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唐高宗劳军走西域
几天以后,程咬金赶到了京都,赶上高宗皇帝李治正要散朝。程咬金是三朝元老,开国功臣,再加上事情紧急,便一路闯上了金殿。他听见了里面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班——”后,紧跑了几步,然后匍匐在地,一边爬行一边喊着:“皇上,皇上,老臣有事启奏。”
李治在金殿里听见有人嚷叫,便说:“何人喧哗?”
黄门官说:“启禀皇上,今有鲁国公程咬金,从西番回京,特地入朝见驾。虽未蒙宣召,便擅自闯入。”
李治听了,说:“啊,是程老伯从西番回来了。他急急回京,必定有要事禀报,快请他进来。”
黄门官:“是。”转身出殿。
文武大臣也都归位。
黄门官对匍匐地地上的程咬金说:“老将军真有面子,皇上本来要退朝了,听说您老人家来了,叫我快快请你进去。”
程咬金答应着,颤颤抖抖迈步进了金殿。他跪在地上三叩头,说:“老臣程咬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说:“老伯平身。”
程咬金说:“谢皇上。”
李治说:“程老伯,你从边关回来,为了什么事情?”
程咬金掩面痛哭,说道:“启禀皇上,我大唐征西元帅薛仁贵不幸身亡。”
这真是晴天的一声霹雳在金殿里炸开,以至李治也大惊失色:“啊!程老伯,快讲给朕听。”
程咬金一五一十,把所发生的一切全都禀报了。
文武百官面色肃穆,静静地听着。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李治听完了程咬金的禀报,伤心地双手抚胸,微合双目,说:“朕好心疼啊!薛元帅为我大唐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曾几次救先皇于危难之中。先皇对他格外器重。朕本来打算过些日子亲自赴西番劳军的,不想薛元帅已经作古。西番未平,主帅先丧。朕如何能不心疼?”
文武百官开始悄悄议论。
李治说:“薛丁山救父反而害父,虽是无心,但误我军国大事,其罪不少。程老伯,薛元帅的灵柩现停放在何处?”
“停放在玄武关。”
李治坚决地说:“朕要亲自吊唁去。”
这时,一个文官出班,奏道:“皇上,西番路途遥远,臣以为还是不去为好。派一个特使去就可以了。”
李治说:“不。先皇在日,常常亲自出征。朕因执位不久,还没有顾得上边塞之事。现在,没想到薛元帅不幸身亡,朕一来为薛爱卿吊唁,二来要犒劳征西的三军将士。”
程咬金连忙磕头,说道:“皇上圣明。现征西大军因主帅身亡,将士们免不了士气低落,哈迷国便会更加嚣张,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局面也可能丢失。若皇上亲自劳军,将对三军将士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再说,军中不可一日无帅,何人可担当帅位,也请皇上早早定夺。”
李治手抚脑门,说:“是啊,虽然你们封锁消息,但也保不住番兵很快就会知道。事不迟疑,要尽快拜帅啊。诸位爱卿,谁可以出任征西元帅?”他的目光在武将中扫视着。
然而这些武将却都低头不语。谁愿意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到那荒漠之地征战呢?若是皇帝点名拜帅了,那没有办法,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若是要自己自告奋勇,那就给皇帝一个闷葫芦,所以金殿里一片寂静。
李治收回他的目光,说:“罢,罢!朕到西番后,就地取材吧。”
程咬金赶紧说:“皇上何日起驾?”
“明天。”李治说完,喊道,“退朝——”
李治不顾朝臣的阻拦,一定要西去劳军,曾在大唐传为佳话。果然,第二天,李治的车辇便离开了京城辘辘西行了。程咬金骑着马走在皇帝车辇的旁边。一路上,李治不停地从车辇里向外看着,对他感兴趣的问题,询问程咬金。程咬金长年征战沙场,所以经多见广,凡皇上提出的问题他大都能给以解答。
车辇后头是皇上的随从人员,他们或骑马或徒步而行。随从的后面是一支马队,驮着劳军的物资。
君臣二人一路走一路聊天,不觉来到了寒江关地界。这里已经呈现出荒凉的大漠景色。李治面对着这满目肃杀的景象,不由得脱口吟诵道:
塞外悲风切,
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
阴山千里雪。
迥戎危烽火,
层峦引高节……
程咬金见皇上在吟诗,便奉承地夸道:“好,好诗好诗!”
李治问他:“程老伯,你知道这诗是什么意思吗?”
程咬金抓了抓蓬乱的头发,一脸窘态地说:“老臣榆木脑袋瓜子,干柴棍儿,就是不知什么叫‘湿’。您问老臣什么意思,就像问路边的顽石一样。”
“那你怎么说好?”
“皇上作的嘛,还能错?”
“这诗不是朕作的。你知道是谁作的吗?”
“皇上不要骗老臣,这么好的诗除了皇上谁还作得了?”
李治摇摇头:“非朕所作。”
程咬金说:“老臣不懂诗,可听着挺带劲的。那它是谁作的呢?”
“这是先皇的遗作。”
程咬金马上说:“怪不得的,老臣听着有些耳熟。当年,老臣跟随先皇南征北战,常常听他念诗,只可惜……”
“可惜什么?”
“老臣一句没有听懂。先皇常常拿老臣开心取笑。”
皇上的随从们听了,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
李治也笑笑说:“难怪先皇每每出征都要带上老伯,军中不寂寞啊。”
“是啊是啊,先皇在时,就愿意找老臣开心。”
“哈哈哈……”李治开心地笑着,说,“程老伯,前方要到什么地方了?”
程咬金打着手罩看了看,影影绰绰地看到了寒江关的城搂,便说:“皇上,马上就要到寒江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