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南洋威胁论(1 / 1)

毫无疑问,第二天南洋的阅兵再次攻占了全球的媒体。

《纽约时报》派出了专业的记者团队,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南洋阅兵的背后故事。

从方阵的整齐划一,到士兵们的精神风貌,再到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展示,都成为了他们报道的重点。

《泰晤士报》作为英国的老牌报纸,也不甘示弱。

他们用独特的视角,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南洋阅兵对于全球军事格局的影响。

他们认为,南洋这次阅兵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更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兴军事强国的崛起。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主流报刊都头版头条的刊载了南洋阅兵的盛况。

在众多方阵中,龙组、火箭部队和重型合成装甲旅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存在。

龙组作为南洋的精锐特种部队,代表着南洋在单兵作战方面的顶尖水平。他们的出现让全球都为之震惊,因为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战斗经验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火箭部队则展示了南洋在远程打击方面的强大实力。

先进的导弹技术和精准的打击能力,能够在千里之外对敌人进行致命打击。这无疑让南洋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最后重型合成装甲旅则是南洋在集团作战方面的代表。

拥有先进的装甲车辆和火力装备,能够在战场上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他们的出现让全球都看到了南洋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强大实力。

这次南洋阅兵无疑再次证明了南洋在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阅兵仪式的庄严落幕,各国领导人和媒体纷纷为南洋展现的强大军事力量所震撼。

整齐划一的步伐,震耳欲聋的口号,以及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尖端武器,都在无声地宣告着南洋的崛起。

然而,在这一片赞叹声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就是国际上日益盛行的“南洋威胁论”。

“南洋威胁论”并非空穴来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年前。最初,是由英国的权威媒体《泰晤士报》提出的。

这家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总是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泰晤士报》就结合战后的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开始对南洋的军事扩张和地区控制力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洋经过持续不断地战争,其控制区域也在不断扩大。

这种趋势让一些国家开始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南洋的军事扩张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和安全。因此,“南洋威胁论”逐渐在国际上流传开来。

而《泰晤士报》作为这一理论的发源地,更是不断加强对南洋的关注和报道。

他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进一步论证了南洋的威胁性。

在他们的报道中,南洋被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不断扩张的军事大国,其目的就是为了称霸世界。

在这种氛围下,“南洋威胁论”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南洋的关系,并加强了对南洋的防范和制约。

然而,南洋政府对此却表示强烈不满和反驳。他们认为,“南洋威胁论”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诽谤和污蔑,是对南洋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严重侵犯。

尽管如此,“南洋威胁论”仍然在国际上持续发酵。

尤其是这次南洋阅兵,让这股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论或观点,更是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南洋崛起的一种担忧和不安。

“怎么样?我的皇帝陛下,这“威胁论”一出可是很影响我们的华人计划。”李明轩这天晚上,忙完白天的十周年建国庆典的收尾工作,跟着刘言一起来到了日月宫。

一是关于处理这股在国际上盛行的南洋威胁论;二是为了深入交流下接下来的行政改革。

虽然现在刘铭华已经放下了所有的职务,但是作为开国领导人,他在南洋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一些大的事务,只要刘铭华在南洋,李明轩还是会找刘铭华一起商讨,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这位老搭档的才能荒废了;另一方面是为了交流交流感情。

于公于私,李明轩的这种行为让刘铭华心里十分受用。

刘铭华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着进门的李明轩,招呼刘言在一旁伺候倒茶。

“我的大丞相,还有难住你的问题吗?你找我来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啊。”

刘铭华一眼看出李明轩的想法。

“言言,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明轩没回答刘铭华的话,而是接过刘言的茶,靠起他来。

“老爸,李叔,其实对于西方媒体鼓吹的“南洋威胁论”,我们任何的反驳都是无用的,都是苍白的,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说,他们都会“鼓吹南洋威胁论”。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刘言停了下,看了眼刘铭华和李明轩。

“继续。”

刘铭华看到儿子看过来,没发表看法,让他继续说下去。

“我认为,南洋只有用一些实际行动,才能压住这波舆论。”

“奥,你说的实际行动是什么。”

李明轩笑着追问道。

“裁兵。”

刘言毫不犹豫的说出两个字。

“明轩,这是不是你来此的目的啊。”

刘铭华笑着看了眼李明轩问道。

“哈哈,的确是我的目的。”他抬头,看了眼身边的刘言说道。

这几年来,南洋的军队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了国内财政开支的重要一环。

“南洋现在供养的军队太大了。”

李明轩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现在南洋在册的总兵力达到近300万,虽然比之建国时的700万少了很多,但300万依然是个天文数字。”

“每年南洋用于军队的财政可是将近百分之8,达到100亿星币。”

李明轩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很高的比例,除了正在战争的国家,南洋的军费占比只比美苏略低。”

“其实,这么大的军队对我们现在的南洋完全没必要。”

李明轩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因为现在南洋的军队正在向科技化、机械化转变,而不是人海战术。”

李明轩一口气说出了现在南洋军队的现状,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在他心中萦绕了很久。

“我们需要的是一支精锐的、高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军队。”

李明轩最后说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