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装备发展(1/3)
100多名战士们扛着数百米长的电缆翻山越岭,远远望去,好似一条绿色的长龙缓缓地行进在土黄色的崎岖小道上。
法国商人傲慢地说:“你们国家只有砖头瓦块工程师,没有海底电缆工程师,很难想象你们能把深海电缆布设下去。”
布缆工作开始还算顺利,但不久就从履带机上发出了“咔咔咔……”巨大的响声,履带在链轮上不停地蹦跳,下履带严重堆积并与机体相碰。
装备发展赶制小电站装备部队
1951年11月,通信兵部主任王诤把南京无线电厂王子仪召到北京,向王厂长下达了一项紧急任务,要该厂试制志愿军部队团、营使用的便携式短波战术小电台。
王诤交待说:“这种小电台一要集发射、接收、电源于一体。二要报、话兼容。三要体积小、重量轻,能背着行军。四要性能可靠、省电、防震、防水、防潮等,半年时间就要见到样机。”
王厂长听了,坚定地说:“能接到这个任务,我们全厂都感到光荣。这不仅是我们感谢政府对我们关怀的机会,也是我们为祖国做贡献的良机。”
南京无线电厂在建国前是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所属的小厂。当时这个厂完全依赖从美国进口元器件装配收发信机和电子管收音机,连收音机的牌子也用美国的“飞歌”牌。
建国后,工厂没有生产任务,完全靠吃库存过日子,后来坐吃山空,连仅够职工糊口的生活费也发不出了,工厂处于奄奄一息、濒临解体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济南军管会派来任副厂长的王子仪,向当时担任军委通信部部长和电信工业局局长的王诤求救。
王诤知道情况后,爽快地说:“最低要多少钱,明后天就汇到”。王诤在答应拨款时还亲切指出:
你们厂已不再是官僚资本企业,也不再是殖民地性质的企业,它已回到了人民手中,是人民的企业了。
你们要全心全意地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职工群众热爱新中国的**和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克服困难、迅速恢复生产上来,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
资金很快就到位了,使南京无线电厂在垂危中得救。
他们克服由于仪器、设备简陋,缺少电子元器件的困难,到1950年底拿出了第一批91型150瓦短波报话发信机,紧接着又生产出一批7512型收信机,形成了短波通信电台系列,支援了抗美援朝部队。
随着前线战事不断发展,部队亟需一种便携式电台。王诤想到了南京无线电厂,就把研制携式电台的任务交给了这个厂。
王诤说:“你们厂没搞过这种小型电台,在研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我给你们一台苏制和一台英制的样机,供你们参考。”
王子仪听了更加感动,王诤主任考虑的这样周到。
王诤接着说到:“这是一个‘攻坚战’,要团结依靠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新中国通信事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王子仪郑重地点了点头。
王子仪回到南京,立即组建了设计小组,全厂上至厂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全力以赴投入到研制之中。
1952年4月,南京无线电厂试制出了两台小电台样机,随即送往北京,交部队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试验和审定。
经审定,通信兵部领导认为,小电台的结构、工艺、体积、重量等都合乎预想的要求,比较满意。但通信距离在背负使用时只有5公里,未达到10公里以上的要求。
王诤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示南京无线电厂要进一步攻关,增大通信距离,但体积、重量一点也不能增加,并要作好批量投产的准备。
南京无线电厂按照指示,经过反复试验,设计了一种“竹叶型”天线,通过增加天线电感加大输出功率,使直线通话距离达到10公里以上,与其他天线配合使用,通信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
架起来,跨过了890米宽的黄河。
为避免风吹引起电缆摆动,施工部队还在两侧分别架设风缆网固定,并设重锤弹簧架进行垂度自动调整。为便于刷油维护,还架设了行车索道。
所有这些,当时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
泾河宽近千米,主河道变化无常,只有把电缆敷设在河床冲刷线以下才能保证电缆的安全。
工程一团的同志们用钻机在8米深的沉井内操作钻机,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从无怨言,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电缆安全地穿过了径河。
同轴电缆和300路载波设备是6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当时我国还没有这样的经验,施工部队几乎一切都从零开始,在摸索中前进。
施工部队在“尊重科学,一切经过试验”的思想指导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把两盘电缆的外护套接在一起称为“封焊”,把里面的芯线连在一起称为“接续”。这对于保证电缆和载波设备的电气性能来说,这两道工序都是非常关键的。
对铅护套对称电缆,只要用喷灯把两盘电缆的铅护套熔接在一起,就可以同时达到“气闭”和“屏蔽”的要求。护套材料由铅改为铝以后,铝的熔点很高,无法用喷灯把两盘电缆的铝护套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施工初期想采用环氧树脂粘接解决“气闭”问题,用点焊“过桥线”进行电气连通解决“屏蔽”问题。但这种方法由于环氧树脂的温度不好控制引起漏气和虚焊,导致两盘电缆之间电气不通等严重问题。
在失败面前,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灰心,抱着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迎着困难上,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能在野外施工条件下保证质量的环氧树脂粘接堵气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漏气问题,采用铝护套高温熔接的方法解决了“过桥线”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工艺复杂,造价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在上级机关的支持下,工程技术人员与地方科研人员合作,终于试验成功了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的无熔剂铅焊法,在全线推广。
同轴管内外导体接续工艺的改进也是在不断的试验中完成的。工程刚开始时内外导体都采用冷压接,由于压接钳的工艺和压力达不到要求,压在一起的内外导体的接触电阻和抗拉强度都不合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某通信工程团的技术人员成功运用了“大电流焊接”,基本上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要用笨重的蓄电池和充电机,在野外作业很不方便。
另一通信工程团的技术人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吹氧焊”,所需设备仅是一个酒精灯和一个氧气袋,很轻便,非常适合野外作业,很快在全线推广了。
安装和开通无人增音站,一般都采用“带表法”,即带着电源设备和仪表,去无人增音站测试各项指标。
一个无人增音机安装测试组需要20多名战士,配两三辆大卡车,携带笨重的油机和仪表。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很大,而且要使用复杂的高档进口仪表,不易为一般战士所掌握,所以进度非常缓慢。
1970年4月,在开通晋北到晋西一个有人段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需要两天左右才能开通一个无人站。即使一切进展顺利,开通一个有人站至少也需要20天左右,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
进度缓慢成了当时非常突出的矛盾,上上下下都迫切要求对无人站的安装开通方法进行革新。
这时有人反映,在1969年12月到1970年1月第一次安装和开通试验时,曾在仪表出了故障的情况下,试过甩掉仪表的“交直流终端折返法”。
工程指挥部的主要领导同志在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决定亲自上阵,带领技术人员在无人站通宵奋战,使用“交直流终端折返法”,与“带表法”对比,所测结果一致,获得了成功。随后立即举办集训班,推广这种方法,一个星期内即作为正式的施工方
本的谈判结束之后,北海舰队司令部通信处参谋曾达人毅然向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军委叶剑英副主席和海军首长写信,提出“停止进口电缆船,依靠国内的力量解决深海布缆”问题的建议。
这个建议得到了负责承办这一工程的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及其工程技术处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
陈顺焕处长把这个建议送到海军司令办公室,很快就转到了海军苏振华政委手里。
苏政委阅后批转给其他常委,要求专门开会研究,并指出:
铺设西沙海底电缆是一项重要的战备工程,但进口布设船只,受到外国百般刁难。我们要贯彻执行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自己动手造船,或调集船只,尽快解决铺设西沙海底电缆问题。
海军首长、海军司令部党委分别召开会议研究后,于1974年5月以海军名义发出了《自力更生解决西沙电缆敷设的指示》,并将研制深海布缆机的任务,下达到北海舰队。
受领任务后,一个由海军四八〇八工厂、北海舰队通信工程营水线连部分干部、战士和工人、技术人员组成的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的深海布缆设备试制小组,在各级党委和领导以及北海舰队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方培泰等同志关心支持下,迅速组织起来。
曾达人先后带领数十人,在原来研制浅海布缆设备的基础上,加紧进行深海布缆设备的研制工作。
当参加研制工作的同志们得知西方国家借机卡我国的情况后,都感到无比气愤,决心战胜困难,以实际行动来为中国人民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当时,受环境影响,四八〇八工厂的生产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试制小组的同志们为避开干扰,加快工作的进度,使研制工作赶在进口电缆的保险期内完成,就在当时比较偏僻的青岛五号码头搭起席棚当试验场,不顾盛夏炎热、严冬寒冷,风雨无阻地坚持工作。
姜学效等老工人师傅为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间,于脆把铺盖搬到码头,一连数月和战士们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星期天也很少回家。
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年时,四八〇八工厂技术员胡晓为、水线连技师高文忠还领着战士们在滴水成冰的席棚里赶装液压管路。
受当时的环境影响,许多急需的零配件无法加工。为解决这个问题,试制小组的同志们除自己动手加工制造,通信工程营仅有的一台车床、一台钻床,也被动员起来赶制急需的零件。自己做不了的,试制小组就找军内外的工厂帮助加工。
原材料不足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布缆设备必须有许多液压件、电机、电子器件,而当时这些多数都被列入国家计划供应的“短线”产品。
由于试制工作急需,在一无计划二无指标的情况下,参加试制工作的人员只好到全国各地去求援。
水线连技师谢绍裘在联系解决关键性部件液压马达、液压泵时,遭遇许多周折,后来一直找到一机部领导才解决问题。
科研人员就是以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硬是把研制工作坚持了下来。
1975年夏季,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劳动和上百次试验,一套具有自动测速、测力、计程,并能随船速自动控制布缆的履带式直线型深海布缆设备,终于研制成功。
喜讯传到海军司令部,苏振华非常高兴,他指示说:
曾达人等同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依靠群众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钻研,克服困难,研究制成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深海布缆机。
布缆机已运南海和进行试布海底电缆。请刘道生、王万林副司令员主持召集有关部门研究,组织一个专门小组亲赴广州,协助南海舰队进行试布海底电缆。如试布获得成功,能保证深水使用,即使有不完备之处也应大力协助他们改进。
交使用单位经过实际考验以后,应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对研制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1975年7月,遵照海军指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