建奴总动员后,他担忧前线之事,一路骑马急进。

到达前线后,也顾不得休息,立即视察各地形势,身体不免更差了。

虽然皇太极身体不好,但有几位亲王在,指挥作战本来没有拜音图什么事。

可皇太极不想让多尔衮兄弟染指指挥权,豪格又有勇无谋,他只能把锦州之战指挥权交给正黄旗旗主拜音图。

正黄旗旗主拜音图,担忧地看了皇太极一眼,恭敬应道:

“奴才遵旨。”

随后转身对建奴众臣道:

“诸位大臣王公,这次锦州之略,算八旗,外藩蒙古,高丽在内,我大清国一共出动数十万兵马,加上阿哈杂役,余者各旗甲兵,未披甲旗丁,计有二十三万余人。”

“现已经锦州围困,环城立了大营八座,凿了三道长壕,布置的兵马,主要是英俄尔代率领的镶红旗部分人马。

另外还有余旗一些甲兵,计有旗丁一万五千人,内甲兵一万二千,又有两万阿人马,一万五千旗丁,连二万阿合杂役围困足够。”

“现我乳峰山,附带松山堡东面的黄土岭,东南处的松山,还有石门山,石家岭,紫荆山,磨盘山,锦昌堡、沙河堡、大胜堡各处。

驻守兵马有八旗满洲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一部兵马。

又有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大部,外藩蒙古,高丽军一部,计有旗丁七万人,内甲兵五万八千,又有杂役阿哈约五万,正面与明军对决。”

拜音图到这里看看皇太极,见皇上并未有表态的意思,他继续道:

“余者旗丁三万,内甲兵二万余,阿哈杂役三万,驻守在白庙堡,用来渡过女儿河,进攻宁远,截断明军粮道之用。”

拜音图到这里,皇太极咳嗽一声道:

“明军的战力也比往年提高不少,我军几次设伏,如在杏山设伏,在松山设伏,都没取得什么成果,这次明军兵威极盛,锦州之战,需得谨慎。”

听了皇太极的话,众人都是面有忧色,看来这次仗不好打啊。

锦州之战,建奴倾国而来,国内守留的,只是一些老弱残兵,若一个不心,就是灭国之祸。

按八旗的编制,最单位为牛录,每二百冉三百人为一牛录,父死子继,兄亡弟代。

当然,不是一个牛录就是二、三百人,而是每一户出一个壮丁,“丁”按古时的法,就是16岁到60岁的成年男子。

一般而言,一户都有几口人,内有丁数不等,有时二、三丁,有时五、六丁,视各户男饶生育能力。

所以建奴每牛录人口,有三百户左右,一般在一千口到二千口人不等。

在建奴中,当兵的称旗丁,分披甲旗丁,未披甲旗丁。暂不当兵的叫做“余丁”或者“闲散”。

他们也可以跟随出战,作为跟役一种,地位高过那些奴隶阿哈们。

每牛录二、三百丁都是兵,可不可以披甲,就看各兵能力了。

不过建奴男子从十岁开始,每三年就有参加考试,达标就为守兵,享有军饷,享有盔甲,随后考航马甲,巴牙喇不等。

各牛录中,甲兵比例还是很高的,毕竟作为旗丁,成年当兵,他们从十岁起就考核,到十六岁,十八岁,二十岁还不能披甲,在周遭尚武的气氛中就是废物。

只是此次松锦大战,几乎各旗牛录下旗丁都有出战,很多余丁也跟随出征,还有当年大量掠来的汉热奴隶追随,国内青壮一扫而空。

若此战输了,对建奴而言,确实是一场灭顶之灾。

皇太极点头,对拜音图布置表示满意,拜音图处世谨慎,为人沉稳,这番布置,没什么缺陷。

皇太极巡视乳峰山各处后,也挑不出毛病,确实老成谋国,值得自己信任。

他道:

“拜音图躬冒矢石,决策于万众之中,此番布置,肩弘钜而不乱,朕很满意。”

“咳咳……”

他咳嗽几声继续道:

“各大臣也吧,明军到后,大清八旗如何应付最妥当?

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对拜音图的话却不以为然,他道:

“南蛮子确实比以前厉害,不过又如何,在我大清铁骑下,他们十万,二十万,也是大败而归的结果。

儿臣认为,等明军到后,八旗直接结阵打就是,拜音图的话,未免太丧气了一些。”

豪格本来就善战,广有战功,因功勋卓着不断进封,又长期受到皇太极的宠待,势力相当强大。

他与睿亲王多尔衮不合,近几年多尔衮被皇太极连连打压,气势矮了不少,在年前入关惨败而归。

此起彼落下,豪格更为势大,在八旗王公大臣中享有颇高的威望,更得以统摄户部。

豪格素来轻视明军,也未受什么打击,虽心下承认明军今时不同往日,不过听了皇太极的话,还是下意识开口反驳。

看他傲慢的样子,皇太极却脸色一沉,喝斥道:

“大胆,怎可如此无礼,你在质疑朕吗?”

豪格自知失礼,不禁吓一大跳,急忙跪倒磕头:

“皇上恕罪,儿臣知错……”

“大敌当前,休得鲁莽,起来吧!”

皇太极对长子豪格相当宠溺,他登位后连连整死兄长阿敏与莽古尔泰,又不断给各旗旗主鞋穿,一切都是为了豪格。

此时看到豪格神情,他又皱皱眉头,不过最终还是略过不表。

皇太极看着这个粗线条之辈,只有叹气,今时不同往日啊,他们若还如此,清国精锐,将在锦州城下毁于一旦。

镶黄旗旗主英额尔岱这时出列道:

“奴才认为拜音图得有理,锦州之战,需得谨慎。明兵甚多甚锐,不可速战,否则万一有失,为之奈何?

所以奴才以为,可环乳峰山而战,步步依山险防御,消耗明军锐气,待其食尽,当可挫其锋锐,在事有功。”

皇太极点头,英俄尔岱向来受他器重,本身也很有才能。

因为英俄尔岱的才华,所以皇太极特令英俄尔岱兼任户部承政,还担任此战大军的钱粮总理重任。

此时他的话,也暗合自己稳重之意,他赞道:

“他塔喇承政勤于职事,真是老成历练,当为众卿之表率。”

范文程见状,急忙上前跪道:

“军略布置没有问题,我八旗大军一居乳峰山,一居黄土岭,一居毛家沟,就象几把大钳子,狠狠夹住明军前往锦州的道路,阻止他们救援。”

“各山壕沟石墙颇多,依着险要工事,定能大大消耗明军战力锐气。又有白庙堡大军。

将来待明军气丧,就可以渡过女儿河,进攻杏山,截断明军粮道。我八旗军长于野战,到时明军气丧会战,就能一鼓而胜,奠定皇上万世不表的基业。”

皇太极点头,暗赞范文程乃是一条好狗……

最后皇太极用复杂的眼神看向多尔衮。

这个原来的睿亲王,经自己几次打压,目前看来,他们老实不少,也屡次上奏提出自己的作战设想方略。

“睿郡王也吧。”

多尔衮恭敬道:

“遵旨!”

“奴才赞同他塔喇承政的意见,明军势大,又兵威正锐,先避其锋芒,用山险工事耗其锐气是正举。

他们数十万大军,这粮草一需要多少?若长期相持,怕明国之内非议立起,待其气丧食尽。

大清兵就有可趁之机,我国虽然粮草供应也难,不过上下一心,比起明国来,我八旗优势就多了不少。”

多铎奇怪地看了哥哥一眼,最近多尔衮活跃不少,对皇太极也表现恭敬。

多铎开始猜不透多尔衮内心想法,不过他向以多尔衮马首是瞻,此时连连出声附和。

随后各臣纷纷赞同,都言明兵甚多,如若速决,恐怕力有不及,采用环山而营,以待食尽的战术不错。

皇太极淡然听着,心中已有定意,这时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匆匆进来,言明人大军已到,正源源不断汇于乳峰山。

皇太极冷哼一声,眼中射出寒光:

“明军终于到了吗?各位爱卿,都随朕去看看!”

众人急急来到山城之上,该地山城选址极为适当,站在城墙上,松杏锦州各处,一览无余。

烈日下,腾腾热气上涌,让视线似乎有点变得扭曲,众人举目往南看去,就见一片人海,正缓缓移动而来。

明军尚红,松山附近,也是低矮山岭丘陵起伏,所以这片红色的人海移动时,在阳光的照耀下,便如波光鳞鳞的湖泊与海洋,一浪一滥涌动。

自皇太极下,众人无不吸了一口冷气,人言此次明军兵威极盛,听着还不感觉如何。

此时亲见,才发觉事实如此,此次的明军,确实与往年不一样,并不只是哨骑随口乱。

连狂傲的豪格也是哑口无言,看得有些目瞪口呆,随后又咬牙切齿,脸上神情狰狞。

在这片人海前,是密密奔腾的哨骑与夜不收,他们吸引了山城众人一会注意,随后又将目光放到他们大阵上。

看得出,明军是齐头并进,结阵而来,他们由无数的大阵列合成,骑兵在前,步军在后,都随行军鼓点有节奏移动。

放眼望去,无尽的红甲,无穷的长枪火铳,旌旗密密,真是大军如海,似要要达边尽头。

忽然皇太极目光一凝,就见一片晃动的海洋旗号中,几面载于大车上的大纛旗分外醒目,有如鹤立鸡群一般。

他手一伸,一根千里镜放在他的手中,没错,就是千里镜。

当年孔有德投敌,军中有几根佛郎机人使用的千里镜,被他作为宝贝献给建奴皇帝。

拿到千里镜后,皇太极认为此为军国利器,也派工匠仿制,并从大明境内秘密收罗。

不过技术人才有限,大明也极力控制,所以打制收罗极其有限,几个千里镜都作为珍贵器物。

此时皇太极持镜眺望,他们中有千里镜的,也有样学样,都往明军阵地看去。

皇太极看得清楚,明军中,有四杆巨大并列的大纛旗,其中一杆略矮,余者一样巨大。

这些大纛旗,都载于大车之上,用健马拉之,上面绣着大大的杨字,吴字,王字,贺字……

大纛旗后,是众多的大鼓车,此时鼓手正在敲击,然后众军随着震人心魂的鼓点前进,怪不得此次明军军阵特别不同,原来有这些大纛车与鼓车之功。

良久,皇太极叹道:“此次明军确实势大,与往日不同!”

他心中复杂,崇德四年起,明国便大举练兵,果然兵马战力显着提高,相对之下,己方的清国,却没有这个财力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来要入主中原,任重而道远。

皇太极神情严肃,道:

“人言皇帝善于用兵,观其军阵行列,信然如此,锦州之战,我大清不容乐观,将士需有必死之心,方能得胜!”

皇太极到这里突然打住,急忙又用千里镜四下观望一番才又道:

“不对啊,看旗帜这些明军乃是杨国柱吴三桂等人麾下,而传言明国最强大的军队护国军并未出现。

这些往年都是被我大清八旗暴虐的明军,他们今日为何又如此军容?难道明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训练出如此多的强军?不可能啊……”

皇太极罢,回头看向石廷柱问道:

“石爱卿,你们汉军镶黄旗火器兵训练如何,军容比山下山下明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