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新帝登基(1 / 1)

冷妃选夫 秋黎 1080 字 8个月前

木帝的死,不知要多少人为他陪葬。

慕贵妃自然是逃不掉了,本是赐白绫的。可是她死活不愿意,无法,木子叶清只能赐她一杯毒酒,简单又干脆。

之后,木子叶清有风行雷历的迅速将上一朝皇后当年受冤只是查的个一清二楚,将后宫中那些害过皇后的那些妃子一律斩杀,毫不顾忌她们身后是否有着强劲的背景。让那些大臣们对他是又敬又怕。

参照: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木子余林入皇陵之后的第三日,木子叶清顺臣民意,顺利的登基成了新一任的木帝。

登基的早一日。

木子叶清领着众大臣,显示在祭坛上跪拜,祭天,再是入皇陵叩头上香,叩拜木国以来的列祖列宗。就这些繁琐碎事,就将木子叶清折腾一天,累个半死。

翌日,清晨,早朝时辰。天也只是微微亮。

大殿内,龙椅旁边的台阶上,一个年已花甲的老太监手中拿着圣旨,宣读着木帝留下来的遗嘱。

大殿内,整齐的站着数百个大臣,分四行,在殿内的左右两边站着,低着头听着太监的宣读。

“新皇登基”四个字尤为响亮,从大殿内传出,嘹亮而悠远。

不多时,一顶黄勉由远至近的抬来。勉上,木子叶清身穿黄袍,头戴龙冠。一脸的正威。

下勉,伺候上一代木帝的冯公公上前想扶木子叶清,木子叶清直接了当的自己跳下了黄勉,徒步走上台阶,冯公公感觉紧跟身后,冯公公的身后是两个为木子叶清撑皇伞的太监。再是一大帮的侍卫、太监、丫鬟。

木子叶清从大殿外跨过门栏,走进早朝的大殿,顺着中间的红地毯直线朝里走,走上台阶。

而那些大臣,早在木子叶清进门的那一刹那,全都跪下,迎接新帝。

木子叶清走上了台阶,并没有立刻坐龙椅上,而是单膝跪在刚才宣读圣旨的太监面前。

下面的大臣们有全都站起身

那太监这才从身后的一个太监手中的木几上拿过玉玺,将齐递给木子叶清,恭喜道:“王爷,接下这玉玺,您从今之后就是木国新一代的皇上了。”

“谢谢公公。”木子叶清礼貌回之,接过玉玺。

“皇上,起来吧!时候不早了。该做的也都做了,奴才也该回去守陵了。”

这个公公也算是个在皇宫中的老一辈的公公了,原本是上一朝皇后身边的一个太监(木子叶清亲生母亲),自从皇后被害之后,他便求的木帝下旨,让他入皇陵为皇后守陵,继续伺候皇后。木帝自然是应允下了。就在前几月,木帝忽然让人快马加鞭将一道圣旨和御医带给他,顺着还给他写了一封信。公公拆开一看,知道了事情,对着来人点点头,让那人带回了一句话:“告诉皇上,老奴定当誓死守护。”

待那人离去之后,公公赶紧来到皇后的墓前,是痛哭流涕啊!感叹世间有真情,木帝还是最爱皇后的,也最疼皇子(木子叶清),皇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

我想,谁也不会想到这玉玺会在一个太监的手中,而且还是个守皇陵的太监。

木帝就是算到了这一点,也可以说是为木子叶清想好了一切后路。木帝的信中已经写明,无论到时将会如何,这玉玺一定要交给木子叶清。这万一木子叶清要是将木子叶晨置办不了,木子叶晨没有玉玺,大臣自然不会臣服与他,而木子叶清有玉玺,可以大鼓反噬。光有玉玺也许并一定会信,所以,木帝还写了一道圣旨。

“公公不留京都多些时日吗?”木子叶清站起身来,想要挽留。对于这个在自己母后身边唯一衷心的太监,他还是有些印象的。而且此次前来又为自己带来玉玺和圣旨,所以也就没有敌意,只有暖暖的温暖。

“不了,老奴还是回去吧!在皇陵时间待久了,也就习惯了,在别处都感觉的不舒服的慌啊!呵呵……小皇子,你现在是皇上了,可一定要做个好皇上啊!别千万让皇后娘

娘失望!皇后娘娘可是在天上无时不看着你啊!”皇后指的自然是木子叶清的母亲,他已经习惯了这称呼。即使木子叶清现在已经是皇帝了。

公公的语气有着告诫,和善意的忠告,“人在做,天在看。”

“一定。”木子叶清重重的点点头。

“那老奴就先告退了。”公公脸上满满的是欣慰。为皇后欣慰啊!后转身对着身边的太监道:“走。”

二人从旁边的台阶走下,悄悄出去。

木子叶清见人已经远去,这才将手中的玉玺交给冯公公。

后一个挥双袖,转身过来对着台阶下,大殿内的大臣。眼睛扫视着大殿内的众人,双手半举,声音不大,却在大殿内响亮缠绕:“传令下去,举国同庆三天,大赦天下,全国免税三年。”这是木子叶清对着众人说的第一句话。

这也是以往以来皇帝登基说的第一句话,表示皇帝对子民的关心和爱戴,最重要的就是得顺民心。所以,木子叶清自然也不例外。

冯公公端着手中放有玉玺的木几,将木子叶清的话高喝着重复一遍:

“新帝登基,举国同庆,大赦天下,全国免税三年。”

冯公公的声音在大殿,在皇宫,四处缠绕久久,几乎连天空上的鸟都能听到。

大臣全数整齐的朝着木子叶清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木子叶清在空中微微举起衣袖,对着众人一个虚抬。

“谢皇上。”大臣们又从地上爬起。

木子叶清转身,朝龙椅走去,后坐在龙椅上,对着冯公公使去一记眼神。

冯公公明白的点头,朝前方走了几步,站在台阶上的边缘,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殿内鸦雀无声。

等了几分钟之后,看下面的那些人低着头,目不斜视的模样,就知道是没事要启奏了。冯公公很理解的继续喊了两字:“退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