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寒闻言点点头,“我明白,也许,包大人是人间最后一片青天了,我子寒就算拼了自己的命,也要守着这片青天!”
万碧云欣慰的轻轻一笑,总算没看错这个大师兄,平时虽然冷冰冰的,但是实际上,关键时刻是真的可以靠得住。于是说道:“大师兄,这件事,我觉得我们还是跟大人说一下比较好,这样,你可以让他的心里有所防范,也可以让他给你出出主意,毕竟,他比我们年长,比我们阅历多。也许,大人还能帮你找到你舅舅呢!这件事,光靠你一个人是不行的。”
她一直都没说出来,就是没有机会跟子寒商量,这毕竟是人家的事,也不好多嘴,重要让人家自己同意,让人家自己说才行。
子寒看了看万碧云,想了一番后说:“如果,我告诉了包大人,他还会信任我吗?毕竟,他是官,多疑是他的本性,否则的话,如何破案。”
万碧云看了子寒一眼,不禁一愣,“在你眼中,大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吗?你既然说,他是人间最后一片青天了,那你为什么不相信,这片青天可以照亮你的未来呢?”
子寒愣了愣,他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一直惧怕包拯会对自己有什么怀疑,一直觉得自己很愧疚,竟然为了亲人出卖人间的希望。
这时,万碧云淡淡一笑,走了过来拍拍子寒的肩膀说:“大师兄,你既然用生命去守护包大人,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你不妨试试。”
子寒定定的看着万碧云,考虑了一番过后,终于长叹一口气,“我找个机会,就说。”
万碧云轻轻一笑,“我的能力也有限了,这件事有些复杂,还是早点说,看看大人的分析,是否和我们一样。”
“好吧。”
……
书房内
“……”
“……”
当子寒讲完这件事以后,所有人都在沉默,尤其是灵灵,瞪着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在她心中那么可靠的人,竟然会是一个出卖她情报的人。
子寒似乎有些后悔说了这件事,让一个人相信一个出卖过自己的人还会拼命保护他,只怕没有人敢相信。万碧云也许是个例外,但不代表人人都是个例外,毕竟,这些人中,最特别,最出众的,还是万碧云,她能接受一个出卖过自己的人,不在意料之内,却情理之中。
“我知道了,这件事也许你猜对了,他有计划,而且是冲着我,冲着复仇来的,他一共有两个计划,只怕是在同时进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下一步,应该是攻击我了。”包拯突然起身道。
他没有怀疑过子寒什么,反而认可他的看法,这让子寒有些意外。而公孙策也上来说道:“大人说的对,经过上一次的大屠杀,还有这一次的刺杀失败,他会认为我们会把重点着重于防范保护证人上,而忽略了自己这边应该有的防范。他如果这个时候来攻击我们,绝对不会有任何人能想得到,因为子寒说的事,如果不联系起来,就算是大人也想不到这一点。”
包拯点点头,于是走到子寒面前,笑着说:“子寒,谢谢你提供这个线索给我们,如果不是你的这个线索,只怕我真的要疏于防范了。因为我今晚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拿下阴阳判官,而不是想在自己这边也设下防备。”
子寒愣愣的看着包拯和公孙策,他没想到,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怪他,竟然还赞同他的说法。
万碧云撇撇嘴,“要不是我坚持把人留在你身边,恐怕,人家要是来个大突袭,你都来不及准备呢!”
包拯笑了笑,“是,最有功劳的莫过于你了。他受伤了,他一定会恨我,恨我查到了方家的事,恨我插手这件事。如果按着子寒刚才说的,他要么就是养好了伤来刺杀我,要么还是用老办法来刺杀我。也许,是今夜,也许是消停几天。”
万碧云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腰间的鞭子,这是一种防备的心理,她感觉敌人有些强大,有些复杂,这比两国战争还要让人觉得可怕,因为毕竟敌人还在暗处,毕竟,他们还在明处。
“子寒,最近那个人是否还有要挟你见面?”包拯问了句。
子寒摇摇头,“这几天没有,但前些日子有过一回,他一次就只问一个人的实力,通常都是两天再问一个人,要么就是明天再问一个人,总之,他没有一个规律,似乎是想什么时候见一次,就什么时候见一次。”
“最后一个人说完了,应该没有什么机会再见面了。”公孙策想了想。
万碧云突然灵机一闪,“不,应该还有机会。”
这时,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万碧云的身上,子寒不禁问道:“啊?还有机会?不会啊,马汉我记得是最后一个人了,几乎该说的,都说完了。”
万碧云嘴角微微上扬,“一百名皇家禁卫军,穿着便服竟然还让他看出来是禁卫军,可见,这个人早就打探过了,他一定是有所预备才会行动。大人把所有的重兵都集中在了别处,他自然也调查过了,所以才会攻击反方向。从这些特征不难看出他是有所预备以后才会行动的人,就算他是一个疯狂的复仇者。所以,他恨不得要杀了大人,既然他这么恨,这么想行动,不找一下大师兄来询问你这的防守情况,他怎么才能得手,怎么才能让日后的计划更轻松!”
“碧云说的不无道理,大人,我觉得他还是会来找我,到时候,我应该怎么说?”子寒听了万碧云的分析以后,如是说道。
包拯闻言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考虑了一番,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件事,要从长计议,如果能一劳永逸,抓到了他就好了。”
公孙策眼珠一转,顿时来了想法,于是凑到包拯的耳边小声的耳语了几句。只见包拯的双眼顿时亮了一下,“公孙先生的计谋,果真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