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史评杂论 春秋篇 第二十六 姬光夺位
春秋后期,吴王诸樊【1】薨,其子光理应嗣位,但为守父命,其仍将王位以次传于四位兄弟。待到王僚【2】即位,诸樊之子姬光【3】心中不服,而阴纳贤士,欲袭王僚而自立。届时伍子胥【4】弃楚而投吴,光遂招其为门客,问其夺位之计。子胥为其画策曰:“王僚朝中广有党羽,若与其硬拼绝非上策,故欲行大事,必得其间,方可成功。今楚王新亡,朝无贤臣,可奏请王僚乘楚之丧,发兵征伐,霸业可成。王僚必然答应,兵暴于外,国内空虚,正可下手。”公子光恐王僚命自己为将征楚,故子胥又谏一策,让公子光诈称坠车而患足疾,不可率军远征,且荐僚之母弟掩馀、烛庸为将,更使公子庆忌结连郑、卫二国,共攻楚国,并令季札【5】使晋,以窥中原之衅。吴王好大喜功,必从,此一网而除三翼,刺王之事易也。次日,姬光以乘丧伐楚之大利说于王僚,僚欣然同意,即使掩馀、烛庸为将帅吴国精锐伐楚,季札聘于晋国。待吴师出境,姬光即请王僚赴宴,暗使专诸以进鱼炙为由,用鱼肠剑刺死王僚,自己则乘机发动政变,夺取吴王之位,以伍子胥为大夫,散财放粮,以赈百姓,国人遂安。
在中国的古代谋略中,有“谋”与“计”的区别,所谓“谋”,着重于事态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属于战略范畴。而所谓“计”,则更侧重于行事的细微之处,属于战术范畴。《三国演义》【6】想必大家都熟悉,诸葛先生的“隆中对策”是对于天下大事态势上的把握,故称之为谋。相反,在东吴招亲时,先生临别赠与赵云将军的三个锦囊妙计,只合一时之用,便是所说的计。后人效法先人之计,多有不中,并非全因古来流传有误,其原因既在于后世应用者仅是机械地照搬模版,而忽视了具体处境与时机,又在于单计使用意图过于明显,易于被对手识破,且势单力孤,难以形成强大的态势,胁迫对手。因此,现实中单凭一条计策是很难奏效的,谋略家们多是先后或同时采用多条计策,使得计计相连,环环相扣。我国古典兵书《三十六计》【7】中将这种用计方式称为“连环计”,即让对手自相牵制,而后再去谋取。反观本文这一实例,姬光和伍子胥正是利用这里策略,先以伐楚为名调出吴军主力,而后又诈病,获取自由之身,并使王僚两母弟为将,公子庆忌和季札出使他国,去僚之左右羽翼,以衰其势。最后,设宴请其入瓮,令专注行刺,一剑封喉。故而,在实战中我们应当以先前的计策设法拖累、牵制对手,扰乱或破坏其局势,使其陷于困境,丧失原有的战斗力,再以随后的计策进击对手,前后呼应,如若用计如此,则更易成功。
——————————
【1】诸樊(?~前548年),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吴王寿梦之子。
【2】王僚(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吴国国君,诸樊的弟弟。
【3】阖闾(?~前496),又作阖庐,姬姓,名光,著名军事家,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曾重用伍子胥、孙武等名臣,西破强楚,威震天下。在南征越人的战斗中,受伤而死。
【4】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
【5】季札(前576年~前484年),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寿梦少子。
【6】《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三十六计》,我国古代主要兵书之一,作者与成书年代均不可考。
作者题外话:该文章于2010年4月6日,被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飞刀在此感谢博导老师和【文化博客_读书频道】的指点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