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之间爆发激战,两国均派使者到秦国告急求助,秦惠文王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听从大将司马错的建议,一举攻灭蜀巴两国,扩大了秦国的领土,并借助巴蜀地利遏制楚国。此后,张仪又多次运用外交手段,分化楚齐联盟,同时拉拢韩、魏两国,形成连横态势。十二年,秦、韩、魏三国合兵攻楚,楚国大败。秦国趁机占领了楚国的汉中,使秦国本土关中与巴蜀地区连为一片,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关中一样,均为战国时期的一等良田,由此秦国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军粮储备,具有了发动更大规模兼并战争的能力。
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太子荡即位,号武王。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早在秦惠文王时,张仪就曾献计:秦军东进中原,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以宜阳为跳板,控制东西二周和周天子,据有九鼎与图籍,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其实,张仪的建议并非有误,亦非不重要,只是提出的时机不太合适。中国象棋中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战术名叫“顿挫”,即棋手在运子过程中通过捉子、将军或叫杀等有力的威胁着法,迫使对方走上预定的变例,从而赢得一些先手,为下一步攻击创造条件。同样的数步棋,因进行的顺序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秦国的国策是一统华夏,而不是称霸诸侯,对于日趋惨烈的兼并战争,没有稳固的后方是不行的,故而惠王暂把张仪之计搁置一旁,采纳了司马错“先屈后伸”的策略,暂缓进取中原,集中兵力灭蜀,占据汉中,将秦国的领土连为一片,建立了更为稳固的大后方。秦武王即位后,秦国已灭巴蜀,后方巩固,国力日盛,秦武王欲对外征伐,张仪当年“东进中原,打通三川,以胁周室”的策略自然成为其首选方案。
三川,即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春秋前后成为西通秦陇,东下吴越的交通要道,称为“秦楚孔道”,既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会战中原,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然而,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秦军孤军深入,倘若魏、赵二国出兵相救,秦军可谓是举步维艰。在秦武王征求臣子们的意见时,公子樗里疾就以“难度高,风险大”为由表示反对;客卿甘茂则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魏而援韩,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也是有可能被秦军所攻破的。秦武王大喜,立即派遣甘茂出使魏国。甘茂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共伐韩国。接着甘茂领兵五万攻伐宜阳,战争持续了五个月,未见丝毫成效。武王力排众议,决定增兵五万援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只得向秦国求和。
孙子云:“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指的是对于得而无利,舍而无害的城池不要去进攻;对于破而无利,弃而无害的军队也不要去进攻,避免无谓地耗费自身的兵力与士气,不执著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着眼于大势,集中力量,占据战略要地,借以掌控全局。这一作战理念正是孙子“舍得”哲学的体现,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更好的有所为。《三国演义》中,对于战争的描写侧重于策略,甚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指挥者仅仅通过计策的博弈和时局的判断,就可以使得敌人卷甲撤兵甚至四散奔逃,细细地体会这实际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非真实的战争。战争不是摆积木,做算术,谋略固然重要,但执行起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勇气和耐心才能够成功,秦国若想统一天下亦是如此,必须打赢几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战争不可,甘茂所指挥的攻取宜阳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军事学中将这类战争称为“必胜战役”(MWBs,Must-win battle),这几场战役就是“城有所必攻,军有所必击”,先前的“不攻、不击”也正是为此时作准备,积蓄更强的兵力与士气,将自身的战斗力在关键的地方爆发出去。战前,甘茂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争取有利于己方的外部形势,但对于宜阳之战这样的攻坚战来说也不过是侧面的帮助,其率领秦军与韩守军进行了近一年之久的鏖战方才拿下宜阳城,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任何的外交斡旋和奇谋妙策最终均要借助于沙场决胜来实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往往是在几分钟内决出胜负的,但你也得有坚持到最后的能力,才能够谈得上去取得成功。秦军占领宜阳要地,打通了秦军通往中原的战略通路,为日后中原争霸所需的兵员与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此外,秦国掌控宜阳,也打开了周都洛阳与韩都新郑的门户,进而控制周天子和韩国,从地缘上中分天下,山东诸国的合纵阵线更加难以形成,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