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府中尽是富贵眼(1 / 1)

红楼情僧 光荣小兔 1212 字 9个月前

贾蔷走后,鲁智深几碗下去,薛蟠也顶不住了,薛宝钗在里屋听见,唯恐两人喝出事来,连忙出来对鲁智深悄声道:“宝兄弟,我哥哥酒量不行,你让着他点。”

薛蟠听了,怒道:“什么叫我酒量不行!我还能喝!”

他酒劲上涌,似乎想起了什么,跑到一边,拿出刀来,说道:“宝兄弟,我最近拜了用刀高手为师,学了套好刀法!”

说完他呛啷一声拔出刀来,对着旁边茶几上的茶碗往下一斩。

白光闪过,茶碗叮的一声,破为两半,断口光滑,颇为对称。

薛蟠得意道:“如何!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柳湘莲!”

鲁智深淡淡看了眼,说道:“刀不错。”

“姿势也很标准。”

“但还差些火候。”

薛蟠听了,更不服气,冷笑道:“我记得你曾说过,你的刀法三年才能大成,希望到时候你能找我师父较量一番。”

“他可是玉京刀法第一人,希望到时候你别吹破了牛皮。”

鲁智深一听玉京有如此高手,倒是心中一动,点头道:“有机会我倒要看看。”

他现在刀法确实没有大成,而且遇到了前世没曾碰到的瓶颈。

他本来觉得,看过武松等人的刀法,自己融会贯通,假以时日,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结果他练刀一年多,却碰到了一层无形的障壁,怎么也劈不出完美的一刀。

他有一种感觉,要么在遇到生死危机时寻求突破,要么就改练其他兵器,力求触类旁通,万法通一法。

薛宝钗头痛地摇了摇头,见薛蟠都站不稳了,唯恐他再发酒疯,拉着鲁智深道:“别和这浑人喝了,我那桌有好酒。”

其他贾府子弟看着鲁智深离开,纷纷向薛蟠告辞,薛蟠只得将众人送出门去。

薛宝钗扭头看到,心中暗叹。

今日里这些贾府子弟,明面上是受薛蟠之请赴宴,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为了鲁智深来的。

贾府建省亲园子,这是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大事情,指头缝里漏出点来,就够这些子弟吃上半辈子的。

可笑自己那傻瓜哥哥还蒙在鼓里,以为自己人缘广,殊不知这世上的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谁有银子就对谁抛媚眼。

鲁智深进了里屋,发现薛姨妈坐在上座,薛宝钗陪着,下首客座就林黛玉一人,后面站着两个丫鬟伺候着。

其中一个长得模样齐整,颇为出彩,让鲁智深都不禁多看了眼。

薛宝钗见了,微笑道:“宝兄弟还记得香菱啊。”

鲁智深这才记起,这不是自己离开贾府时候,跟着薛宝钗前来送行的丫鬟么,原来她就是香菱?

怪不得后来听说薛蟠不情不愿的,原来是舍不得。

他平生最是讨厌强买强卖,仗势欺人的,而且想到薛蟠此人男女不忌,鲁智深心里就直叫恶心。

想到香菱跟着薛宝钗也挺好,而且自己房里的人也够多了,秦可卿那次,一次来了四个,还专门给秦钟腾了一间屋子。

现在他那边几间屋子都快挤不下了,除非自己自立门户,实在是再没法加丫鬟了。

想到这里,他应了声,坐下来敬了薛姨妈一杯,便不再说话。

薛宝钗见自己提了香菱,鲁智深却不接话,心道果然是自己看中的男人。

喜怒不形于色,想法全都隐藏在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那张脸下面,连自己都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不愧是让自己吃了大亏的老谋深算之人!

想到这里,她主意林黛玉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心里压力山大,对方已经是御封县主,自己要怎么谋划,才能争得过对方?

最后几人又吃了些酒,林黛玉见天色晚了,起身告辞,鲁智深也跟着出了屋。

薛宝钗见自始至终鲁智深都没提香菱的事情,不禁有些恨恨,双方谁先开口,谁就输了。

她倒要看看你,鲁智深这种屋里收了一堆美貌女子,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能忍到什么时候!

也只有自己这种阴险的女人,才配得上他!

鲁智深和林黛玉并肩走在道上,脚下的积雪吱吱做声。

林黛玉突然掩口一笑,“不懂风情的呆子,宝姐姐就等着你提香菱的事情,你偏偏不开口。”

鲁智深汗颜:“实在是没地方安排住了,让她跟着薛姑娘也挺好,这里太过憋闷,有时真想搬出去。”

不过他知道,说归说,要真是这么干,贾母第一个不同意。

林黛玉心道这倒是歪打正着,这呆子用香菱吊着薛宝钗那个满肚子算计的,这算是天生克星?

她开口道:“确实,这府里面的人,太过精明,今天那些子弟,明显都是冲着你来的,怕是想跟这你混些好处呢。”

鲁智深闷闷道:“这些纨绔子弟,说来说去,也不过是见财起意,成不了大事。”

他总不能说,自己想要结交的朋友,是既能打又能造反的那种。

林黛玉倒是知道他心思,掩口笑道:“富贵人家,可没你说的这种人。”

鲁智深心道这倒是,脑袋系在裤腰带上挣命的,大都是些百姓。

林黛玉想了想,说道:“你要真想找些身家清白的,还可靠的,还得从破落子弟中找。”

“那些人有些家传诗书渊源,也会些武艺。”

说打这里,林黛玉灵光一闪,一拍手掌道:“对了,有个好机会?”

“你听说过武科吗?”

“武科选的是文武双全的,里面固然有混子,但很多落榜之人,也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鲁智深一听武科这个名字,顿时沉思起来。

武科,就是武人的科举。

考试选拔,沿袭的都是科举制度那一套,而且武科考出来,官职品级,天生就比科举要高。

一般进士出身,到地方上也就是个七品知县,状元可授从六品。

而大离朝的武进士,可授六品武职,武状元可到五品。

在战时,甚至有武状元直授从四品将军的。

然而天下人却还是从文居多,盖因大离也是沿袭前朝规矩,以文御武,文官地位远高于武官。

七品言官,遇到三品参将,后者也得老实行礼。

宋朝时狄青做到枢密使,已经是武人巅峰,照样被一群言官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郁郁而终。

而且武科也不好考,科举每科进士三百人,武科进士却只有寥寥数十人。

因为天下各处州县都需要文官,却没有那么多武官官职。

而且武科选拔极为残酷,武科一开,天下高手齐聚,常常会闹出人命。

听林黛玉说完,鲁智深也不禁心里痒痒。

这可是和高手切磋的最好机会!

但他想到万一考中,岂不是被狗皇帝招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