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正文卷第210章离间计乐毅奔淮太子措继承燕王之位,因为他登基的原因并不光彩,所以燕王措面对乐毅很是心虚,再加上他和乐毅的关系本就不好,因此并不想要让乐毅活下去。
至于说国家的兴亡,在他看来这些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命重要,只是因为乐毅现在的功劳太大,没有理由他也不敢动手。
但是诡异的是这个消息居然被田单知道了,于是田单派出奸细前往燕国蓟城,造谣道:“齐国到现在只有一座城市没有被攻克,是这座城市很难被攻克吗?”
“相国不久之前,已经攻克了几十座城邑,就连齐国国都也不过用了一个月罢了,怎么可能只剩下一座城市却攻不下来了。”
“嘿嘿,那你说说为何过了三年了,齐国最后一座城市还没有攻下来?”
“据说相国在齐地轻徭薄赋,降低税收,惩治恶霸很受齐国民众的爱戴呀,齐国的百姓很拥护他的。”
“嘶你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啊!”
“对对对,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谣言说有真有假,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相信,并且传播的速度极快,不过区区一个月的时间,整个蓟城之中竟然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很快燕王措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原本就对乐毅有所怀疑的燕王错心中更是惊慌,担心乐毅真的自立为王,连忙派出心腹将领前往齐国去代替乐毅,并且诏令乐毅回国。
燕王措派出使者之后,乐毅在蓟城的家人立刻得到了消息,原本在听到城中那些谣言的时候,乐毅家中众人就觉得事情不妙,在得知燕王措派出使者去接管乐毅兵权,并且要乐毅回国的消息后,顿时脸色大变。
“母亲,父亲此番危险了,若是回蓟城,只怕性命不保!”乐毅的儿子乐间说道。
乐毅的妻子也是很有见识,她明白朝堂争斗的残酷,一着不慎就是灭门之祸:“昭王与你父亲是知己,能够信任伱父亲,现在的大王并不信任,更何况你父亲治理燕国二十年,又有灭国之功,拓地千里,已经功高盖主了,这谣言来的极为蹊跷,这是有人想要杀你父亲啊!”
“母亲我们怎么办?”乐间焦急的问道。
“你现在乔装出门,城外庄园有快马,星夜赶往齐地,让你父亲快走!”
“可是,母亲我走了您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若是你和你父亲逃得一命,则我就安稳,若是你和你父亲没有逃掉,那咱们一家就是死路一条!”乐间母亲镇定自若道。
听到母亲的话,乐间立刻就想明白了,于是趁着夜色乔装打扮一番,借助于父亲留下的人脉,悄然出城,然后在城外农庄中取出骏马,星夜赶往齐国。
乐间不敢停歇,快马加鞭赶往齐地,而燕国虽然改革,但是远没有秦国严苛,不需要路引,再加上此时乐毅依旧是燕国相国,乐间轻易就通过各个关卡,一路畅通无阻赶到了齐国。
在见到父亲乐毅之后,乐间当即说到:“父亲,燕王欲要夺回兵权,已经派人前来接手,并且要父亲回国,父亲万万不可回去!”
“国中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乐毅脸色一变,立刻想到了什么。
“国中今日流言遍地,皆言父亲要割据齐国,自立为王!”乐间连忙说道。
乐毅听到之后,一巴掌重重拍在桌案之上:“该死,是那些旧贵族还有齐国奸细!”
“二十年变法强国,眼见着燕国就要崛起,可惜功亏一篑!”
“父亲,只要您没事,以后自有机会啊!”乐间劝慰道,至于说让父亲自立为王,或者率领大军反戈一击,乐间根本没有考虑过,他很清楚,即便是燕王要杀父亲,父亲也不会这样做。
毕竟燕国乃是父亲二十年心血所建立的,更何况燕昭王和父亲乃是知己,这就更不可能去毁掉燕国了。
“你母亲呢?”乐毅很快冷静下来问道。
“父亲,母亲平安,只要我们逃出去,母亲就安然无恙!”乐间道。
乐毅点点头道:“看来燕国是不能待了!”
“父亲准备去哪里?”乐间问道。
乐毅想了下道:“赵国!赵王锐意改革,想必去了赵国可以一展抱负!”
“父亲,不如去淮国!”乐间道
“淮国?”乐毅有些诧异。
“父亲若去赵国,赵王定然欣然接待,可是燕赵相邻,赵国强势,必然会和燕国有摩擦,到时父亲如何自处?到时候赵王岂能再用父亲?”
“儿子有一个好友乃是淮国公子横的门客,若是我们去淮国,定然父亲定然能够一展抱负,并且淮国位于南方,不和燕国接壤,也不会和燕国交战。”乐间认识的这位门客自然是淮国的暗卫。
实际上,早在乐毅一战破齐国之后,淮国就将乐毅提升到了最高等级。在燕昭王薨逝之后,暗卫就开始行动了,燕国流言能够传播的那么快,这其中就有暗卫的一番功劳。
有暗卫的推波助澜,乐毅自然是在燕国待不下去了,至于乐间,淮国暗卫自然是不会放过,一直以来,就有淮国的暗卫去交好乐间,为的就是关键时刻将乐毅请到淮国。
暗卫在燕国布局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幕。
听到这话,乐毅沉默片刻,然后道:“那就去淮国!”
乐毅当即将自己的亲兵以及心腹全部招来,然后将燕王欲要收其兵权,并且招其回国问罪的消息告知众人。
这些亲卫和心腹闻言,纷纷大怒,要乐毅率军回去找燕王算账。这些骄兵悍将可不鸟燕王。
“好了,燕国终究是我和先王所努力的,我不愿如此,因此想要南下淮国,尔等可愿同去?”
“相国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对,我们跟着相国走!”
“那好,时间紧急,我等这就离去!”乐毅当机立断道。
乐毅将帅印虎符留下,又留书一封,又安排各处军营值守计划,然后带着亲卫和心腹离开大营,匆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