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陈琛的《败臣论》(1 / 1)

杀了袁谭其实是再计划之外的,刘备虽然想把袁绍给解决了,但是倒也没有想过先把人儿子给杀了。

其实是打算把袁绍一家人都给俘虏了才有意思。

毕竟那样才更大气是吧,现在杀了袁谭这么一个小辈的,其实按照刘备的想法,袁谭还没资格让他痛下杀手,要杀就杀袁本初。

赵云让人安置好田丰,名为安置,实为监视,既然落到了手里,怎么可能让他飞了,哪怕是这个时候田丰想要自杀都没有什么机会的。

子龙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稳妥的。

其实赵云自己也没有想到之前大家筹备了那么久的渤海郡之战,就这么草草的落幕了。

甚至他有一种感觉,似乎己方的每一次大战,铺垫的永远要比正餐多得多,但是或许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因为在战斗之前,陈琛都会要求他们必须做好准备。

“不打无准备的仗。”

当前期准备做得足够充分的时候,其实战斗也就不会发生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当然,这也只是因为现在的战争规模并不算是特别的大,而且大部分还在掌握之中,大家之前对于刘备的关注度并没有达到如今这般重视程度。

陈琛跟刘备和荀攸他们已经交流过了,虽然现在前期来说,己方的战斗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都是占据了上风的一方,根本就不会吃亏太多,而且大部分事情都是按照己方的安排在进行的,并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料。

但是随着刘备如今占据了并州、幽州、冀州三州之地之后,他们所受到的关注的提防将会远超过之前任何一段时间,所以接下来如果有出现任何情况的损失和战争失利,都要有心理准备去接受。

而且陈琛都已经给刘备打好预防针了,如果己方一旦势力实在是太过于强大,这个强大是相对于任何一方势力单独来说的,到时候可能要面对的是其他势力的团结起来抵抗己方。

这种纵横之势,其实并不是很好打,而且更多是要在敌方的同盟关系上下手,而不是真就要以一己之力去大战天下诸侯。

哪怕是强如大秦,也是远交近攻慢慢推过去的。

实力再强,要给大半个天下同时施压,都会吃很大的亏的。

甚至陈琛已经在这次渤海郡的战斗中都做好准备要吃点亏了。

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说,如果青山营袭击张燕大寨那场战斗不算的话,可能渤海之战才算是刘备军对内正规战争的第一场吧。

之前的诸侯讨董是以大汉之名的,所以也不算是单方的对内战争。

但是刘备和陈琛都没有想到赵云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袁谭,将浮阳城拿在了手里,而且是第一个照面就直接射杀了袁谭。

虽然这和计划不符,可能会引发袁绍的强力反击,但是他们觉得赵云做得已经够好了。

这骑兵攻城还能够这么迅速地拿下浮阳城,其实也是因为赵云射杀了袁谭,才能够有这个效果,不然估计还是需要战上不短的一段时间的。

而在邺城的刘备也收到了赵云的来信,说明了田丰的情况。

田丰这个人还是陈琛推荐的,所以刘备就把陈琛和荀攸都给找来,想要聊一聊关于田丰的这个要求的情况。

其实就按照刘备自己的想法,还有他对己方高层们的性格的了解。

他觉得大家都不是那种会拿着别人儿子的尸首威胁的那种人,应该不管田丰有没有提这个要求,大家还是会决定要将袁谭的尸体完好无损地送回到袁绍那里。

【贾诩:不,玄德公,你误会了,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我会好好用的。】

但是现在主要问题出在了田丰这个降臣的态度上了。

哪怕刘备再怎么心大,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点芥蒂的,他并不知道田丰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这种向着老东家的行为,可不像是一个有着顶级智商的谋士能够做出来的啊。

陈琛到了之后,看完了赵云送回来的信,又看了看刘备的脸色,算是明白了刘备在想什么。

不过这种心理是人之常情,他给荀攸使了个眼色,荀攸心领神会。

这个时候就需要他跟陈琛配合起来,让刘备消除掉心里的芥蒂,不然之后用人可就用得不顺手。

荀攸也是私下多次听到陈琛跟自己说起田丰,特别是这段时间到了冀州之后,荀攸有问陈琛这冀州幽州有没有什么人能够出来帮忙主持一下场面的智谋之士,陈琛就总是会提一嘴田丰。

而且他在田丰的作用上更加重点的点明了,他的作用是局势和决策。

他是一个先天的判断者。

“玄德公倒是可以放心一些。”

荀攸先开口的,他了解陈琛的那个眼色,应该是在憋着点好东西、大家伙,需要自己先铺垫一下。

“既然这田元皓是有投降的心,那不管他的条件是什么,他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投降,所以他这位大才至少是不会为别人所用。”

荀攸先从最轻的程度说起,最起码,田丰这个人握在了己方的手里,袁绍方本身就失去了一个助力了。

随后再从现在的局势来分析,也是结合田丰的人来分析。

“而且这田元皓,自然是不会不知道自己如果这般作为的话,会被玄德公顾虑。”

“而且在看看局势的话,田元皓之前所效力的韩馥父子已经在太行书院了,而袁绍势力也是我们下个目标,拿下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玄德公不放心的话,只需要安置他这段时间,等到将袁绍解决了之后,再起用他,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荀攸还是聪明的,有这么个搭档,陈琛安抚刘备情绪也轻松了很多。

荀攸看到了陈琛给自己在暗地里摆了手势,也就明白了陈琛已经准备好了,点了点头。

“玄德公不妨听听琛哥儿的想法。”

刘备思索了一番,抬起头来,看向了陈琛,他还是更期待陈琛能够宽慰自己一些,让自己能够放下心里对田丰这些操作的一些异样想法。

陈琛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他其实是明白田丰的想法的,但是他并不是很喜欢田丰这种有点威逼式的投降方法。

因为按照田丰的性格的话,如果自己不答应,田丰大概率可能直接殉葬去了。

这倒不是因为田丰对袁谭有多么深的感情和忠诚。

像是田丰这种人,他们是绝对的死忠。

但是他们并不是忠于任何一个人的,他们的忠诚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想法,会让自己的所有行为都符合自己的想法,要遵循自己的原则。

田丰的原则之中,必然有一条关于所效力的主公的。

所以田丰可能会去陪葬,但是并不是为了袁谭陪葬,而是为了自己的原则而死的。

遇到这种人呢,你还真就拿他没办法,只能够顺着他们来,毕竟你在乎他们的命,他们有时候还不在乎自己的,真的是让人头疼。

“先生有什么看法?”

刘备开口问陈琛。

陈琛清咳了两声,算是给自己来个开场。

“其实这事吧,不知道玄德公觉得田元皓如今算是什么成分?”

“成分?”

刘备一愣,先生这是又折腾出了什么新生的词汇来了?

难道是要问这个田丰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如今袁谭身死,如果将袁谭势力独立出袁绍势力的话,那田元皓此时算是败臣,也是降臣。”

陈琛自问自答,他知道刘备估计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

“既然是败臣,那么他这个时候应该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又来了,陈琛最擅长的反问出真知环节。

刘备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被逼问的感觉了,他明白,每次到了这个环节的时候,自己总是能够体验一次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获得人生感悟,并且看透一些问题。

“嗯……容我想想。”

刘备认认真真地开始思考陈琛的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自己现在是败臣,自己的主公刚刚身亡,但是自己的主公他爹还在南方,而自己这个时候肯定是无处可去了,只能够选择投降。

然而在投降的时候,自己应该要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新的东家?

难道是一上来就尽心尽力地开始帮新东家干活,然后直接把老东家给卖了吗?

田丰这个时候就应该马上到邺城来,然后建议我们要用袁谭的尸体来换袁绍手中的什么东西吗?

不!

“若是我的话,或许降时还是会保持对原主的尊重,自己要能伸能屈,但是也要对新主保持不卑不亢,看看自己是否被看重,如果不被看重再另寻出路,被看重就献上毕生所学。”

刘备将自己代入到了败臣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这样的人会怎么做。

这么看来的话,其实田元皓跟自己的脾气,倒也也有点像啊?

当然,刘备是不会为了原主陪葬的,这一点他是没有办法理解田丰的,不过估计除了陈琛,也没有人会觉得田丰会在被拒绝之后自杀什么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

陈琛借着刘备的这个回答,开始了自己的某些理论的输出。

“作为一个败臣,如果你能够在投降的瞬间就将自己满腔的热血都寄予给新东家,那么作为新东家所吸纳的新成员,你确实能够在前期就获得不小的功劳,但是在随后呢?”

“不说别的,万一新东家让你去镇守一方,你失败被擒,那到时候你已经有投降背叛老东家的先例了,那你的新东家是否会放心地让你去办事?”

“所以作为一个败臣,第一时间就出卖旧主的话,那可能换来的就是自己未来的上限被封死。”

“首先,接触不到最核心的决策。”

“其次,没有办法有独立自主权,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幕僚的角色。”

“最重要的,是身份上还是会被人再提起,有可能会在新东家处被排斥。”

“败臣是战败之后被迫投降的,他们和那些因为矛盾冲突带着旧主的信息来投的不一样,那些人可叫弃暗投明,他们弃暗投明是他们自己的决策英明,但是对于败臣而言,他们弃暗投明的功劳,在于劝说他们弃暗投明的人。”

“所以,私以为,败臣,才更应该要抬着头投降。”

陈琛的声音坚定有力,似乎他将来也会这么做一般。

刘备:嗯嗯嗯?

但是其实陈琛还是留了一些话,比如如果这个败臣不是被人家看重的,那他就这么昂着头提要求,大概率可能是会被直接把脑袋砍下来的。

这个理论只适用于被敌方看重的大将大臣,而不是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废物。

“其实田元皓此举,与那些投降之后希望能够不与旧主为敌的将领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就按照他这个要求,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没有必要放大化。”

“而且田元皓甚至都没有说不参与到针对袁绍的计划中。”

“玄德公可信我,倘若我们给予田元皓信任,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

其实陈琛当时知道田丰被留在渤海郡的时候,还是蛮惊喜的,就是沮授没有留下来比较可惜,倒也是他贪心了。

因为当谋臣跟主公分隔开来的时候,他们的中二病可能就不会那么重了。

其实有时候败了之后,就是主公跟谋士、大将他们待在一块,然后哭一哭,喊一喊,互相感染一下情绪,回想一下曾经的美好,然后相互约定共赴黄泉。

其实说实话,这种主公坏得很呢。

你看看那些没有跟主公在一起被抓住的,还没有投降的,都成了无双忠臣了,这说明投降是正常选择啊!

其实按照陈琛的想法。

大家的思想就有点问题。

那些能够无惧死亡,为了忠诚,一腔热血去赴死的固然值得尊重。

但是那些选择活下来的人,他们只要不对旧主造成太大的创伤,那他们也不应该被人唾弃。

因为,他们也只是想要活下去啊!

当然,跟异族的话,另当别论。

陈琛今天他就承认了,他就是一个**裸的种族主义者,他就是觉得大汉民族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其他异族就是不行,只有汉人才是人,其他人种,那怎么对待还得看心情。

“呼。”

陈琛脑子里的思绪还在飞翔,刘备却是想明白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心中也没有了芥蒂,摆了摆手。

“告诉子龙,准了,让他们把袁谭的尸首护送到青州去还给袁本初吧。”

“诺!”

荀攸到一旁去起草书信,让人把书信送回浮阳城去,也算是给田丰一个交代吧。

他们都知道,按照这个情况的话,这封信写出来的时候,田丰这位大才,也算是进入自己的阵营之中了,至于他能够带来多大的作用,他们还不知道。

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他是被陈琛先生所认可的人,能够被陈琛先生认可的人,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是拉胯的。

就算是之前办事有些轻浮看着不靠谱的郭奉孝,之前也做好了太原的调研,为太原的基建工作和民生提供了很多帮助。

而这次渤海之战之中,更是和郭缊商讨提出了将三军拆解再重组的临时战略,将奇谋发挥到了一种稳妥得不像是奇谋的程度。

可以说在这次渤海之战中,最为亮眼的并不是赵云和张飞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

也不是马超的小失误带来的尴尬和损失。

而是老少两郭商议出来的三军拆解重组战术。

他们在开展这次战术之前,也是征求过了三位将军的意见,张飞、张辽表示了自己带的骑兵肯定够强够听话,而且也都相信子龙带骑兵的实力,所以在合作方面很顺利。

而他们也模拟了解过了赵云的骑兵攻城的成功率。

可能性不用测了,之前赵云就展示过了。

谁都知道刘备如今的骑兵很强,在刘备之前的各个知名战役之中,都是骑兵大放异彩,无论是雁门鲜卑之战,还是白波谷匈奴歼灭战,其实都是骑兵在统领全场。

而青山营偷袭张燕大寨的战斗又没有多少人知道,攻打邺城更是没有什么战斗发生。

所以麹义的两支特殊部队,比刘备军的普通步卒要强一些,能打,对于骑兵呢,又本身就是作为步卒克制骑兵的角度来搭建的部队,自然是有一定的克制消耗效果了。

其实按照麹义的想法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先用己方的特殊部队将刘备的骑兵给打残了,到时候如果对方只有步卒能够形成有力的攻击,那完全有机会放弃渤海,从容地离开渤海,前往青州的。

但是谁能想到这波麹义就是在第二层。

人家老少两郭在第五层。

我们骑兵强在第一层。

你猜到我们骑兵动向,想要克制我们,这是第二层。

我猜到了你相对我们骑兵动手,所以我们干脆只用步兵拦住你们特殊部队,用骑兵去攻城,这是第五层。

没想到吧?

说来也是,除了刘备他们,估计史上也少见有用骑兵攻城的吧?

而且还是以这种速度将城池打下来的。

不过这种战斗方式其实算是不可复制的,这也是陈琛在思考的,另一个时空中并没有这么多的骚操作,想一想,还是这个世界比较奇葩,然后又有自己这么个骚人在这里把他们带坏了,所以才会出现了这么些奇怪的场景吧?

不然怎么前世就没有听说过马踏飞枪登上城墙的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