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珂沉默。
他呼了口气,索性换了个坐姿,大大咧咧的坐在那,看起来很轻松。
“陛下,臣也什么都不知道,都是猜的。”
“但臣认为,自己猜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陛下愿意听一听么?”
陈珂的眼神很平静,像是一汪清泉看不见底。
方才还在震怒的嬴政瞬间冷静了下来。
他没有管摔在地上的杯子,直接一屁股坐在陈珂的对面。
“说吧。”
“这些事情,朕从来未曾想过,也不曾了解。”
他的声音中带着森冷:“或许是朕一叶障目了罢,朕想要听一听,你的猜测。”
陈珂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事情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呢?
看着陷入沉思的陈珂,嬴政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陈珂。
片刻后,陈珂开口了。
“陛下,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要从几百年前开始说起。”
他沉吟了片刻,从自己的记忆中将那个人扒拉了出来。
“如果用大秦的纪年,应当是厉共公年间。”
“若是用陛下清楚一点的纪年,应当说,孔仲尼死后。”
陈珂的声音很平静。
关于秦的灭亡,后世中有许多的猜测。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说法,最开始在后世中流传的是真正的「焚书坑儒」。
目的是为了禁锢思想。
在教科书上实打实的写着的这些。
而民间流传的说法,以及出土的一些尚且未曾证实的献中记载。
始皇帝坑杀的是进献金丹的方士,以及一部分妄议朝政的儒生。
陈珂结合着现如今所经历的一切,大胆猜测之后,得出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猜想。
他不对这个猜想负责。
当然,我也不会对这个猜想负责QAQ
陈珂走神了几个呼吸,在嬴政的轻咳声中醒来。
他望着嬴政,继续说道:“在孔仲尼死了很久之后,儒家与墨家并成为显学。”
“世人称之为「非儒即墨」。”
“但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无论是道家、亦或者是墨家,甚至是法家,都比儒家强上一些。”
陈珂顿了一下,问了始皇帝一个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
“陛下知道,儒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么?”
崛起?
嬴政沉吟片刻:“这.....”
他在脑海中思索,却没有得到答桉。
在他一统六国之前,世上的学说就已经非儒即墨了,他倒也不知道儒家是什么时候完成逆转的。
他摇了摇头说道。
“朕不知。”
陈珂平静的说道:“臣猜测,应当是在孔子死后的二十年间。”
说到这里,他忽然之间笑了一下。
“当然,臣只是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
“陛下当成一个故事听一听就算了。”
嬴政丝毫不在意:“快点继续说。”
“儒家的崛起,和今日的问题,和你刚刚说的那些事情,有什么联系?”
陈珂摊了摊手。
“陛下,儒家想要崛起,或者说,儒家想要成为当世最显着的学说,首先要做什么?”
他看着嬴政道:“陛下猜一猜?”
嬴政皱了皱眉,脸上带着些许思索:“做什么?”
陈珂微微一笑:“当然是先让自己的老师成为「圣贤」。”
“若是自己的老师不成为圣贤,老师的学说怎么能够成为圣贤学说?”
陈珂嘴角带着嘲讽。
“更何况,如果他们的老师不成为圣贤,他们这些徒弟怎么成为圣贤?”
嬴政心里一顿,他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
陈珂继续说道:“所以,那个时候的儒家便是开始了一个人造圣贤的计划。”
“他们必须是要让自己的老师成为圣贤,于是便大肆宣扬自己的老师开私学的事情。”
“后来,孔子便被称之为寒门之师。”
“然而事实是,孔子教授的虽然的确是寒门,但其中更多的则是贵族。”
“只要交钱,孔子都会教授。”
陈珂摇了摇头:“当然,这种教授会打折扣而已。”
“但这一点,臣还是蛮敬佩孔仲尼的,至少他愿意去做,并且切实的改变了当时的环境。”
“他的门人拿着这一点去吹嘘,臣也没什么可说的。”
嬴政同样点头:“不错。”
陈珂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而之后,儒家的那些弟子,便是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
“他们花了大力气以及很多金钱,将他们老师的学说编撰美化,形成了一本书。”
陈珂看着嬴政道:“陛下应当知道这本书吧?”
嬴政微微颔首:“论语。”
陈珂抚掌大笑道:“不错,论语。”
“这也成为了儒家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论语成功编撰出来后,孔仲尼成为了孔子,孔门中的一些人,也是成为了「七十二才」。”
陈珂冷笑一声。
“臣相信,刚开始的时候,论语中,称呼孔仲尼为孔子,但绝对不会称呼「颜回」为颜子。”
“颜回还没有到那个高度。”
嬴政此时心里已经是充满了好奇,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那颜回是什么时候成为了颜子,又是为什么成为颜子呢?”
陈珂看着嬴政好奇的眼眸,轻声道:“这就是儒家的第三步。”
“他们要让孔子称赞的人成为「贤才」。”
于是,这其中最得孔仲尼喜欢的颜回,甚至得了孔子亲口赞赏的颜回,就成了颜子。
陈珂看着嬴政道:“孔仲尼曾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一步,是让孔仲尼称赞的人成为「贤才。」”
“儒家完成了。”
“而孔仲尼称赞的人成为贤才后,那么孔仲尼的地位定然要比弟子更高。”
“于是,孔仲尼便成了「圣贤」。”
陈珂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而后,更加离谱的事情出现了。”
“于颜回一样,较为出名的七十二位弟子,便成了「七十二贤」。”
“这便是用一个人,带动了其余的人。”
“陛下,您觉着这个方法可怕么?”
嬴政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感慨:“的确是可怕。”
“而且,这还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陈珂点头:“不错,这还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逻辑自洽的完善后,儒家终于将自己的内部整理好了。”
“虽然「七十二贤」、「圣贤」的称呼只在儒家内部承认,但他们有信心让天下人都承认这个事情。”
“于是,他们便开始了这个计划中最漫长,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让天下人不得不、甚至争着抢着想要承认儒家的学说。”
“他们知道,贵族们是不会喜欢儒家学说的。”
“不是因为孔子言「仁」,更加不是因为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陈珂微微一笑:“陛下,您觉着当时的列国豪强们,为何不愿意采用孔子的学说?”
嬴政直接开口道:“因为「克己复礼」。”
他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嬴政太了解那些国家的王了。
因为他曾经也是其中的一位。
“孔仲尼言「克己复礼」,复的是周礼。”
“天下之人,谁愿意继续当周的臣子?”
“所以,孔仲尼的学说,自然不会被列国重用。”
陈珂表示赞同:“不错。”
“但那些弟子们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孔仲尼最重要的主张,他们没有那个本事去更改。”
“所以他们便想到了自己老师最出名的事情,教徒。”
“儒家弟子中,有将军、有国相、有豪商,他们在一起之后的力量十分巨大。”
“他们开始四处散播儒家的学说,就像一只蚊子一样,疯狂的分裂。”
“一个人收几十个弟子,这十个人中总有十几个成才的”
“而这十几个人每个人都收几十个弟子,这几十个就变成了几百个。”
“后来变成几千个,几万个。”
“于是,哪怕这些后来的弟子不成才,天下之儒生变多,也成了一个定数。”
“就像现在这样。”
陈珂看着嬴政,嬴政同样知道,接下来的话,就说到关键了。
“然后呢?”
陈珂轻笑一声:“然后?然后便是想办法让皇帝、亦或者王信任他们。”
“陛下天子纵横,太过于惊艳了,应该打了儒家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没有想到天下竟然能够再次一统。”
陈珂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们最开始的想法,应该是一个个的小国侵蚀,然后让天下诸国都采用儒家之法。”
“而现在,他们则是需要陛下。”
“但大秦的国策便是「法」、「秦律」。”
“他们晚了一步。”
“所以他们要想办法。”
“此时的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让陛下或者下一个帝王废除秦律,重用儒家。”
“第二:推翻大秦,在下一个帝王还未出现的时候,投靠他。”
陈珂眯了眯眼睛:“博士宫的出现,淳于越的出现意味着他们选择了第一项。”
“但陛下因为扶苏喜儒且迂腐,对儒家开始憎恶。”
“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落空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二个计划,他们想要毁掉大秦,让天下再次战乱。”
陈珂感慨了一声。
“陛下,方才顿若将军所说的那些儒生就是左证。”
“他们想要激怒陛下,从而让陛下坑杀了他们,然后陛下杀他们的原因就会在他们的口中澹化。”
“儒家会不断地强调陛下坑杀儒生的事情。”
“而之后,他们还会做出来一些举动,令陛下将民间的书籍焚烧,收入皇宫中。”
“这个举动经过他们的散播,会成为陛下是昏君、暴君的另外一个左证。”
嬴政坐在那里,这个时候的他十分冷静。
“即便如此,他们又能如何?”
“朕还在,他们敢反么?百万老秦军还在,他们敢反么?”
陈珂微微摇头:“他们当然不敢,所以他们会让陛下崩殂,让陛下不信任李斯。”
“同时,与北方匈奴勾结,令他们侵扰大秦,让蒙恬将军北上。”
“而这个时候,大秦一定会用尽全力攻打百越。”
“但百越因为环境问题,会把大秦拖入泥潭中。”
“这个时候,大秦就如同一个病夫。”
“稍微有一点刺激,比如陛下崩殂,大秦就散了。”
“而令陛下崩殂的办法,臣猜测就是金丹。”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臣一直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告诉候生以及其他的方士。”
“怎么炼制九转金丹的呢?”
“告诉他们的那个人,知不知道九转金丹有慢性毒素呢?”
听到慢性毒素,嬴政的神色勐地一变。
他看着陈珂,神色很难看的说道:“所以,金丹有毒?”
陈珂点头:“不错,臣推断,金丹有毒。”
“若陛下不信,可以让候生再次炼制金丹,加大剂量后喂给死囚试用。”
嬴政微微的闭了一下眼睛,他瞥了一眼身旁站着的顿若。
顿若立刻领命,往外走去。
他要让人去给咸阳城传递消息,试一试这金丹如何。
“然后呢?”
陈珂微微的低着眼睛:“陛下,还有然后么?”
“大秦在百越中受挫,三十万蒙家军在北疆抵御匈奴,扶苏殿下被儒家蛊惑与陛下生出间隙。”
“胡亥公子被赵高引诱,争夺皇位。”
“此时,恰逢陛下崩殂.......”
陈珂抬起头,声音像是再唱咏叹调一样。
“陛下觉着,这般的大秦,还能够延续下去么?”
嬴政的身体微微一晃。
他有些坐不稳了。
还好因为方才放松的缘故,他此时是大大咧咧的坐在地上的。
不然已经歪倒,露出丑态。
嬴政深深地吐了口气,看着陈珂说道:“那么,儒家能够得到什么?”
陈珂摊了摊手:“儒家得到了至少十年的缓和时机。”
“当看到下一任君主的时候,投靠那一位君主。”
“依照如今天下局势,儒生众多,总有许多是有才华的。”
“当新的朝代不再重用法家,反而是儒生众多的时候,这些儒生自己就会将儒家推崇为圣贤学说。”
“即便是需要蛰伏,但天下官员就那么多,读「论语」的官多了,其他的官就少了。”
“刚开始,他们或许需要一个温和的学说,不争不抢的学说。”
陈珂开玩笑的说道:“比如臣就觉着道家挺不错,上善若水。”
“老子言: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慢慢的,儒家占据了朝堂多数的时候。”
“他们自然就会引导着朝堂,回归到自己的本家。”
“陛下,您说这样子,儒家得到了什么?”
PS:第二更送到。关于儒家的东西,全都是我瞎编的哈,求求大家别拿真正的历史来QAQ,咱写不就是图一乐么。
错别字等我更新完在一个个找着改一改。
下一更大概十点左右吧....希望十点左右能出来。
反正今天肯定四更,不少了大家。熬夜通宵我也写出来。
第一百零四章 猎人、猎物、演员【三更4k为“炸鸡”盟主加更】
嬴政沉默不语。
片刻后,他似嘲讽的说道:“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只是朕没有想到,儒家这个局竟然布了这么长时间,真是让人觉着闻所未闻啊。”
“且他们竟然愿意为了这个目标牺牲至此。”
嬴政似乎带着些许调侃儿的语气。
“外面的那些儒生知道自己会死么?应当知道吧。”
陈珂笑着说道:“陛下,为了完成一些事情,付出生命算什么?”
“我大秦穆公,为了给大秦一个机会,不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嬴政微微点头。
“这是自然。”
“我大秦为了一统六国的目标能够六世奋斗,儒家自然也可以为了他们的目标延续百年。”
“问题只是,现如今朕、你,都是站在大秦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嬴政在那个略微有些长的故事中,将自己的情绪变得冷静了下来。
他轻轻的开口道:“所以,你有什么办法?”
嬴政嘴角噙着笑:“总不会,你陈珂跟我说了这么多,结果你没有任何办法。”
“只是把自己猜测的都说出来吧?”
嬴政的声音虽然带着笑,但陈珂却能够听出来笑中一抹暗暗的,不算威胁的威胁。
他扶额道:“陛下,臣真的不是戳一下动一下,也真的不是唯有面临绝境方能死而后生。”
“臣该动弹的时候,自然会动弹的。”
“您就别给臣施加压力了。”
见到陈珂识破了自己的计谋,嬴政也不在意,只是耸了耸肩膀。
不管陈珂怎么说,他反正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就是了。
“行了,朕不逼你。”
他带着催促的说道:“你快点说自己的计划!”
陈珂这才是嘿嘿一笑,面容中带着些许奸诈。
“这还不简单么陛下?”
“若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计划,自然在暴怒中会失去理智,做下一些他们想要的事情。”
“可现如今我们既然知道了,何不将计就计?”
“那些儒生妄议朝政,咱们可以将其抓起来,但却不杀。”
陈珂眼睛中闪过一抹难得的狠辣。
“一天三顿打,难道不够咱们出气的?”
“再者说了,如今有凋版印刷、以及纸的存在,陛下何必担忧儒家传播自己的学说?”
“儒家再厉害,他能有造纸术,能有凋版印刷?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陈珂的声音中,略带着些许的感慨。
“儒家可以散播陛下的暴名,难道咱们就不能想办法让陛下的「贤明」传遍天下?”
“儒家有大儒,难道我大秦就没有顶尖的人了么?”
“李丞相、王廷尉、萧何、曹参、陈平等人。”
“更何况,不是有一大批所谓的「七十二贤」后人投靠了大秦?”
“儒家想要让陛下焚书,陛下不仅不焚书,更是准备印制「千字」、「法学」、「选集」。”
“儒家和六国余孽想要陛下攻打百越,那我们就做好准备之后,再攻打百越。”
“更何况,如今赵高蛊惑胡亥公子的事情,不是已经解决了么?”
陈珂眨了眨眼睛,脸上难得的带着淘气。
“为何儒家会出此险招和阳谋,引诱陛下来会稽郡,更是用九州鼎为**?”
陈珂大笑道:“只怕儒家的许多谋划,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被臣破坏了。”
“所以才是出此下策吧。”
看着挤眉弄眼的陈珂,方才心情还有些阴沉的嬴政一下子就是笑出了声来。
“噗嗤。”
“你这个混小子,整日就是不着调。”
嬴政摇头轻叹道:“不过也确实,你在不经意之间,破坏了儒家的很多谋划。”
他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不过,你真的是不经意之间做的么?”
陈珂当即装傻:“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臣当然是不经意间做的。”
“只是做的事情多了,儒家出手多了,臣才管中窥豹,猜测了一些事情的真相而已。”
陈珂非常无辜的说道:“陛下怎么能如此怀疑臣?”
“臣当真是内心悲痛不已,今晚用膳都是要少用一半了。”
看着陈珂滑头的样子,嬴政的心情也是逐渐的好了起来,甚至可以跟陈珂开玩笑了。
“少用一半?”
“你今晚要是不少用一半,朕就让你明天没饭吃。”
看着嬴政羊怒的样子,陈珂嘿嘿一笑。
说实话,就在刚刚,陈珂真的有打算跟始皇帝坦白。
但最后他还是没有。
陈珂和大秦的距离感还有,跟嬴政的距离感更多。
他转移话题道:“陛下,如今儒家还以为自己是人,而我们大秦是物。”
“但此时,人与物的位置已经颠倒。”
陈珂此时换了一个坐姿,跪坐在那里,腰板挺直,神色中带着昂扬。
“陛下,此时攻守之姿已然异位!”
“我大秦可坐等儒家将所有的一切都送入大秦,看着儒家送死也!”
嬴政同样坐直了身躯。
方才他们两个是以陈珂、嬴政的身份在猜测儒家之事。
而当陈珂坐直了身躯的时候,就意味着此时的陈珂不再是陈珂,而是陈少府!
嬴政不再是嬴政,而是始皇帝!
“陈卿所言有理!”
“接下来的事情,朕会让黑冰台、蒙恬、李斯配合你。”
“无论你想要做什么,都可以先斩后奏。”
嬴政的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一种礼贤下士的感觉。
“希望陈卿不会让朕失望。”
陈珂神色肃穆,就像是一位真正的古之君子。
“陛下,臣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儒家已然是笼中之兔,无处可逃也!”
二人对视一眼,朗声大笑。
一时之间,君臣相宜。
..........
会稽郡郡守府
一个人影急匆匆的从后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急切。
他走入正厅的时候,直接看着坐在那里的会稽郡守道:“怎么回事?”
“难道他还没有发现那群儒生?”
项留微微皱眉:“这不应该啊,我都已经让手下的人不经意间泄露了。”
“铁鹰卫士的人也应当已经是发现了啊。”
他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困惑。
“为何陛下不上当?”
来人身上穿着斗笠,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焦躁难安。
“此时,儒生已经是讨论到不能再往下讨论了,若是继续下去,计划就要失败了!”
“为了这个计划,咱们付出了那么多,绝对不能让计划失败!”
项留冷哼一声:“我当然知道。”
“但陛下不动,咱们谁敢动?”
刚说完这话,他立刻便是停了下来,神色十分难看。
他下意识称呼的不是「暴君」、不是「嬴政」,而是「陛下」。
始皇帝的威严,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中。
“呼。”
来人微微的吐了口气,脸上闪过一抹阴沉。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他看着项留说道:“你这几日让士兵在儒生聚集的地方巡查,装作不经意间路过。”
“既然嬴政不想动,那咱们便帮他动!”
“你是会稽郡守,更是嬴政手下的人。”
“你若是抓了这些儒生,我们自然可以把这个罪名算到嬴政的头上。”
“而你去行宫请罪。”
“依照嬴政的性格,这些人一定会被打入大牢。”
“到时候只要这些人死了,那就是嬴政下令!即便没有命令,也是暗中下令!”
来人看着项留,声音轻和。
“这是最好的办法,只是不知道项郡守是否愿意了。”
项留眼睛中划过一抹狠辣。
他本不姓项,但他的恩公是已经死在大秦人手中的项家人!
“本官当然愿意!”
“你与那群儒生说好,明日本官会派人巡查,后日便是会抓捕那些贼人归桉!”
他站了起来,身上冷冽的气息如同寒冬腊月。
“此次,定然是要让计划顺利执行!”
来人听着项留这么说,心中的情绪更加的缓和了。
他看着项留:“好。”
“我会将你做的事情,转达给项梁将军的。”
“等到你抓了人后,我立刻让人散布关于嬴政暴政的章。”
“你一定要让嬴政听到这些章。”
“之后,更是要让嬴政觉着,是天下的书籍让百姓们如此思想波动的。”
“从而让儒生死了之后,嬴政将天下书籍收拢到皇宫之中。”
项留微微点头,神色坦诚。
“我知道了。”
“你放心就是了。”
............
咸阳城
冯去疾坐在府邸中,默默地看着面前摆放着的东西。
就连他的儿子冯劫来了他都不曾知道。
“父亲?”
冯劫的脸上带着一抹凝重。
自从父亲见了咸阳令与太史令之后,就变成了这幅样子。
整日枯坐在这里,似乎在考虑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样。
“嗯?”
冯去疾从愣神中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冯劫,微微叹气。
“是劫儿啊。”
他指了指自己的对面:“坐吧。”
冯劫看着自己父亲的这个样子,脸上也是带着困惑。
“父亲,到底怎么了?”
冯去疾拿起桌子上的东西,递给了冯劫。
“前两日,有人来找为父,说了如今朝廷中,陛下已然是想要用王琯换掉我。”
“我冯家的势力及及可危。”
“试图与我联手,一同打倒李斯、王琯、陈珂等人,令我冯家万世不移。”
“后来,赵高突然被陛下抓走。”
“我察觉到了他布置下来的局面,找到了太史令、咸阳令,得知了这个事情。”
“劫儿,你瞧一瞧。”
冯去疾的神色平静,似乎再说什么不大的事情一样。
因此冯劫也没当回事。
然而,当他看到那上面记载的东西时,他的手颤抖了一下。
“父亲,这是关系到陛下,关系到大秦的大事啊!”
“若是真的让他们成了......”
“那大秦只怕危矣!”
冯去疾闭上了眼睛。
“不错,若是此事照常发生,大秦危矣。”
“但最先危险的,一定是陈珂、李斯、扶苏三人。”
“他们三个人若是倒了,这大秦不就是你我父子的天下了么?”
冯去疾睁开眼睛,眼睛中带着癫狂。
“如此一来.....”
“何必惧怕?”
..........
时间匆匆。
晨
项留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而后正襟危坐在府内。
片刻后,一亲兵急匆匆的跑来,神色慌乱。
“郡守,郡守!”
“今日巡查,我等查到一众儒生当街批判陛下之政,批判我大秦,甚至口出诅咒大秦之言!”
“其人多,我等不敢妄动。”
“只能前来请郡守支持大局!”
项留勐地站了起来,眼睛中带着一片震怒的神色。
“什么?”
“竟有此事???”
“来人,速速去行宫禀告陛下,另外分出一队人马,于本官一同前往,捉拿逆贼乱党!”
说着,项留直接大步出了屋内。
走到府邸外,直接翻身上马,回头看了一眼天穹之上的大日,而后策马狂奔!
湖畔前!
众多儒生脸上带着洒然的神色,大声的讨论着关于郡县制、关于选赛,关于神物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什么所谓郡县制!”
“先贤所言分封乃是大才!过往扶苏公子反对郡县制,陛下竟然因此震怒!”
“实在是暴君所为!”
“不错!”
“正所谓兼听则明,之前博士宫内有一儒生书「谏始皇宠少府陈珂书」,其大才断言陈珂为奸佞!”
“陛下非但不听,甚至任由陈珂诬陷那同僚!”
“陛下当为桀纣,陈珂当为费仲,李斯当为尤浑!”
“古之奸佞,莫过如此!”
众人骂的是酣畅淋漓,远处马蹄声响起,显然是有大军到来!
儒生们对视一眼,而后一部分继续谈论朝政,另外一部分则是高声吟「诗」!
..........
行宫前
烟尘四**而起,大殿内,嬴政、陈珂、李斯、蒙恬四大演员已经就位。
一阵喧闹的声音响起,项留风尘仆仆,脸颊上甚至都沾染上了几分脏兮兮的泥土。
“碰”
项留从大殿外飞速走进,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听着那声响,陈珂心里不由得默默地砸了咂嘴。
这一下子可是结结实实,疼得要命!
项留眼睛中饱含泪水,眼睛中愧疚、愤怒、哀伤、惊恐等情绪复杂无比!
下一刻,凄厉中混杂着哭腔的声音响起。
“陛下!”
“臣有罪!”
“臣有罪啊!”
PS:错别字等会改,下一章应该在十一点半左右吧.....我今天要写死了。
如此爆发,难道不值得一个订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