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后世军事(1 / 1)

无霾 风雪夜归客 1391 字 10个月前

第五十章 后世军事

只听耳边一阵“咯吱”声,所有打开了的墓门都迅速关严了,我愤怒的问道:“火毒子,你还想搞什么鬼?”

“不是我!真的不是我!”火毒子一边向后退着,一边说着。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退后的方向正是那赐经阁。这时,一阵阴风突起,煤油灯扑簌簌闪了几下,“咯吱”几声,那七口棺材的棺盖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推开了,令人毛骨耸人,出乎我意料的是,那棺材里并没有蹦出粽子之类的东西,而是向外滚滚的冒着白色烟雾,深吸一口气,倍感舒爽,那白雾竟是我之前在空灵境里遇到过的,此时,火毒子已然面无人色,紧贴赐经阁站住,伸手就拿起苛责杖想要与我做最后的搏斗,可是就在火毒子拿着苛责杖想要冲过来的瞬间,那仗却在火毒子手中挣脱而出,飘在空中,正欲砸下。火毒子“妈呀”一声瘫软在地上,一股腥臊味传来,竟是被吓尿了,“还请鬼神大人饶命!”可还没等火毒子把话说完,那苛责杖便落了下来,正正地砸在了火毒子的脑门上。奇怪的是,火毒子的脑门并没有流血,他只是在痛苦的呻吟着,又是一杖,重重的打在了火毒子的脑门上,我知道那个地方有个穴位叫做神门。情形和之前一样,脑门并没有流血,只是全身在**着。一棍接着一棍,直到火毒子没了声音,那杖也没了动静,只是静静的飘在空中。我慢慢的走了过去,试了试火毒子的鼻息,已然断了气,望了一眼其胸口,灵球依然暗淡无光了。

“他死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我一转身,便看见一位老者,手中擎着苛责杖,正向我微微颔首。我惊呼一声,“谢恩公搭救!小辈这厢给您谢恩了!”说着我便单膝跪地,抱拳于胸。原来这人就是我在空灵境中遇到的那位有些像爷爷的高人。只见那老者像我微笑道:“快起快起!勿要多礼!”我随即起身。而那老者也将那苛责杖慢慢的放回了原处,嘴中说道:“你可知这杖的神通?”

“不知!还请恩公赐教!”

“这苛责杖本是昔年一位茴教领袖所用之神器,暮年之时,一场大战,那位朋友不幸陨落,遂赐予了我这柄法杖,专打恶人之元神,上达天庭,下至凡人无一不灵,实乃世间之极珍至宝。”

“哦!原来这法杖竟是一根打神杖!能收此神器,想必恩公生前也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了?”为了确定一下这老者到底是人还是鬼,我便有此一问。s173言情小说吧

“谈不上了不起,生前只是做了些我该做的事罢了,而死后,不管有多大本事,也只能在这里孤独的等待着。”这老者真的是只鬼,但我却并不感到害怕。

“您在等待着什么?是人?还是.。”我好奇的问道。

“恩!我在等一个和我一样了不起的人,六百多年了吧?我已经记不太清在这里呆了多久了。”老者感叹道。

“六百多年!?难道您是元朝人?”我掰着指头算了半天才问。

“很准确的说,我是元末明初的人。”老者回答道。

“那您应该认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吧!”我问道。这历史上的大明朝我是很有印象的,据说当时明朝的版图一度划到了欧洲,是华夏历史上版图最广的一个朝代,而洪武大帝朱元璋又特别崇尚茴族文化,皇后马氏及其族人就是茴茴,还有就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领军人物郑和,也是茴人。因而当时的茴族文化盛极一时,茴族人也备受推崇。

“很熟!”那老者微笑着说道。

“那您生前也一定是位高官喽?”

“也算是吧,不过我看破了这官场的黑暗,索性辞了官,做了一界乡野村夫,别人都叫我青天公。”青天公?这名字听起来很是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历史上说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建国初期就大杀功臣,政治之混乱,显而易见,那敢问恩人尊姓大名啊?”我问道。

“我叫刘基,字伯温,号文成。”那老者的声音并不大,但每个字我都听的真切,这短短几个字就如雷霆万钧,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您就是刘伯温?是那个堪比诸葛武侯的后事军师刘伯温吗?”我不可置信的问道。

“正是鄙人!”

“失敬失敬!在这里能遇上您这般千古奇人实在是我林宇三生有幸,小辈给您见礼了。”说着我就给刘伯温深深鞠了一躬。

“林宇小友多礼了,想我刘基也算是出身草莽,这些繁文缛节的礼数就免了吧。”说着刘伯温便伸手拉住我坐在了一旁的赐经阁台阶上,好生亲切。

“敢问前辈,历史上说您归天之后应该是葬在您故乡青田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文成县啊!可为什么您的尸身确是在这江阴呢?”

“哦!这个只是我当时迫于形势施的一计,瞒天过海之计,当时的洪武大帝利令智昏,滥杀功臣,以平众人功高盖主之势,其中便有吾之好友常遇春与胡大海,二人忠心耿耿,最终却落得个不得善终,唉!后来洪武大帝也对我起了杀心,遂派奸臣胡惟庸借望疾为由,施以毒手。可惜他们机关算尽,却不料我早已算到有此一劫,便将计就计假装病重,拿了一本假的天书《郁离子》给了大帝。以解他对我刘家后代的猜忌。后来大帝又派胡惟庸来看望我,见我已死,遂放宽心。而贼子胡惟庸见没了忌惮,便犯上作乱,终被大帝缴平。那时大帝复又想起我,差人来探,可他却不知我早已来到江阴府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过着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一百零八岁之时我寿终正寝,得享天命。”刘基侃侃而谈,我竟听得有些痴了,仿佛自己已然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小时候听书,书中讲的常遇春和胡大海都应该是茴族人吧!”我又问道。

“恩!正是,当时元末民间有一个很神秘的教门叫做明教,他们侍奉真主独一,与人为善,不愿与人争斗,团结守一,原是雍、梁之地茴鹖人的后裔,其中不乏圣者,像吾之好友胡大海、常遇春、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都是茴人,他们在开创大明基业之时屡立战功,故有“十茴保一朱”的说法。”

“还差一个呢,总共才九个。”我问道。

“算上老夫不就整整十个了吗。”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

我一阵惊讶,“难道您也是茴人?可史书上记载的您是汉人啊!”

“不错!我是生于汉人之家,祖父辈都是汉人,但自从我十七岁那年去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未果,可在那里我却结交了一帮明教的圣者,他们传我一身本领,以及一部经书,那经书中的经文至理至明,为我所信服,故洗肠以拜入教礼。”

“原来您和我一样也是茴茴,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兴奋的说道。

“哈哈,其实我们确实是一家人,因为你就是我的后代,并且是我苦苦相等的那个人。”刘基捻着胡须笑道。

“不太可能!我姓林,您姓刘,怎么可能是您的后代呢?”我不可置信的问道。

“这就要你自己去慢慢的找出因果了。”刘伯温颇有玄机的说道。

“那您为什么要在这里苦苦相等六百年呢?”我问道。

“只因一珠,缘起缘灭,皆因于此。”

“您说的是金灵珠?”我问道。

“正是!”

“那它在何处?怎的不见?”

“此珠应该说,时时处处都在,或是无处都不在,皆在今日得以开启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