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印证的乐趣(1 / 1)

此间的少年Ⅰ 江南 318 字 8个月前

序 印证的乐趣印证的乐趣/李树波我读完金庸小说的收获是从此有了门户之见。

某某口齿伶俐,睚眦必报,是慕容家的:以子之术,还治彼身;某某行文灵动,充满精英色彩,想是黄家的落英缤纷掌一路;某某的表现水准落差之大,有如段誉的六脉神剑。

精神世界里有了金庸这座花果山,常使我胡思乱想,如猢狲上下攀缘,到处采摘引证的乐趣。

人的左脑管理智、现实、逻辑,右脑管感觉、形象、记忆。

我是用左脑读金庸,上网后知道,另一半人用右脑读金庸。

程灵素,黄蓉,杨过,乔峰……总是BBS里最热的话题,不必多说,提一个名字,便有雾般感受涌上来。

这些虚构的人物已经和某一代人的青春编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不论单独谈哪一种,总使人意犹未尽。

2002年春天,我开始读一篇传说中的绝妙好文,从此陷入了难堪的等待。

像等待着一群沉睡在记忆中的朋友,被一个个的复活。

你不知道接下来江南——这个顽皮的作者会叫出哪一个,也不知道在这一世他或她有什么样的命运。

而在汴京大学里,校园的风声、饭堂的泔水味、寂寞的操场、焦急的等待,都被复活了。

不必等到逢五年或者十年的同学聚会,在蓄意喝下许多白酒后,等待滑过胸口的那一滴惆怅——江南是一个解人。

奇怪的是,回忆起来味道最好的,往往不是真事。

也许回忆的魅力正在于虚构,而回忆往往从“如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