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年前
西伯利亚南下的风,让钟跃民在窑洞顶上嘶吼的声音还没有传到白店村,就已经消散在空中,他和秦岭的通信也基本中断了。
钟跃民也终于有一次体会到光棍是什么感觉,这也引起大家的起哄,每当他感觉到无聊的时候,就会有人故意对他说:“跃民,你要是实在无聊,不如去窑洞顶上吼一声,秦岭听不听的见无所谓,反正我们能听见,就当解闷了。”
钟跃民也不好反驳了,自己现在也和光棍去没什么两样,也刺激不到任何人了。
寒冷的冬天让堆肥无法继续,幸好之前准备了足够的蚯蚓粉要不然那五十只小鸡也不得好过。
村民们没事就在家猫冬,反正也是农闲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比知识青年们还要乏味,以前从老祖宗那辈儿传下来的很多娱乐活动都被禁止了,不少人只能倚着墙根晒太阳。
知识青年好多了,江华带了不少书,上次图书馆偷书,他咪了不少,除了技术书籍还有文学的,虽然不多,但是够知识青年祸祸一个冬天了。
眼看着到了年根底下了,村里也准备开始发工资了,村里的工资就是按着公分把粮食什么的分发,这也就是一家人一年到头的口粮。
今年因为抢种了一些土豆和番薯,虽然不当时,但好歹有些收获,村民们到手的口粮也多了一些,大概多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应该不成问题,这也让村民们多了一些笑脸。
到了大年下,村民们也难得大方一些,村里杀了猪,各家各户能分到斤把左右的肉,这是一年到头难得的油水。
再到镇上的供销社里买点糖,有钱的扯块布,一个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小孩子念念不忘的鞭炮,那基本都是妄想,家里哪有余钱给小孩去听响玩。
江华买了几挂鞭炮,分给村里的孩子,每人最多也就几颗,已经把孩子们乐的找不着北了。
这是青年们平生第一次独自在外过年,大家也想吃的好一点,奈何兜里没有几个子,最后只能凑点钱,想买点儿白面包饺子。
看着大伙儿掏空口袋凑出来的两块三毛钱,江华自告奋勇的接下了采买的活儿。
郑桐是个七窍玲珑的心思,他看到江华这么做就知道为什么了,虽然他不知道江华有多少身家,但是估计不会少,于是他也自告奋勇的帮着搬运,而且还把钟跃民也给拽上一起。
赵大勇看着三人离开,纳闷的问道:“就这么点钱,能买多少东西啊,还要三个人一起搬运。”
曹阳拿地上的土坷垃朝着赵大勇扔过去:“你傻啊,华子明显是为了往里边贴钱,虽然不知道华子为什么有钱,但是他心好,肯定会让你过好这个年的。”
蒋碧云说道:“他是大院的孩子,条件比我们好多了,人也好,听说可以去当兵的,好像是为了照顾钟跃民才放弃的。”
小宁伟一项不说话,但是这会儿插嘴说道:“我知道,华哥的爸妈都是烈士,他每个月都有生活补贴的,不过好像过了十八岁就没了。”
蒋碧云对江华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追问:“那他怎么和钟跃民是兄弟啊?”
“听说华哥父母牺牲之后,跃民哥的爸爸就把他带到自己家里养大,因为钟大伯和华哥父母是战友。”
王虹皱着眉头说道:“我好像在京城的时候听过钟跃民这个名字,听说在大院孩子当中挺出名的。”
“那是跃民哥和李援朝、张海洋他们齐名,那是公认的风云人物。”
蒋碧云问道:“那江华的,他不是风云人物吗?”
“华哥平常不喜欢在外边瞎玩,听说他比较喜欢看书,经常自己在家看书学习,很少在街面上玩,也就最近这一年,才在老兵群里有点名声,据说是因为他一招就放倒了小混蛋。”
蒋碧云眼睛里放着熠熠的神采,似乎对这个男人很感兴趣。
到了傍晚时分,仨人终于回来了,每人身上都扛着一个大口袋,这是买了很多东西啊。
赵大勇、曹阳、钱志明热情的迎上去,卸下三个人肩上的麻袋,掂了掂之后惊喜的说道:“嗬,东西不少啊,华子你没少破费啊。”
江华笑着应答:“过年嘛,还不该吃点儿喝点儿啊,大伙都是第一次出门在外,再委屈了嘴,得多失落啊。”
没想到听了这话,仨人的眼圈当时就红了,眼看着就要掉眼泪。
钟跃民故作鄙夷的说道:“还是老爷们吗,掉猫尿,用西北话叫做说出去都羞先人。”
钱志明说道:“钟跃民,你不懂,你是大院的孩子不知道我们这些大杂院的孩子怎么想的,我们没你们有见识,就盼着有份稳定的工作,将来老婆孩子热炕头,没你们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曹阳也也应和道:“是啊,这半年要不是华哥你一直带着我们折腾,我恐怕已经认命了、麻木了,也和村里的那些闲汉一样,每天混个仨饱俩倒,等有机会了娶个婆姨,生一炕的娃。”
郑桐乐不可支的说道:“那样也挺好的,不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吗?”
赵大勇瓮声瓮气的说道:“那能一样吗,在城里可以进工厂,好歹能赚份工资,吃的也不缺,在乡下一年忙到头最后还是野菜糊糊都不管饱。”
江华拍拍他们的肩膀,安慰的说道:“会好的,都会好的,要保持希望、乐观积极,一切都会好的。”
回到窑洞,三个女生准备好了热水,仨人给自己洗洗擦擦,其余人打开麻袋,里面满满都是惊喜。
王虹惊呼道:“白面,还有水果糖,还有大白兔了,这可是稀罕物啊。”
“这里有肉,还有粉丝、白菜还有木耳,还有一只鸡了。”
蒋碧云也打开手中的袋子:“鸡蛋糕,还有酒,江华你太破费了,我们不能一直让你补贴啊。”
江华笑着说:“都是兄弟姐妹,不谈这些。”
这时窑洞外的天空飘下鹅毛般的大雪,郑桐探出头看了一样说道:“瑞雪兆丰年啊。”
求月票,求打赏。
都说众口难调,我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