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先声夺人(1 / 1)

朱玉刚回到宫中,即刻下旨,众大臣惊讶于皇帝的雷厉风行,果断刚毅,这在他们的印象里简直是不可能的,不过圣命难违,各个部门立刻迅速准备大军出发所需要的物资,马匹、粮食、武器,很快一切准备停当,三军将士誓师后在杨一清等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安化王发动叛乱的陕西而去。

送走平叛大军,朱玉刚还是感到有点忐忑不安,朝会时天天议论的都是这事,随着形势的发展,局势渐渐明朗起来,安化王的军队毕竟是乌合之众,而且又不得民心,老百姓对正德还没有恨到那种要起来造反的地步。众大臣脸上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多,而刘瑾等人的身影也一天比一天少见了,安化王造反的借口就是因为刘瑾的残暴,皇上因为在表面上不能屈服于安化王,所以即使知道刘瑾的罪行,也会硬撑着不动刘瑾分毫的,但是,如果安化王被镇压的话,形势就不同了,皇上一定会明白刘瑾等人不除,还会引起更大的动乱,更有可能危及到大明的江山。所以,刘瑾等人闭门不出,一方面是在静观事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出路。

朱玉刚却越来越感到兴奋,终于有一天,正是安化王发动叛乱的第十九天,前线传来捷报,叛乱已被镇压下去,安化王也被生擒,正在押往京城的途中。朱玉刚高兴的差点手舞足蹈起来,细问回来报信的人才知道了详情,原来一个曾经假装归顺安化王的将军设计抓住了反叛的首领们,并且擒获了安化王本人,因此安化王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这场叛乱也只持续了十九天。

朱玉刚看着奏章哈哈大笑,他迫切的想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安化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敢不自量力造反,还打着什么“清君侧”的幌子,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那些奸佞此刻已如惊弓之鸟,自己早就和王阳明等人商量好了计策。

果然,在特意安排下,由大学士李东阳带头,六部、督察院、六科的几百名官员又集体向皇帝呈递了一份请求严处刘瑾等几名太监的请愿书。这次和上一次不同的是,由内阁牵头,声势更加浩大,安化王叛乱的起因从表面上看就是刘瑾引起的,他心中自然理屈,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像上次那样把百官阻挠在午门外了,而且此次起草请愿书的正是当今才子戎帅,此书言辞犀利,慷慨激昂,历数刘瑾种种罪行,声泪俱下,罄竹难书,人神为之共愤,因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刘瑾等人得到风声,不敢再像上次那样到朱玉刚面前来哭诉和哀求了,而是躲在家中,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其余几人除了张永尚在途中,都躲藏了起来。

朱玉刚接下了请愿书,但按照和王阳明所商定的计划,并没有作出明确表态,派人传刘瑾等人当面质问,也没有对那些上书的百官有任何举措,而是将它晾在一边。所谓以静制动,此刻最慌张的是刘瑾等人,乱则错,错则败。

最好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安化王在杨一清等人的押送下来到了京城,朱玉刚顾不得犒赏三军,决定亲自提审安化王。在一番周密安排下,朱玉刚命人把安化王带到了刑部大堂,安化王不知上面坐的是当今皇上,倔强的站在那儿,把头一扭,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

“大胆反贼,见了皇上竟敢不跪,左右给本官大刑伺候!”刑部尚书一心要在朱玉刚面前表现他的忠心,迫不及待的就想给安化王一个下马威,反正他已是阶下囚,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不用,就让他站着说话好了,他好歹也是朱家的一个王爷嘛!”朱玉刚阻止了刑部尚书的行为,在他看来,要使敌人臣服,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安化王,你为什么要背叛朕,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来?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朱玉刚冷静的发问。

“哼,原来你就是那个只知道贪玩,好色的小皇帝呀!”安化王转过身来,狠狠的盯了朱玉刚一眼,竟然没有一点惧怕,他冷笑道,“大明的江山交在你的手里真是太可惜了,你偏信刘瑾那些奸佞,不理朝政,迟早会葬送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我身为太祖的子孙,自然有责任站出来挽救这一切,可惜啊,最后功败垂成!”安化王仰天长叹。

朱玉刚被他说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自己的确如他所说,行为荒唐了点,但是毕竟大部分的事还是那个正德皇帝做的,自己竟然做了他的替罪羊!他大怒,猛的拍了下桌子道:“大胆,朕用不着你来指责,纵然朕有万般不是,也轮不到你来教训,纵然你有万般理由,起兵造反就是死罪一条,你死到临头还反悔吗?”

“哈哈哈!”安化王仰天大笑道,“所谓成王败寇,我死而无憾,没啥好说的,要杀要剐,随便吧!”

朱玉刚当然不会就这么轻易让他求死的,他的目的还没达到呢,于是换了一种平稳的语气说道:“听说你要清君侧啊,朕的身边真的有那种奸佞吗?”

“哼,别人都说你荒唐,糊涂,我还不相信呢,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安化王轻蔑的一笑道,“刘瑾等人的罪行天下皆知,恐怕普天之下只有你还被蒙在鼓里吧!”

“不可能呀,他们对朕一直忠心耿耿的,怎么会背叛朕呢?”朱玉刚装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恐怕你也是道听途说吧?”

“哼,别人可能道听途说,但我绝不会。”安化王忽然叹口气道,“即然刘瑾对我不仁,那我也就不义了,其实本王和刘瑾一直有往来,本想让他在京城里应外合的,没现象到他怕死不敢答应,因此本王才以讨伐他为借口起兵的,如果不是他,本王早就坐了你的位子了!”

“朕还是不信,除非你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朱玉刚将信将疑的摇了摇头。

安化王吃不住朱玉刚如此激将,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丢到地上说道:“这就是我和刘瑾密谋的内容,你应该相信了吧,另外别怪我不提醒你,刘瑾还阴谋立你的从孙为帝呢!谁让我也姓朱呢,要不然谁愿告诉你,当然信不信在于你了。”

朱玉刚从地上拣起那封书信,走到安化王面前道:“多谢你的提醒,念在同姓朱的分上,朕会让你死得很痛快的,带下去!”

第二天,早朝时,张永正式将安化王和其他俘虏献了上来,朱玉刚特命人将刘瑾等几个太监都叫了过来,刘瑾一见安化王,脸色略显尴尬,头微微侧过去,不愿看他,而安化王却朝着他狠狠的吐了一口口水,骂道:“姓刘的,你这个阉人,好阴险啊!你贪生怕死,大事都毁在你的手里,不过,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迟早会和我一样下场的,我在阴曹地府会等着你的!”

刘瑾当着文武百官这么多人的面被安化王骂了个狗血淋头,顿时恼羞成怒,这么多年来,他一向作威作福惯了,仗着皇帝对他的宠信,耀武扬威,谁都不放在眼里,其他大臣不管对他是否真心臣服,表面上都得给他几分面子,今天这个安化王却让他下不了台。

刘瑾脸色冷峻,眉毛直竖,瞪着一双快要冒火的眼睛,走到安化王面前,仰起手臂,狠狠的打了他两个耳光,骂道:“叫你嘴硬,你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安化王的嘴角顿时鲜血涌出,但他把头一仰,将血吞了下去,哈哈大笑道:“任你猖狂,反正你也没有几天好活了,哈哈!”

朱玉刚怕刘瑾起疑心,他并不想马上动手,还差一些证据没有得到,于是怒喝道:“大胆,大殿之上竟敢如此咆哮,来人,掌嘴!”

殿外立刻跑进来两个锦衣卫,左右开弓,转眼的工夫就把安化王打得晕了过去,地上掉了几个满是污血的牙齿。朱玉刚的眼神冷冷的从刘瑾脸上扫过,刘瑾急忙低下头去,他后悔刚才自己的举动,皇上还没发话,自己却动起了手,此举实是大不敬,不知皇上会不会责罚自己?刘瑾的一颗心七上八下跳个不停,其余几个太监也知道情况不妙,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置安化王?”朱玉刚的眼光最后落在了大臣们的身上,刘瑾松了一口气。

“皇上,此等逆贼无须再议,应该立刻处决,方才大快人心,不然恐有变化。”朱玉刚话音刚落,几个以李东阳为首的大学士就站了出来,仿佛事先说好似的,异口同声的说道,其他大臣见此情形,顿时纷纷附和。

“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朕即可下旨,将安化王正法,以告天下。”朱玉刚将手一挥,自己感到颇有一丝帝皇的气势。

“皇上,那引起这场叛乱的人该怎么办呢?”李东阳紧接着追问道,一双犀利的眼睛却在刘瑾等人身上扫来扫去。

“是啊,是啊,皇上,请您下旨明示。”其他和李东阳一派的大臣也纷纷进言。

平时附和刘瑾的大臣此时见情况不对劲,也一个个闭口不言,生怕引火烧身,刘瑾看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饶是他胆大包天,也不敢多言,皇上没有发话,他哪还敢造次?

不料,朱玉刚却没有理睬众大臣,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只是冷冷的看了众人一眼 ,说道:“今日的朝会就到此结束,有事他日再议。”说完,也不管众人的反应如何,转身朝侍奉在旁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立刻大声宣布退朝,众人无奈,只得依次退出,刘瑾暗暗得意不已,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