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章 膨化科技
感叹了一番。最后,再估算了一下总费用,还在袁龙承受的范围之内。当即和他们敲定了合作意向。
自从中国有了股票市场以后,并购就取代了退市,成为调整股票结构的主旋律。一鸭两吃也就成了经营不善的幸运儿的最后晚餐。
袁龙的手笔自然不是像那些小老板一样,简单的吃肉喝汤,至少要蒸一蒸炸一炸,搞成膨化食品才行。
企业上市,拯救世界已经是熟门熟路。袁龙科技的神秘也是市场的最爱。
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国人对重组的厚爱,还为了时间长了神秘不再…..袁龙也找了家想出手壳的上市公司。
可能有看官为袁龙可惜了,迟了一步。在家电公司壳子出手前就收购,不是省了很多事嘛。
错。如果那时候整体收购,袁龙科技没有资产置换,加项概念可能连半次重组都算不上,股价充其量也就上涨个三四倍。而家电公司上市壳被外行业购买以后,连发带配,股价总市值上涨了十几倍。袁龙收购个壳公司,也能把总市值上涨个十来倍。
交叉重组的股市总市值的增加值是直接收购的五六倍。
很神奇吧?所以叫金融巫术呢。所以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是美国宇航员的三四倍呢。
美国宇航员的**器在憋屈了很多年以后终于出现,航天旅游的报价两千万美金一次。哥儿们,富了。
成功上市才是一个开始,不成功的炒作一波,难脱手个好价位。时间也很紧迫,金相空调的利润黑洞迟早要穿帮的。
这时候的多元化运作就开始有作用了。
迁都期间最赚钱的是什么业务?
房地产?
错误。政府项目容不得漫天要价。现在没房住的主要是大小官员,拿了政府拆出来的地,敢不把房卖给官员们?房价卖高了,当心狗都咬你!
当然,赚钱不易,标王也绝不能当,暗地里还是要打个头破血流的。结交朋友,再没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最赚钱的是建筑业。
市政工程,本来没什么谱。要抢进度,要搞排场,首都建设马虎不得。
袁龙手里没什么搞建筑的队伍,不过这对袁龙科技参与建筑市场毫无影响。
建筑业,一直是中国最民主化、现代化的一个行业。早在线上工作、自由外包的现代产业模式崭露头角之前,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就顶着共同的一个招牌,在散布的无比遥远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工程建设了。恐怕大多数工人,老了以后都记不清自己顶过多少牌子的。
中国建筑业现代化过于超前,难免产生些豆腐渣,对持续推动GDP增长和城市建设大有裨益(好拆),极偶尔的造成些悲剧,说句不人道的话,比起车祸、矿难、中毒等等意外死亡的人数少好几个数量级呢。
因此,再多的非议也不能动摇中国建筑业为地球抹上好几层水泥的丰功伟绩。在21世纪的前些年里,中国技术真正和世界平起平坐的也只有饮食业、家电业和建筑业了。因为这些行业门槛低,包括自然的门槛和政府设定的门槛。
袁龙是首都的地头蛇,又和老首都来的各部委的人熟,资金人脉都不差。风声放出去,愿意合作的建筑队伍多的是。
但袁龙并不打算直接去争工程。因为这里面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得罪了某位记仇的太子党,就不美了。袁龙搞得是二手转包,这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优势。对小太子党们来说,资金不是大问题,但毕竟是个问题,有时候有些钱也不方便拿出来,合作空间还是有的。
虽然是分包工程,袁龙科技做的还是相当的规范和小心,账务上做的不是很过分,让合作伙伴和负责审计的会计师都很安心。
袁龙科技的利润基数很低的,稍微朝里面转一些建筑业务进去,把管理成本一分摊,利润数据飙涨,不是十分细心十一分耐心十二分专业的投资者,咋一看报表,肯定以为金相空调赚大钱了。
喜逢大牛市。迁都这种大事都不能拉动经济,还有什么能拉动经济的呢?多种概念加身的袁龙科技股价飞涨,涨得袁龙自己都心惊肉跳——这再重组前景再好,咋股价能超过那些老牌金牛的捏?
为了向不合理挑战,响应监管当局防止股市出现泡沫的号召,袁龙出手了能出手的股票——打压股价。就这样股票还在往上涨,袁龙只好使出了准备好的下一手——减少向公司里的利润转移。
股票的事情,袁龙是不大愿意管了。过几年,等股价跌到合适的价位,自然有人愿意接手。袁龙要做的事情是把壳子理理清楚,不要钉挂太多出不了手。
袁龙要忙的是吃鸭汤了。股票市场是鸭肉,吃起来自然方便爽口。鸭汤的可口与否则要看厨师的功夫和吃客的喜好了。
七转八转,袁龙科技名下的几块房地产中适合做商品房开发的那两块已经转到了叶旭集团的名下。谁也不能说这是关联交易,可是严格按照规矩来的,袁龙科技靓丽的利润中也有这部分的功劳。
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间的巨大价差要实现,还要过两道关卡,一是规划,二是补交土地出让金。
规划的事情本来好办。最老早的时候砸点钱就行了,后来反腐反得厉害,钱不收了,提出来的要求~~~不谈了,非洲草原上的霸主毕竟还不是珍稀动物。留下来两条路。一是上层路线,怎么走中国人都知道;一是让时间来解决,被动的等待政府拆迁和企业垮台。
袁龙的时间有点急,还要赶快抽身去拯救世界呢,再在这个泥谭泡下去,要变第二个任石了。只有另出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