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秦国兴起(1 / 1)

秦国的先人本是帝颛顼的苗裔,亦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但这也仅仅是传说,有关秦人的可靠记载应该从非子开始。非子生活在距今约三千年的周孝王时代,善于养马,孝王召其为王室畜马于汧、渭之间,马群生养繁盛,孝王心中十分高兴,遂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赐嬴姓,号秦赢。秦人虽然得以建国,但其地处西陲,华戎混杂,环境困苦,只能在同戎、狄的拼杀中求得生存。故而,先前几代秦君均身先士卒,亲自出征,其中秦君仲竟死于对外作战之中。但秦人不屈尚武的坚强性格和“与子同仇”的英雄气概此时已然形成。时至周幽王时期,周王昏庸无道,宠爱褒姒,为博得美人一笑,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失信于天下诸侯,后因立储之争,太子之舅申侯引来西戎,围困镐京,幽王欺诸侯在先,此刻再举烽火,诸侯鲜来救助,身死戎人之手,为后世所耻笑。“镐京之变”是周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秦襄公以其政治家特有的天赋,感觉到秦国时机的到来,在无人救周的情况下,果断出兵全力驰援,立下战功。周平王即位,西戎时常驱兵骚扰关中,子民流离失所,周室王业衰微,已无力统治关中地区,只得迁都洛邑,以求苟安,秦襄公再度出兵护送,立下拥立之功。正是襄公的两次勤王壮举使得平王心存感激,破例封襄公为诸侯,并宣布将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国。从此,秦国由一个附庸之地成长为一方诸侯,且获得了在关中沃土上自由发展的机会,然而秦国得封的土地实际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戎、狄诸部的大举入侵,使得周室均不敢在此立足,其生存所面临的威胁可见一斑。此时,秦国要么退守故地,以求自保;要么主动出击,在与戎、狄的斗争中不断壮大自己,据关内为己有,奠定强者之基。历史告诉我们,秦人坚强地选择了后者,并通过不断地征战,国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在文公四年,占据了整个岐山之地。岐山是周族王兴之地,也是当时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秦人在此筑城立国,生息繁衍,经文公一代君主,秦国就由一个落后的游牧部落转变为一个较为发达的农耕国家,为日后的春秋争霸打下了经济基础。

人的性格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同样民族的性格决定了国家的走势。但民族的性格也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民族亦是如此,秦人在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在其与戎狄的不断战斗中,铸就了尚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秦人强于性格而非体魄。东周这个中国有史以来的天字第一号乱世,已再无匡救之可能,必须剪除旧制,另立新篇。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危局当出强手。秦人以其特有的烈烈秦风,勇敢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豪迈向前,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