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史评杂论 春秋篇 第十一 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三年,即齐桓公得位的第二个年头,桓公自恃国力日盛,兵强马壮,不顾管仲的谏阻,悍然兴师伐鲁,以报其与鲁国的昔日之怨。危急之时,鲁庄公大胆启用名不见经传的曹刿【1】作为行军参议,共御齐师。战事一开,鲁军采用主动退却的策略,避开齐军锋芒,选择在有利于反攻的长勺之地排开阵势。由于先前对鲁作战的胜利,鲍叔牙等齐军将领普遍轻视鲁军,认为其不堪一击,对战斗中的困难明显准备不足,在并无胜算的情况下,十分草率地开展了对鲁军的进攻。鲁庄公见齐军鼓噪迫近,正要下令擂鼓出战。曹刿见状谏曰:“齐兵势锐,宜静而待之”,并传令军中,有敢喧哗乱阵者立斩。齐军冲阵,鲁阵如铁,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齐军又展开了第二轮攻势,鼓声雷震,鲁军寂如不闻,阵甲森森,齐师只得再退。由于齐军两次进攻,鲁军均未出阵,故齐军上下均以鲁军为怯,随即发动了第三**规模冲锋。曹刿看出此次齐军来势虽猛,但气力已大不如前,认为时机已到,故与庄公共率鲁军发动反击。庄公亲自擂鼓助阵,鲁军将士见状,士气高昂,奋勇争先,锐不可当,将齐军一举击溃。鲁庄公欲行追逐,曹刿则认为齐乃大国,兵素强勇,恐有埋伏,其登轼而望,见齐军旌鼓散地,兵戈倒曳,车辙杂乱,判定齐军果然战败,方才命鲁军全线追击。鲁军猛追猛打,给齐军以沉重打击,所获兵甲辎重无数,将齐军一举赶出鲁境,洗雪了乾时之战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战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何鲁军一鼓可胜齐之三鼓?”曹刿遂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是说,战斗主要靠的是士气,两军交战的时候第一次击鼓会提高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会衰弱,待到第三次击鼓时军队的士气就基本耗尽了,齐军士气尽坠,而鲁军正盈,这就是鲁军得胜的原因。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曹刿所提出的持重相敌、后发制人的作战方略,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长勺之战属于阵地战,能否取得阵地战的胜利关键在于军队战斗力的战时蓄积与其释放时机。针对这一问题,孙子在其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四治战法”,即治气、治心、治力、治变。所谓“治气”,即激发和保存军队的士气,使其气势充盈,提升战斗力。在两军对垒之际,应避开对手初到战场时的锐气,保存自身气力,待其士气低落,再发起进攻以争取主动。所谓“治心”,即调整军队的心理状态,遵循“以治待乱,以静待哗”的作战原则,使己方军队保持沉着镇定,而陷对手于惊慌混乱之中,占得心理上的优势。所谓“治力”,即正确使用军队的作战力量,遵循“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带饥”的作战原则,在战场上注意保存实力,使自身的力量在适当的时机集中爆发,力争一击制敌。所谓“治变”,即巧妙实施机动灵活的作战策略,遵循“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的作战原则,抓住有利时机,避实击虚,击其要害,从而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上述四种战法,在实战中并非各自孤立,往往是被综合运用的。善战之人,常养气蓄力,等待时机,后发制人,从而赢得阵地战的胜利。总之,阵地战其作战方式不同于突袭战:突袭战,主要凭借兵势和突然性,故而贵在先发取胜;而阵地战,主要依仗气力和持久性,因此重在后发制人。正所谓,攻守异术,奇正不同。
——————————
【1】齐桓公(? - 前643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但纵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代英主。
【1】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