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军令如戏(1 / 1)

第八十一章 军令如戏

国民党残军部队组织了一千多人的护商队伍押运毒品准备进入老挝。老挝军事部门接到了可靠的情报,老挝陆军司令拉迪功将军愤怒了,他决心消灭这支贩毒武装,一举摧毁金三角的心腹大患。

老挝政府早就把盘踞在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残军部队当成了动乱之源,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和实力。这一次,老挝政府岂能放过这个消除国家隐患的大好机会!此时的美国人听说此事也趁机煽风点火,说愿意帮助老挝赶走国民党残军,帮助老挝军队打好这一仗。因为这几年美国人处心积虑设计的“台独”、“藏独”计划,原指望金三角的残军部队能够发挥作用,结果很使美国人失望。至于在更早之前配合美军的韩战期间牵制共军反攻大陆等,这些任务都已经完成,现在美国人不愿意看到这支失控的中国军队在东南亚地区插手添麻烦。

“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武力逞强,现在又大规模军事押运毒品,真是肆无忌惮,欺人太甚!这些人的眼里还有我们这个主权国家吗!”为了捍卫主权,老挝陆军司令拉迪功将军调集T-28战斗机和精锐的第二空降营严阵以待。准备在地面特工人员的配合下,把这支贩毒的武装部队彻底消灭。

当天上午11时,当残军的护毒武装进入老挝时,拉迪功将军马上命令空军出动战斗机,务必将国民党残军消灭在老挝境内。空降营出动六架战斗机不停地对残军扫射、轰炸,地面部队层层包围,封锁周围所有通道。激战一天,共消灭残军的护毒部队官兵五百多人,只有八十多人逃脱,其余人员全部被俘虏,并缴获鸦片两万六千七百多公斤。

这就是证据!缴获的毒品是证据!抓获的俘虏是证据!他们的部队番号以及台湾配发的新式武器等等都是证据!还有,不久前台湾仍然在给这些残军部队空投物资,台湾过来的入侵飞机还把缅甸的螺旋桨飞机击落在泰国境内,这也是赖不掉的事实!有了这些事实证据,老挝政府随即联合缅甸政府和泰国政府,与1961年底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抗议,强烈要求台湾当局撤回金三角的残军部队。

台湾当局又一次受到了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强烈指责,就连美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联合国再次做出决议,要求蒋介石政权将留在金三角的国民党部队全部撤回。

蒋介石也认为这些残军部队在金三角的所作所为实在为党国丢脸,加之反攻大陆的时机已过,随下决心撤回金三角残军部队。当然,还是要留下一些人,以备将来之用。

1962年3月5日,时任国防部厅长和空军总司令的赖名汤将军奉蒋经国之命,率工作组飞往泰国曼谷,开始执行“春晓计划”撤军行动。这次行动得到泰国政府和军方的大力支持,泰国早就想把这批“不速之客”请走,他们为赖名汤等人的撤军活动提供一切便利。

赖名汤一行人首先到达残军总部,见到总指挥柳元麟。

其实柳元麟早就知道了台湾国民党政府迫于国际压力又要撤军的决定,只是他空有总指挥之名,虽然他已经命令所有部队做好撤往台湾的准备,但是那些军长师长之类的军官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他的,那些当兵的大都已经在金三角成家,有的已经成为当地华侨,更不愿意往台湾去。柳元麟无奈的直言相告赖名汤:愿意撒台的人数可能很少。

这是命令!怎能谁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赖名汤一连五天在老挝、泰国、缅甸三国交界的丛林中奔走穿梭,苦口婆心说服这些“反共志愿军”队员服从撤台命令,但是响应者人数还是增长不多。特别是以段希文、雷雨田、李文焕等为首的那些云南帮,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已经在金三角安家的那些人更不用说。最后,赖名汤只得宣布:不愿意撤台而自行留下的,今后一切活动自行负责。

最终,柳元麟总部及下属第一、二、四军部分官兵被说服撤往台湾,他们经由老挝、泰国空运返台。李文焕、段希文则没有率部队撤台。

李文焕和段希文为什么没有撤台?

李文焕名为第三军军长,实际统辖的不过一千多人而已,而且大多是他云南镇康家乡附近的老乡。他又非正规军人出身。他考虑回到台湾无依无靠,肯定保不住军长职位。别说是军长职位,可能连军籍也难保。所以,他便以路途遥远为借口拒绝撤军。他说“我一定要带领着跟随我过来的镇康弟兄。我们如果去了台湾就回不了家,见不了爹娘,我们哪儿都不去。”

第五军军长段希文虽然是军人出身,父亲曾是云南籍的国大代表,本人也多次返台见过蒋介石,开始他本人也愿意遵从命令撤回台湾,但部属大多都是云南人,并且许多人已在当地成家,都不愿意去台湾。再说,他段希文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到台湾也不会有多好的出路,更何况段希文也不愿意撂下这些患难兄弟一走了之。当然,作为他本人,他也不想违抗军令,因为他是军人。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赖名汤交给他一份国防部密信,信中说他若不愿撤台,还可以自愿继续留下来坚守金三角,接任金三角地区国军最高长官之职,要他组建“东南亚人民反共游击总部”,下辖第三、五两军,任命他为游击总部总指挥,要他继续准备为反攻大陆积蓄力量。

正中下怀!只要能留下来,就能和这些弟兄们在一起,凭着手下这支部队,就不愁在金三角发展壮大。段希文随宣布脱离“反共志愿军”总部领导,拉走了自己的队伍,因此没有撤退撤往台湾。

钱运周这次真的感到为难了。部队又要撤台!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这步田地,哪能说走就走!不走吧,这些紧跟柳总指挥的人,哪一个不听从总指挥的指挥?这是军令,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服从!再说,柳元麟长官都走了,他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可是真的就这样撤向台湾吧?他哪有脸面去见老长官李国辉?他永远忘不了他和李国辉的最后一面,特别是李国辉临走时甩下的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令他寝食难安。再说,柳长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谁还愿意继续跟着这样的人跑?还有最为主要的,那就是他钱运周的家已经安在了金三角,儿女还都很小,他确实离不开这个家,这个家也离不开他。真是:

岁月悠悠似风烟,人生苦短恋流年。

浮云来去空含泪,聚散离合闪电间。

是啊!十几年过去了。这支部队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年的小伙子都长出了胡子,当年的中年人现在已经是须发染霜。他钱运周当年曾经是李国辉队伍里最为年轻的军官,那些长官都亲切的叫他“小钱”,可是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小钱了,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再看看当初过来的这些人年轻人,现在他们哪一位不是拖家带口的丈夫和父亲?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这些军人已经不单单是军人了,他们大都在金三角安了家,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现在,反攻大陆的政治目的已经消亡。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似乎看得更清楚了,台湾的党国政府根本就不是什么靠山,而是在利用他们到处制造混乱和麻烦。他们这些人到台湾去干什么?台湾那座孤零零的海岛哪有这些人的家园和地位?

他钱运周从小就浪迹在云南省和金三角各地,他离不开这块地方,这里有他的妻子儿女,这里才是他的家乡,这里才是他的战场,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钱运周终于想明白了,他不能追随柳元麟撤往台湾,也许台湾可以成为柳元麟等人的天堂,但决不是他钱运周这帮兄弟的天堂!想到这,钱运周遂决定去投奔段希文。

因钱运周在猫儿河谷战斗期间通风报信有功,这次钱运周又及时投奔过来,不再跟着柳元麟跑,钱运周遂又被段希文任命为情报处长。

该撤台的人员整理行囊陆续离开。他们赶往老挝和泰国的机场,随后乘飞机回到台湾。

台湾党国政府和国防部对段希文、李文焕抗拒命令拒不撤台的行为表示恼怒,台湾国防部发言人声称,金三角撤军已告完毕,“云南人民反共抗俄志愿军”番号取消。所剩残余约数千人,均为擅自脱离部队者,台湾方面不再为其行动负责。

柳元麟回到台湾,被当作前线归来的反共英雄和有功之臣到处吹捧。蒋家父子把他当作忠臣良将,先后让他担任台湾国防部作战督察员,第八、九、十届中央评议委员、顾问,过起衣食不愁的特权阶级的优越生活。直到1993年8月还重新出山,当选为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1995年中风,1997年11月在台北逝世,终年89岁。

李文焕的第三军和段希文的第五两军再次联合抗命,拒不撤往台湾,台湾政府当即宣布取消部队番号,从此不承认这支部队。段希文对台湾这种无情无义的做法并不感到惊奇,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再听从台湾方面的指手划脚,早就想抛弃压在头顶的紧箍咒。两支军队遂相继宣布就地独立,宣布成立“东南亚人民反共游击总部”段希文和李文焕分别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金三角历史上的柳元麟时代结束,有名的“段、李时代”开始了。

独立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了番号,没有了名分,你还仍然赖在别国领土上,那就名不正言不顺。这支部队将要沦为一支流浪部落,理所当然变成了一支连国籍也没有的汉人土匪。

老挝政府宣布:非法入境的汉人军队为不受欢迎的人。老挝政府军在美国支持下遂出动飞机和地面部队进行拦截打击,第三、五军在老挝军队和美国飞机的打击下不得不落荒而逃。可是往哪儿逃?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又回不去,怎么办?两位指挥官一阵争吵之后,无奈之下,他们想再次逃回缅北地区,分别逃回原来的那片根据地。

段希文带领着部队跋山涉水,终于越过了老挝和缅甸的边界线。可是刚刚进入缅甸北部,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他们又被缅甸军队包围堵截。原来,早有准备的缅甸军队也不肯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机会,他们早就调兵遣将,等候在与老挝接壤的边界地区。现在看到为患多年的国民党残军果然撤退到缅甸北部,缅甸军队以逸待劳,一路围追堵截乘胜追击。段希文和李文焕的两支军队只好再次进行战略大转移。

1962年的雨季来得特别早,雨水特别多,多处道路都被冲坏。段希文率领着部队和家属们艰难的行走在一条条山谷中。头顶大雨如注,草木都在于水中挣扎,山谷仿佛变成了一座昏暗的牢房,低矮的云层挤压树梢,疲惫的队伍就像蜗牛一样攀爬在崎岖的山道上缓慢移动,人人脸上都挂着茫然和疑问的表情。段希文骑在马上,沿着泥泞的山道艰难前行。他忧郁地望望天空,再看看眼前的这支队伍,心情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流离失所走林丛,万水千山满眼空。

戎马一生何处去,家山北望泪凝瞳。

不知留下来的这些国民党残军部队还要经受多少风雨磨难,怎样才能扭转被围追堵截的尴尬局面,哪里才是他们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