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史评杂论 春秋篇 第三十 北威齐晋
吴王夫差在征服越人之后,心中就有了北上争夺中原霸权之志,但吴越之地多河泽,民习水战,多步足,少骑兵,且国家地处东南,若北上图霸,路途遥远,士兵必然疲惫,致使战斗力大打折扣。为了便于水军行动,输兵运粮,夫差不惜国力开凿“邗沟”运河,贯通了江淮两大水系。吴王夫差七年,夫差闻齐景公【1】薨,而大臣争宠,新君孤弱,乃会合鲁、邾、郯等国兴师北伐齐国。联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夫差亲领,自沂水而上,后转入陆地,攻入齐之南境;另一路则由吴大夫徐承【2】率领舟师,顺淮水而下,东入于海,自海上攻齐,从而对齐国形成夹击之势。但齐国毕竟承昔日霸主之业,地广兵强,成功地化解了吴国的此次进攻。在此次伐齐失败后,夫差并不死心,于十年,尽发九郡精兵,与鲁合击齐国,并于艾陵与齐军决战,力挫齐军,使齐国元气大伤,齐简公【3】不得不与夫差订立了城下之盟。此后,夫差并没有积蓄国力,与民休息,而是不顾伍子胥谏阻,赐死贤臣,不顾越人枕戈于侧,再次征发士卒,领精兵数万,于十四年,由水路北进,长途跋涉近二千里,到达宋、卫、郑、晋四国交界之处的黄池,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晋定公【4】惧于吴之军力,承认夫差为盟主,史称“黄池会盟”。至此,夫差最终实现了其父定霸中原的宿愿,但其长年无节制地对外征战使得吴国民生凋敝,兵甲困乏,也为日后吴国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孙武在其兵法中,开宗明义,指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告诫君主必须高度重视战争,且慎重对待战争,“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因此,战争必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标准,而不应以君主和将帅的个人感情为标准,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国家攫取更大的利益,而不应为了战争而战争。俗话说,两军交战,胜者死八百,败者死一千。可见,战争对胜败双方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经济上,久战不决会造成国家财力枯竭;政治上,久战不决会导致民生凋敝,激起民众不满;军事上,对于春秋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久战不决,长期曝师于外,很可能给他国以可乘之机,一旦其乘虚而入,己方则陷于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是任何人都难以挽救的。针对这一春秋困局,作为伟大的军事哲学家,孙武提出了“兵贵速,不贵久”的速胜理论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命题。“兵贵神速“不难理解,就是缩短战役的时间,降低财物消耗,减少士卒折损。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既是境界,又是手段。作为境界,它倡导兵不血刃,击败对手,获得全胜,复国家以安定,还民众以和平。正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方显其王者本性。作为手段,则指的是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充足的物资保障和强大的战略态势作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一切非军事手段,辅助必要迅捷的军事打击,通过击垮对手的信心和瓦解敌军的斗志,在避免直接交战或将战争行动降至最低的情况下,迫使敌人屈服,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胜利。可见,“速”与“全”,两者是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速战速决使得对手内心恐惧,斗志瓦解,更易使对手屈服,从而实现全胜;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又使得战争时间大大缩短,达到速胜的效果。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雷霆一击是必须要有的,但不可持久行之,这就是道。人只有将自己渺小的生命融入无形的大道,才能进退自如,无往不利。
——————————
【1】齐景公(?~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吕环之子,齐庄公吕光之弟。
【2】徐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吴国将领。
【3】齐简公(生卒年不详),原名姜壬,齐悼公之子,春秋末年齐国君主。
【4】晋定公(?~前475年),姬姓,名午,春秋末期晋国君主。
作者题外话:该文章于2010年5月10日,被推荐至新浪网【草根博客】,飞刀在此感谢博导老师和锐博客的推荐与支持!2010年5月11日,被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飞刀在此感谢博导老师和【文化博客_读书频道】的指点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