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纯净的过冷水也非常的有意思,你看着它好像是液态流动的,但是你一碰它,或者你把它装在一个容器里,你轻轻摇晃,它就会迅速的变成冰。目前,慢慢冷冻的这个极限是零下48度,也就是说到零下48度之前都有可能会有液态水的存在,究竟为什么不知道?
而且在零下结的这些冰和一般的这个零度的时候,结冰不一样!
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实里面的分子结构是混乱的。通常固体的这个分子结构是非常的有序的,他才能形成一个固体。
所以,从定义上来说,零下结的冰不属于固体,属于**,但是表面上看他又是固体,所以他们究竟是固体还是**,到现在为止科学界都没有一个定论。”“这个水还有一个和我们医学暂时不搭边的作用,讲到这里,我就干脆一块说了,你们就当听故事。
它能够作为月球是蓝星被撞击后分离出去的证据。
就和前面说的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水就根据里面氘的比例来确定。
经过对月球水的检测,发现月球和蓝星的水是一样的,这就说明,月球确实有可能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当然,也可能就是前面说的太阳穴外来的富含水的行星被木星,土星捕捉后抛洒出来的。这一点等到火星的水检测出来了就清楚了。最多不超过1年,应该就有就结论。”
“所长,这和我们医学有什么关系呢?”
李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手在自己太阳穴转动着:
“好好去想哦!我已经说的很明白。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还有一点,我们所有的药物都是必须要水来参与的。”
李宇花了一点时间将周庞需要的三能吸收转换装置制造出来之后,本来想静下心来继续进行物种的赛选的,可是怎么也没有办法静下心,于是只好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想着重新找点事情做。
就翻出了四代机的数据。
‘就剩下5代机,要不我还是给做了吧,现在研究星空机甲也不太合适啊,这个应该是在全面突破火星的时候去做,现在确实没有多少事情做!’
想做就做,李宇做整体的功能设计。
‘128吨相对于地面来说,是太大了一些,但是如果不制造大的话,遇到体型庞大的物种,源甲的作战能力将会被极大的削弱,而且,新的五代机应该需要动能武器,防止能量减少,可是源甲没有办法挂载这么多功能啊,如果是动能子弹,这该怎么办。’
李宇在投影出来的全息屏幕上一会手指扩张,一会手指收缩,反正就是一点都不消停。
‘而且速度最大只有25马赫是完全不够的,至少要达到33马赫,或者说要达到50马赫才行,可是50马赫的速度即使是服用了强化液,人类在源甲那么小的载具中,也没有办法承受如此强大的压强啊!’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只好调动小星了。
“小星!”
“智者!”
“你将蓝星目前关于机甲的臆测全部整理出来给我,我需要参考。”
“好的,智者。”
很快,李宇就看着全息屏幕投影出来的密密麻麻的解释:
《雄兵连》、《钢铁侠》、《变形金刚》、《铠甲勇士》、《洛洛历险记》、《环太平洋》、《阿凡达》等等,多达300多部。
李宇苦笑一声,学习,我又回来了。
300多部电影,提取出来人类的臆想,已经非常不错了。
经过人工智能小星的整合后,李宇拿到所有的信息资料。
看了一会,李宇突然吩咐道:
“小星,将已经实现的技术、可能可以短期实现的技术、未来可能实现的技术,超现实魔幻技术,以及机甲整体图示都给我分类出来。”
接下来才是李宇认真学习的时间,时间仿佛回到了5年前,他继续勤勤恳恳的学习状态。
等到李宇看完所有的资料后,已经是7小时之后。
‘真尼玛多,有好多都是不靠谱的。’
李宇最终还是确定了几个功能:变形功能、太空装载功能、全地图作战功能、三驾驶功能。
其他的主要还是:动力、能源、防御、攻击、维生、信息等基础功能。
对于机甲,李宇现在的定位非常明确,第五代源甲是装备宇黄军的,第四代源甲是装备地面武装部队,比如星纳武装的,前面三代除了第一代取消制造外,第二,第三代可以部分外卖。超过第五代源甲应付的敌人,就已经可以动用巡航舰或者后续的战列舰。
毕竟按照星纳现在的发展速度,最多不过5年,肯定有非星纳人员,但是服用强化液的人,一般来说,也只有服用强化液的人才能使用源甲。
就单单说更成熟的第四代源甲,现在谁敢和李宇一样驾驶它飞月球一个来回?
没有人敢和李宇一样,星空可不是说着玩的,单单是宇宙射线,就能要很多人老命。
李宇看着最终确定的功能和模块,大手一挥,原本的全息投影已经全部消失不见,仅仅剩下李宇留下的那些。
‘这样一来,还需要加载配套的卫星才可以。’
李宇心里默默衡量,这样做会不会麻烦之类的。
毕竟,大本营无所谓,
如果去敌方行星作战,万一对方有摧毁卫星的武器或者能力该怎么办?
先放弃这个想法,李宇开始模拟:
“‘宙’开始模拟数据,我们先将第五代机甲搞出来。”
“好的,主人!”
很快,李宇就选定一种材料,设计为可伸缩性钢式材料。
他已经想好了,先制造最简单的汽车模型,然后从这个模型开始研究如何转换成飞机、潜艇、快艇以及机甲。
他就是想一步到位直接就是一款,所以设计了三种驾驶模式。
“主人,这种材料不能达标”
李宇立马调出数据查看,他选择的这种材料是在强度和韧性以及硬度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塑性上面远远不够。
“调出材料研发生产数据我看看。”
很快,李宇就发现这种材料在超过80吨重压就会产生变形,在超过300吨重压下就会断裂开来,虽然不是脆塑性材料,但是不符合第五代机甲的材料要求,更何况还有强变形和强高温高压下作战的可能。
“没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了吗?”
“没有了,主人。其余的材料都不符合要求。星纳2号金属不符合韧性。”
李宇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制造新的材料,科技为舟,材料为桨!
李宇开始疯狂调配金属材料,寄希望可以可以快速完成材料的迭代。
经过十多天的不眠不休后,终于制造出了各方面都远远超过要求的金属,甚至可以用在星空战甲上面。
“‘宙’简单模拟一下,确定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下一步。”
“可以,主人。”
听到这里,李宇这才放下悬着的心,材料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碰运气,有时候一口唾沫都可以促成材料的成形,有时候你将肠子都拉出来给他加进去都不一定可以成功。
“‘宙’,将这种材料命名为源金意为制造源甲的金属,”
李宇最终选定了4台发动机,各自不一样,主发动机为最成熟的磁推等离子发动机、其次就是可以拿出来应用的反重力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氢氧发动机;
其余的驱动就是微电体发动机了,这个被工学科研所改进了2代的技术,现在的推力已经有第一代等离子体发动机的三分之二推力的大小。
武器取消了模块武器,仅仅留下了能量攻击系统的电、热以及激光和力场攻击系统中的重力、引力和动能攻击系统中的电磁炮和贴身近战武器就是镶嵌在手臂上变形为汽车的四扇门下面的两把金属剑。
能源李宇仍然采用核聚变,想了想并没有采用添加核聚变原料的方式,而是直接采用2组三能吸收转换器和无线接收石墨烯压缩能量电池作为动力。
和第四代机甲技术全部依靠核动力不同,第五代反而主要依靠是无线输电技术,核动力仅仅作为辅助动力。
李宇也是在大规模列装第四代源甲之后才发现问题,全部是核动力第一就是重量特别大,第二就是整个战斗过程要特别小心。
目前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等到真的进入星球和其他种族进行遭遇战的时候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李宇将第四代列为基地内星纳武装的常备战甲,将第5代作为宇黄军的常备战甲。
第五代机甲的驾驶舱技术更是大幅度提升了,无论源甲如何变形,驾驶舱都不会受到一点影响,而操作系统会主动变为相对应的。
只要训练合格,宇黄军的战斗能力更强!
可惜,蓝星或者目前能够到达的地方,宇黄军还不需要完全发挥第5代机甲技术,甚至都不需要完全发挥第二代机甲技术。
第五代机甲技术,李宇采用了节点式人工智能,将他们的源甲驾驶舱看为是一个个人光脑,完全不为过,并不会比科研型的电脑差,相反,各种数据资料都可以在驾驶舱调用。
这些光脑类似于网络中的节点,他们既可以依靠星空中的卫星通讯,还可以依靠机甲本身作为信号发射源或者接收源,如果实在是信号受损,探测器新增的信号网络同样可以为他们提供信号。
要是这样都能通讯中断,那确实就没有任何办法了,老天要你死,李宇也没有办法。
只能听之任之!
同样的,智能程序也是称为‘源星’,李宇是为了方便和防止出现起名争执。
护甲技术没有特别大的提升,毕竟李宇自己没有主动研究,周庞也没有花多少心思,反正这第五代机甲技术也是第一型号而已,或者反过来说,这是第五型号机甲的第一代。
李宇给各个机甲配备了更强的纳米修复液,只能完成特定的修复,不能像自己的纳米虫一样只要有记忆,什么都可以修复。
配备在第五代的机甲技术上的纳米修复液对于机甲的有些重要部位都不能修复。
新的感知系统也被更新换代了,直接将功能刻录在外壳上面,当然,眼睛也能够用。
这样就意味着,这一代机甲将会是全面视野,可以对自身周围360无死角无遗漏的探测,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专门安装探测器。
不过还是安装了两组的摄像头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作用和录入。
就这一点,要是被瑶瑶知道了,肯定也会喷李宇,一天就想着战争不想着为她打造更好的星空望远镜。
要知道,瑶瑶早就迫不及待的的想要在海王星去安装了星空望远镜了,以便于观察邻居比零星星系的情况,可惜,现在都还没有实现的了。
减震和维生等系统差别不大,毕竟对于现在的宇黄军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要是这些也救不回来,基本救不回来了。
“‘宙’通知工学科研所,将我的设计图纸的零件制造出来。”
“主人,工学研究所恐怕无法制造这份图纸的产品。”
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