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力(1 / 1)

控制力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孙子兵法 虚实篇

控制力是近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用于指代人们对于竞争局面走势的把握和驾驭能力,控制力强的一方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决定着博弈的进程;而控制力弱的一方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对于局面只是盲从或被动适应,很难主动改变现状。以围棋为例,对弈双方交替将白子和黑子布在棋格的交叉点上,力争最大限度地控制地盘,以此限制对手的选择,其基本主题是态势上的包围与反包围,进程十分微妙,实质上就是一种棋手间局面控制力的争夺。

通常来说,控制力的强弱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实力、信息和策略。实力,就是自身所具备各种力量的总和,大体可划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砝码,也是控制力产生的根本源泉。信息,是对于竞争环境、自身与对手情况的获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名言就充分地体现了信息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等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争夺进入了更为深刻的层次,竞争中双方围绕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而进行的信息战日趋激烈。只有加强自身对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限制对手的信息获取,才能谈得上从容应对、争取主动。策略,是人们以实力和信息作为支点的谋划与准备,使自身实力在最为合适的时空范围内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有将策略、实力与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形成强大的控制力量,在威慑对手的同时,左右着竞争格局的走向。

控制力理念并非一时突起的新兴事物,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在其兵法中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军事原则即是对控制力的最早诠释,孙武将该原则视为兵家造势的根本途径,故而控制力也可认为是“势”的外在表现。所谓“致人”,就是调动别人,即具有控制对手行动的能力;所谓“致于人”,就是被别人所调动,即缺乏控制力,丧失主动权,而处于被动地位。而攫取控制力的方法又可分为“欺敌误敌”和“冲虚动敌”两大类,通俗地讲,即为“诱导”和“调动”,此二者共同目的就在于:使对手自身的最强实力无法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进行爆发,而有利于我方的实力、时机和地利三要素的叠加,进而发挥出决定性作用,对竞争局面产生不可逆转变。“欺敌误敌”是以“诡诈”为基础的谋略思路,著名的“诡道十二法”就是此类策略的代表,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前四法,以主动示形为主,使对手产生错觉;而后八法,注重因敌变化,欺敌误敌,从而到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获得竞争中的控制权。“冲虚动敌”即以害动敌,通过进攻对方的要害之处,强制调动对手,较“欺敌误敌”可产生更为强大的控制力,居于更为优先的地位。“顿挫”是中国象棋对局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技巧,是一种特殊的运子战术,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中间过度着法。即一方采用照将、要杀、捉吃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进入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或为己方赢得步数上的优势。此着法正是将“冲虚动敌”的作战策略灵活地运用于博弈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诱导”和“调动”的两大手段,或进取或过度,或直接或含蓄,不断调动对手,使之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驱动竞争局面向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进行,这就是控制力的实际体现。

由于破坏因素的存在,在客观上绝对的控制力是不存在的。破坏控制力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类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分歧,如信息的偏差、影响因素估计不足、偶然性等等。然而,克服这种种破坏因素的方法主要就是确保策略执行的快速、直接、隐秘。快速,即行动迅捷,兵贵神速是用兵征战的通则,只有快捷有力的行动才是我们把优势及时转化为胜果、扩大己方整体优势的根本保证。任何复杂的斗争和博弈,在某一瞬间都有可能变得简单而又易于掌控,任何潜在和外在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都很难发挥作用,这就是《易经》强调的“审时度势、以刚决柔”的道理;直接,即切中要害,通过彼我利害条件的分析,找到更为准确的切入点,但求目的明确、一招制敌。正是因为直接,才能够确保竞争局面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有利于我方的实质性改变;隐秘,即秘密突然,秘密和突然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体的,二者相得益彰,在彼我间产生一过性的信息不对等,大大减弱对手对我方策略执行的干扰,排除偶然性影响,同时对对方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控制力是一种面上的力度,既表现为对对手的压迫力、牵制力和限制力,又是决定格局走向的把握力与驱动力。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一方,往往应该首先依靠多重因素维系原有博弈平衡,利用自身优势,渐渐制约蚕食对手,逐步强化自身对局面的控制力;而不应将博弈的胜负决定于某一个因素或者某一次对抗,特别是某一双方势均力敌的因素或对抗上,因为这样就使得博弈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偶然性的陡增将会导致局面的全面失控。相反,居于劣势的一方,则需要适当舍弃眼前不必要的对抗,力争选择在自身优势的元素上与对手对决,以点破面,瓦解对手的控制力,以图打开局面。因此,请您记住:就控制力来讲,能否赢得竞争不在于采取攻势还是守势,而在于控制还是被控制。时局变幻,我方可以积极从容地调整策略,正是因为自己不受对方的牵制;对方不能采取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则是由于我方控制力制约了对方的策略选择。凡事绝非越大越好,皆要把握好力度;真正的控制力不是将对手一味地压制,而是使之为我们的意愿而张弛。

【控制策略】

针对熟悉的领域,决策者在实力充足时,往往采取操纵经线和纬线的方式,对局面进行全面掌控;而在实力不足时,则需收缩战线,对经纬的关键交点进行布控,进而统领全局。针对不熟悉的领域,实力充足者,可优选重点经线或纬 线进行突破,之后逐步外延,影响全局;而实力有限者,则应该在某一两个点上汇聚力量,以点带面,形成晕轮效应,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