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蹭食(上)(1 / 1)

大唐混混 烟雾飘飘生 1648 字 9个月前

一众人刚出了门口,迎面撞见个人,此人正是上次送小兰到这里来的那位管家吴用。

“你们来了,我们少爷正在家等着呢——”吴用见到一众人,先打了个招呼,接着说道。

“前面带路,去姚府——”林白大手一挥道。男人嘛,在外面有时候就得充一充大尾巴狼,怎么说林白也是名义上的家主不是?

姚府,准确地说,它不叫姚府,看着门前那两只大石狮子,林白心里有点胆怯了,也没有刚才那股要把人家吃成赤贫的气势了。

林白抬高了下巴,望了下高大红漆门上的匾额,上面赫然写着:右骁卫将军府。果然是座将军府地,姚元之那小子他爹还是个将军?林白正疑惑时,姚元之从旁门走了出来。

“德仁兄,好久不见,小弟在此恭候多时了——”姚元之走上前,笑着说道。

“元之兄,来得晚了点,包含,包含——”林白作着揖,学着他的样说道。

两人迎面而来,却还是错过一线。

“李小姐,恕小生失迎——”姚元之一直走到李敏的面前才停了下来,长长做了一揖。

“姚大哥,太客气了,周姐姐可在家?”李敏笑着还了礼,说道。

“敏儿妹妹来了——”林白正在理顺他们家的成员关系,这又蹦出个周姐姐?旁门里走出个盛装丽人来,一边走,一边说道,“姐姐在家一直等到现在,敏儿妹妹怎么才来——”

“请姐姐恕罪,在家里有点事耽搁了——”李敏说着迎了上去,小兰也跟了上去。

“德仁兄,请——”姚元之目送了李敏一阵,方才回过头来,招呼着林白。

“请,请——”林白客气了一番,跟着姚元之一道进了府门。

将军府地果然不同凡响,光是那道大门就能把胆小之辈胆囊吓破,进了门,中庭宽广,顺着石阶下去,青石铺就的道路将中庭一分为二,从大门这到前堂,大约有三射之地(一射之地相当于120步至150步),两旁亦有射半之宽,中庭里各种珍稀花木,此时正当初夏之时,郁郁葱葱,争奇斗艳。来来往往的仆役从中穿花过柳,络绎不绝。

“姚兄,令尊今日可在府上?”林白望着眼前一片繁华,敛声问道。

“德仁兄,误会了,这里可不是小弟的府上。”姚元之笑着答道。

“那是……”

“小弟的舅父家……”姚元之答道。

“哦?那刚才那位姑娘是?”林白接着问道。

“那个……那个,”姚元之四周望了一下,接着俯下身子低声道,“那是拙荆……”说完又很小心地望了望四周。

“你老婆?”只有林白才会用这么粗俗的称呼,而且说的这么大声。

姚元之红着脸,忙道,“小声点,贱内不喜欢在外人面前这么叫她……”

娘的,老子说吧,这小子怕老婆果然如此!林白心中忽然有种莫明的欣慰,望着姚元之大气不敢出的样子,心里很爽!

“唉~”林白用手肘捣了捣姚元之,道,“姚兄,在家里的地位不高嘛——”

姚元之让他捣得郁闷,盯了他一眼,道,“彼此,彼此……”

靠!林白狠狠地BS了姚元之一下,你跟我比,老子在家可不像你这熊样。

“姚兄,怎么不在家呆着,来你舅父家做什么?”林白装着没听见,接着问道。

“说来惭愧,小弟至今尚无功名在身,家父在日,叮嘱小弟一定要考取个功名,也好光宗耀宗——小弟现在正在四门学里做个学生。”姚元之说完,摇了摇头。

“哦,四门学?”林白惹有所思,沉吟了下,接着道,“四门学乃皇家所设,经学之士甚多,不凡饱学之士,姚兄他日定能高中,搏取功名。”

(唐朝的教育机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些是属于皇家性质的学校,在义宁三年,也就是唐高宗李渊时,这类学校里只招收有功郧或有品级的子孙入学,根据品级的不同,国子学要求最高只招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要五品;四门学要七品。到了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平了东夏,在自己的府地里又开了文学馆,人们常说的‘十八学士’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到了李世民当了皇帝,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仅国子学一处就加置了学舍1200间,太学和四门学也跟着加大招生数量,增加到3260人之多。

那时可谓四方儒士,齐集京师。教育产业做大,做强了,居然也顺带着挣外汇,根据《旧唐书》记载,高丽、百济、新罗(朝鲜半岛上三个国家)、吐番、高昌等国家的领导人,大头目、酋长之类的,纷纷将自己的子孙送到长安留学。“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

可惜本故事讲述的不是那个时候的事,轮到高宗李治上台,政教渐衰,对教育产业很不重视,加上隔三差五地,东搂下高丽,西讨吐番,搞得这些国际友人也不敢把子孙送到长安来留学。“于是醇醲日去,毕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

轮到武则天就更惨了,“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唯苟希侥幸。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矣。”——注解内容全引自《旧唐书》,由烟雾飘飘生口译)“难,难……德仁兄,请——”说着话,两人不觉来到中堂前。

林白刚要迈腿进去,望着里面大堂上坐着两位中年夫妇,又把腿放了下来。

那男的没啥起眼,一身常衣,女的也没啥,只是她身上穿的服饰,林白心里咯噔一下,据他所知,紫色好像只有亲王和公主才配有颜色。

“姚兄,”林白小声地问旁边的姚元之道,“你舅母是……?”

“小弟的舅母是临川公主。”

林白心叫果然,还好没冒失地一脚踏进去,在唐朝公主是谁,捏死个人跟捏死只臭虫一样简单。林白犹豫不绝,没想到今天蹭饭,蹭得这么有深度,直接蹭到公主家里去了。

那是公主,坐在她旁边一定就是驸马爷了,林白心想,跟自己心目中的驸马形象差多了,简直对不上号,他心里想的那种应该是神气十足,骑着高头大马的那种……

临川公主?等等——林白想起来了,当初学唐史,偶尔整了本《新唐书》来研究一下,别的都略过,独独诸帝公主那章看了个遍,唐太宗生的21个公主里,有的天生夭折,有的几岁就挂了,还有个更倒霉,临出嫁前死了,有一些出嫁后,死了丈夫,有一些嫁错了丈夫,老公一造反,公主跟着被削了脑袋——独独这个临川公主和他丈夫最懂得养生之道,没跟着别人后面造反,在皇帝老子那里也会拍,从唐太宗一到高宗,算是唯一一对善终的公主夫妇。

想到这,林白又朝里面瞅了瞅,能长寿的脾气都好,堂上坐着的两位果然一脸和蔼可亲之色,林白慢慢放下心来,没有先前那么惶恐。

临川公主是太宗的韦贵妃所生,下嫁给了周道务。而这个周道务却是功臣殿中大监、谯郡公周范之子,可能老周挂的早,所以自小周道务就是在宫中长大(注:在这个时期可能就与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有接触,关系还不错——作者猜的),受到良好的教育,写得一手好书法,还会做文章。太宗死后,高宗李治刚上台,周道务拍了公元649年的第一记马屁,上《孝德颂》,获得了李治的好感。到了永徽初年(李治的第一个年号,公元650年),按皇家例制,皇帝的姐妹全部从公主进封为长公主,这位临川公主自此以后恩赏卓异。

“德仁兄,请——”姚元之打断了林白的思路。

两人一共走入中堂,李敏等三人早在堂上叙礼。

林白猜的没错,临川公主夫妇真的很随和,见到林白和姚元之走进来,周道务夫妇相视一笑。

接着,周道务和蔼地说道,“快进来,元之,这位可是你前些日子说那位德仁贤侄?”

“正是小侄。”没等姚元之说话,林白自报家门。乖乖,看见粗腿就得抱呐,何况堂上这两位可都是常拍天子马屁的前辈高人呐,如果得他们指点一下,老子在长安城里还不发死!不过该拍的就得拍,该跪的还得跪,林白说完倒地就拜,“拜见公主殿下,驸马爷,愿公主殿下千岁,草民……”

林白饶是依足了从电视上学来的那一套,还没说完却引得一众**笑,笑得林白有点莫名其妙,难道说错了?

“瞧,瞧,这孩子嘴还挺会说的——”临川公主笑着指了指林白,对周道务说道。

“呵呵~贤侄起来吧,这是家宴,不是朝会上,哪来的这么多忌讳——要是这么多规矩,老夫怕下次再也请不来贤侄喽!”周道务捋了捋长须笑着说道。

“哈——哪能呢——”林白站起身来,尴尬地笑了笑。除了姚元之和两位长者,就属那三个丫头笑的最厉害:小兰笑的很含蓄,用手绢捂着嘴,不经意看不出她肩膀偶尔的**;李敏笑的也凑合,至少不那么明显;最可气就是姚元之的老婆,仗着在自己家里,居然扶着小丫鬟笑的前俯后仰,花枝乱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