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一章
也仅仅是几个月,大汉帝国政府立即感到了南亚和东南亚资源的富足,橡胶、石油和粮食等等物资以及其低廉的价格涌进大汉帝国,换取大汉帝国在军事、经济上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别的不说,就是帮这些新成立的国家重整军备所带来的收益,就是一个令人不敢想像的天文数字,中华币在这些国家里面,逐渐成为了继英镑和美元之后的坚挺货币。
嗅觉异常灵敏的大汉帝国商界,不顾这些国家战乱初定,纷纷携带资金涌入南亚和东南亚,寻找商机。这进一步刺激了西南和西部各省的经济繁荣,西云省成为了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西云省的发展,还带动了与其相连的西藏、新疆和四川发展。
随着大汉帝国法制的健全,监督政府部门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日益完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大汉帝国的新闻自由程度日益提高,随着几起影响颇大的官员腐败贪污案被媒体曝光,新闻媒体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为此,大汉帝国制定了严格的《新闻法案》,对从事新闻媒体报道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大汉帝国国会通过决议,把汉语作为我国的民族语言写进了宪法,并硬性规定,凡是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任职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汉语口语为工作语言。汉语的口语水平,将是政府部门选拔工作人员的一个必备标准。
方云的看法就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好,如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曾有专家提议,在大汉帝国全国范围内推行英语语系。这个提议遭到了方云的反对,他指出,在大汉帝国国内允许推行的只能是汉语和汉语语系文化,其它语系的文化只能是在附属地位,由帝国人们根据需要有选择自愿学习。
西元1941年5月,是一个令人烦躁的时期。
世界局势的变化依然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可是,在这些表面变化的流光溢彩下面,方云他们已经敏锐地看到国际局势隐隐流动着一股潜流,一股隐忍抵抗的潜流,德国法西斯虽然表面风光,处在颠峰,其实已经是衰败的开始。欧洲和亚洲不同,不同的政治文化、人文文化注定了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的不成功,光靠强权统治不知道安抚,注定是不能成功,再加上欧洲国家建立已久,国家、民族观念非常强烈,压制得越厉害反抗就越猛烈。而在亚洲,大部分民族近百年来都被外族所统治、所压迫、所剥削,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很淡薄,有一种潜意识就是被奴化了。
大汉帝国向处在困境中的英军输送补给,这对盟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件事情也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克里姆林宫,这让斯大林还是减少了一些疑心。历来,克里姆林宫对大汉帝国的提防之心甚过对德国的提防。尽管斯大林一直都怀疑德国人对苏联的野心,但是他还是坚持认为德国人不会在击败英国人之前对苏联发动进攻,他也是千方百计地小心翼翼地执行着对德的外交政策,以避免德国的借机挑衅。
“一切行动都证明了希特勒的野心——在波兰东部集结德国部队,100多万的纳粹军队驻扎在附近的巴尔干半岛,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占领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斯大林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苦苦思索着,“希特勒肯定不会同时在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我们应当提防的是大汉帝国,在远东地区和中亚地区边界大汉人动员了不下150万的一线部队。我们应当维持对德国的友谊,我们之间有互不侵犯条例,希特勒在42年之前不会发起进攻。”
斯大林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宁愿相信自己的政治嗅觉而不相信桌上成堆的秘密报告。苏联的秘密情报人员不断地把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情报送回来,但是斯大林不愿意相信这些。后来,英国首相邱吉尔有点看不过眼了,在5月上旬,他让驻莫斯科的大使馆向斯大林提交了他本人写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他从一名情报人员那里得悉的德军在波兰南部调动的消息,以及这条消息对苏联的意义。
然而,斯大林更加相信从大汉帝国高层某位亲爱的同志、红色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拥戴者的消息:大汉帝国总统方云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强调了和苏联一战的必要性,而且只允许在今后讨论如何进攻苏联。这位同志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此之前送来的情报都是非常准确的。
在苏军的高级将领中,还是有人是清醒的。朱可夫说:“斯大林同志,从参谋部的情报分析来看,德国进攻我们的可能性要大过大汉帝国。从军事角度看,大汉帝国在其北部边疆和西部边疆大规模集结部队的行为,更像是一种牵制行为。反而德国军队的集结,更具有进攻性,因此我建议我们的部队应该在我国西部边界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斯大林摇摇头:“朱可夫同志,英国和外国报纸上普遍出现的关于苏德之间战争的谣言是不足采信的,是荒谬的,是反苏反德力量德笨拙德宣传伎俩。真正的威胁来自大汉帝国,这是一个卑鄙、无耻、下流、恶毒的国家。他们在国内一直都是奉行反苏的政策的,我们要提防的是他们的部队越过边界,可不能让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在远东地区我们部署了多少部队,战备情况怎么样?”
“在远东和东部地区我们一共是部署了182个整编师,绝对可以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可是斯大林同志,即使是不让西部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起码也要让西部军区的部队进行战时装备。”朱可夫脱口说道。
“好吧,朱可夫同志,我同意你的建议。我们在整个西部军区共有多少个师?后备部队又是多少?”
“在西部军区我们有152个师,但是都不是满员师,人数只有几千人。德国人目前调来了102——107个师,全是整编师,平均每个师14000——16000人,所以我再次请求您,斯大林同志,请同意让西部军区进行一级战备动员。”朱可夫忧心忡忡地说。
斯大林有点生气地看了朱可夫一眼,用生硬的语气说:“同志们,假使我们被秘密情报牵着鼻子走,就容易成了别人的工具。而他们正盼望这样,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上当。”
这位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一言九鼎,一干官员各怀心事,表情复杂。朱可夫想要再说点什么,被铁木辛哥元帅在他身后拉了拉他的衣角,也就不再说话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希特勒在波森的地下作战室给他的元帅将军们详细解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巴巴罗萨原指的是德国皇帝菲特烈大帝,他曾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五次入侵意大利。
“。。。。。。这次作战,德国将出动196个师,5000架飞机,4000辆坦克,编成三大突击集群,在北、中、南三个战略方向上展开进攻。我们的盟国芬兰、罗马尼亚,将为我军实施侧翼辅助突击提供方便,芬兰军队将和德国军队一同向列宁格勒和拉多加湖地区挺进,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线,占领苏联在北冰洋的不冻港。罗马尼亚也将派友军攻击敖德萨,并沿黑海前进。我们将在巴伦支海到黑海总长2000公里的战线上,投入共计726万军队对苏联实施毁灭性打击!”
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德尔上将结束了作战计划的讲解,被委以重任的三大陆军元帅勒布、博克和龙斯泰德各自打量着沙盘,纷纷陷入了沉思。
希特勒看了他手下的将领一眼,说:“我的将军们,这就是对苏作战计划的要点。我们将要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征服世界。我们直至到进攻前一刻,仍然要一如既往地遵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说完,希特勒忽然狂笑起来,亚洲东方的盟友确实做得不错,把苏军大部分精锐的兵力拖在了苏联远东地区。
“不到进攻开始,我们的友谊不会消失,我们要尽可能地制造假相迷惑莫斯科,等他们明白过来之时,恐怕也就是沦为我们的阶下囚的时候!”
美国决定参战,首选目标就是非洲,以援助在那里已经是筋疲力尽的英军。参战的提案被提交给国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是获得通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陆军已经开始接到命令,进行了部分动员。而海军,已经开始着手抽调舰只组成远征舰队。
对于大汉帝国在其北部地区名目张扬的调动部队,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担心。和方云打过交道的罗斯福是深深理解这位大汉帝国的统治者是经常不会按理出牌的,什么事情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欧文斯将军指出,大汉帝国这样的军事调动是令人疑惑不解的,但从效果上看,具备了打击苏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牵制了苏军的主力部队,间接地帮助了德军,非常不利于盟国。
因为他们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希望德国去进攻苏联,以缓解盟国在欧洲其它地方的压力。在这种思想下,苏联坚持得越久,对盟国就越有利。
可是,也有人指出,苏军在南部边界集结了约185个整编师的兵力,军队数目远远超过大汉帝国在北部边疆的军队数目,大汉帝国往其北部边疆调遣部队是非常正常的。
西元1941年6月上旬,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带领一个军事代表团来到了北京。在京其间,艾森豪威尔将军和黄维元帅就大汉帝国北部边疆的军事调动交换了看法。黄维对美国人解释说这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大汉帝国在北部边疆历来都是重兵防御的,就是为了防备某些人分裂国家的企图。再者,苏联人在南部边界集结了约有280万(182个师)的部队,5000门火炮、2200架飞机和1800辆坦克,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大汉帝国不得不在北部边疆集结部队,而且部队的总数也只是苏军的一半,150万人。所以单方面谴责大汉帝国制造紧张气氛是不恰当的。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大汉帝国还将向北部边疆调遣军队,而且所有的调动都是公开的,也说明了我们并不是挑起边界紧张气氛的主角。
黄维元帅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会晤的谈话被登在了媒体上面。面对着这样的事实,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对大汉帝国获得苏军精准情报感到吃惊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大汉帝国这样的军事调动是必要的,没有人会忽视自己国家边境一侧集结的近300万军队。他也只有呼吁这两个相邻的大国保持克制。
黄维元帅对美国客人说,大汉帝国的眼下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大汉帝国军方的倒戈一击,让斯大林非常郁闷,明明是大汉帝国先在边界挑起的紧张气氛,怎么到头来变成了自己的不对?大汉帝国高层对苏联的态度就是必有一仗要打,这总不能公开说明吧。
斯大林指示莫洛托夫对这种说法予以了驳斥,指出造成这种对峙局面是大汉帝国历来奉行敌视苏联政策的恶果。
大汉帝国常务副外长周卫国立即发表讲话进行反击,声称苏联不顾事实,无理取闹,在大汉帝国边疆布置重兵,居心叵测。
就在两国大打外交口水仗的时候,希特勒同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官员们就“巴巴罗萨”计划举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希特勒定下了具体的进攻时间。
6月17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一次政治局常委会议。在会议上,他做出了继续加强远东地区防御力量的决定,并要求所有的军事装备物资优先供应远东军区军队。
在获知这一决定后,朱可夫拉着莫洛托夫来见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我们有确切的情报表明,德国将在西部进攻我们。在西部边境,德国飞机越过边境侦察的次数越来越多,有增无减。德国使馆人员及其家属这几天也开始大批撤离莫斯科等等,所有这些情报都表明,德国人的进攻迫在眉睫。”朱可夫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
“远东地区的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大汉帝国的飞机很少越过边界,在莫斯科的使馆工作一切正常。”
斯大林有点犹豫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将军说的都是事实。他对莫洛托夫说:“莫洛托夫同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你今晚约见德国大使,看他如何解释德国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大批离开莫斯科的。”听完斯大林的说话,朱可夫和莫洛托夫两人松了一口气。
“朱可夫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在西部战区对30%的部队进行动员。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形势,眼下我们只能做到这么多了。”
“一切都按照您的指示来办,斯大林同志。”朱可夫马上回答道。
当天晚上9点,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接见了德国大使。
“我请大使来,是想通过您提醒贵国政府,最近一个时期,德国飞机侵犯我国边境的行动有增无减。”莫洛托夫开门见山地说,“我国政府希望德国政府就此行为做出解释。”
德国大使声明他同样不清楚。
“至于德国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大批撤离莫斯科。。。。。。”
“这个请您放心,使馆人员在轮换休假。很快就有一批新的工作人员来到莫斯科的。”德国大使没等莫洛托夫发问便回答。
6月18日的整个下午,苏联驻柏林大使一直要求会见里宾特洛甫,以便提出他对德国飞机进一步侵犯边界的事件提出抗议。但是,德国外长一直拒绝接见他。
西元1941年6月22日凌晨,斯大林的别墅。凄厉的电话声把斯大林给惊醒了。
“斯大林同志,我是朱可夫。我已接到报告,德国飞机空袭基辅、明斯克等城市,我请求您的指示。。。。。。”
被坏消息惊呆了的斯大林清醒过来后,马上召集了朱可夫、铁木辛哥及其全体政治局委员会议。莫洛托夫在会议上宣读了德国大使递交的宣战书。
斯大林的和平愿望搁浅了。
“下令给各个部队,反击!坚决歼灭入侵的德国人!”斯大林几乎是用尽全身力量说道。他下令重兵防御的远东地区却一枪一炮都没有响起,这又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德军是6月22日星期天越过边界的,攻势进展非常顺利。这让希特勒极为满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对他的将军们说道:“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征服莫斯科!”
“历史上的苏联将不复存在,”希特勒的眼睛闪着凶光,“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将夷为平地。剩下的苏联人只准住在波兰和乌拉尔山之间的一大片地区里,在党卫队的管理和保护下充当提供粮食的奴隶。”
“苏联的文化也将不复存在。除了农业手册,什么书都不许印。学校只要教给孩子们认懂德国政令就足够了。全部苏联犹太人一个不留,为苏联政府做事的那些人也都一个不留。苏维埃统治的每一个最后痕迹都将被清除干净。那些被认为有价值保留下来的珍宝,都将放在德国的博物馆里面,其余的就地销毁。”
希特勒的这番讲话,定下了德军在苏联境内行为极其野蛮的基调。
当方云拿到希特勒这份训令的时候,也不由暗暗吃惊,想不到希特勒对苏联、对共产主义的仇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因为类似的指令,他在对日作战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地下达过,造成的后果就是日本人口急剧减少、经济结构极度破坏、社会文明严重倒退。
可以预见,按照希特勒的训令,整个苏联就要被奴役,苏联的女子就要被**,工厂就要被封闭,市场上就会充斥着外国货,从十月革命以来的一切成果,将被战胜者卡住脖于吐出来,最后把苏联给屠宰掉。
有时候,短暂的历史进程就是伴随着杀戮和血腥的。
肖天华是光荣地踏上了上海黄浦江的码头,在欢迎的人群中回到了在自己在旧都南京家中。他重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墙上的字画名作,他再也不用冒着酷热,在瘴疫遍地的南方作战了。他也不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冲击英军或是当地土著军队的铁丝网,或者蹲在缅甸北部的阴湿战壕中,变成一堆腐肉和白骨,或者去服各种劳役,从值更到救火。他受过充分的教育,可以等到战争结束,然后开始另一种生活。他为这一切付出了代价:他的一条手臂永远丢在了马来亚的新加坡。
东南亚的战争变成了遥远酸楚的往事,每当肖天华用左臂不习惯地握笔写字,拿筷子吃饭,就会想起那血和火的日日夜夜。他和大汉帝国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当初自己投笔从戎的时候,并没有顾忌母亲婆娑的泪眼,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汉民族脊梁中的一份子。
事实也是如此,正是许许多多和肖天华一样的人托起了大汉帝国血性的脊梁。
现在,他要适应残废人的生活,适应残废人的心理。但在他内心中从不后悔,还隐隐有一股在骨子里的骄傲。他先争取自己穿衣、洗脸、洗澡,然后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抚摸那枚金光闪闪的勋章。
他父亲是一个商人,拥有两家工厂,他是家里的独子。因家境富有,在宅院里有花园、假山和池塘。父亲雇了一个叫二妞的漂亮的女仆,专门侍候肖天华的衣食住行。
肖天华谢绝了女仆的帮助,坚持像军人一样早起、跑步,练练每一个战士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击动作。最难适应的是近乎死水一潭的和平生活,国家给伤残士兵的待遇和补贴很高,也有安排他们工作的福利工厂和公司,可是肖天华家境很好,不需要出去做事。生活的平淡让他感到无聊,没有一点儿刺激。
有时候,他也会去看看一起回来的负伤的战友,也去拜访一下在战场牺牲的战友的家属,也到复员军人服务站去看看,最后,他的兴趣还是集中到了军事形势和政治上来。
他的女仆每天给他送来一大堆报纸和杂志,上面载满了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战局新闻。他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残废军人,一起开始做简单的兵棋推演,只有这样才符合他曾是一个团部参谋的身份。
随着大汉帝国迈出了扩张的步伐,不可否认,整个民族的精气神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民族自豪感和凝聚感空前强烈。试想看,一个民族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由一个被侵略者转变为扩张者,这种民族心态转变之强烈,是惊天动地的。
就在肖天华还在为无聊的生活烦恼的时候,一个熟人来找他。当肖天华看见这个人的时候,不由大吃一惊:“唐林少校!”
“是我,你好,肖天华少校。”唐林和他都是国防军第七军第十八师的,在马来亚战役围歼英军第五旅的时候认识的。唐林是石家庄步兵学校毕业的,文化高,见识广,很快就和肖天华成了好朋友。
“你怎么也在这里?听说你们不是调防到西云省了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好像听说我们军还是阿富汗驻军的主力,都换装成机械化部队了。”好不容易碰上一位朋友,肖天华忍不住一口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唐林穿着整齐的陆军少校军装,肩上的银星非常耀眼,看不出他哪里受伤了。也许他在休假,也许他有任务到南京来,反正他还是军人,而肖天华已经退役,成了平民百姓。
“你也太心急了,总要给我喝口茶先吧。”唐林笑了起来。
肖天华不好意思起来,赶快让女仆给他泡茶,然后让她忙去了。
“我在印度作战时胸部中弹受伤,正在南京疗养。我是在复员服务站听说你回来了,就抽空来看看你,看看你退役后的生活。”唐林说。
“还不是无聊透顶,真是怀念在军队的日子啊。”肖天华有点落寞地说。
“军队又有什么好的,不过是政客们的工具罢了。”唐林有点轻蔑地说道。
他这种语气让肖天华很吃惊,非常像军中一些反战派的口气。他静静地看着唐林,等待这位陆军少校的解释。
窗外炎热的天气不知不觉寒冷起来。
北京方云的府邸方公馆弥漫着喜庆的气氛。公馆门口车来人往,熙熙攘攘。
一辆黑色的蓝领牌豪华房车静静地停到了方公馆的大门前。这款新式蓝领豪华房车,在整个大汉帝国也不过才生产了九辆,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周围人们惊叹的眼光中,方飞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从车里走出来,整整衣服,然后从另一侧把自己的夫人接下车,夫妇两人互相挽手,一齐迈步向大门走去。在方飞夫妇身后,跟着一个手提礼物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是方飞的贴身护卫。
就这短短的二三十步路,不少人和方飞打了招呼。作为大汉帝国总统的亲大哥,康力集团的董事长,方飞在大汉帝国商界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再说了,来这里的人物都是非富即贵,认识他的人还是不少。
方公馆的门房自然是认识他的,亲自领他夫妇进去。
方公馆里面异常热闹,今天是方云的二公子方中兴满两岁的纪念日。林雪非常溺爱这个小儿子,不顾方云的反对,在家里大摆筵席,为小儿子庆祝生日。
方云有点头痛,最后向林雪交代,不要太张扬,所有的消费一律由自己掏腰包,仅限于几个亲族和结义兄弟范围就可以了,他可不想自己的家事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即使是这样,来祝贺的人还是熙熙攘攘,里面也夹杂有不少闻风而来的媒体记者。
方飞夫妇穿过喧哗的前庭,来到了相对安静的后院,就听到一群女眷的笑声。方飞夫妇一到后院,就看见林雪抱着方中兴在一群女眷中幸福地说笑着,而方云则坐在一边,和二姐方洁、四妹方雨说着闲话,林红军则是和刘爱国、王文宾、王力军、黄胜利围坐在一张桌子四周,低声说笑着。
看到方飞夫妇进来,方云站起来迎了上去,笑道:“大哥大嫂,就等你们了。”
方飞和方云拥抱了一下,笑着说:“别!你千万不要这样说,要不然我会被阿雪骂死的。”
“大伯就是会开玩笑。来,中兴,和大伯父打招呼。”林雪抱着小儿子走了过来。方中兴眼睛看着方飞咕噜地转了几下,呀呀地叫了几声,惹来众人一片笑声。
方飞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手掌心大厚厚的和田玉,挂到方中兴的细嫩的脖子上,说:“没有什么好东西。这块玉是我去年在新疆收到的,还不错。权当给小侄子的生日礼物吧。”
方云自然看出这块玉的价值不菲,说道:“大哥,破费了。”
当下又是一阵热闹,方飞和方洁、林红军等人打过招呼后,然后拉着方云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说话。
“三弟,我准备调集资金,进军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方飞说道。
“大哥,国内环境不好吗?”方云眉头跳了一下。
“不是,国内环境是好的。但是,和其他几个老牌家族比起来,我们方家的底蕴还是不够悠远的。世家的家族底蕴,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建立的。”方飞叹了一口气,“在国内,我们方家受到的制肘颇多。所以我想向外扩展,在那里打造我的商业王国。三弟,你看我这个主意如何?”
方云明白大哥的苦衷,正是因为他自己是大汉帝国总统,所以他对方家的要求颇为苛刻,就是不想在国家内部给人以权谋私的印象,即使是这样,私下还是有不少非议的。想到这里,方云有种颇为对不起大哥的感觉,而同时,他的思路也开始飞速运转起来。东南亚和南亚虽说是缔结了50年的军事同盟条约,还是不能够保证将来大汉帝国能够牢牢控制这些国家。
如果乘着现在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控制住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那么这将是大汉帝国未来控制这些国家的有力保障。毕竟有些东西,帝国政府暂时还是不好出面的。
想到这里,方云不由微微地笑了起来。他说:“这个主意非常好。大哥,我们私下可以好好合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