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眼光放长远(1 / 1)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沈若星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明天送三个女孩去芙蓉绣庄拜师的事情,大家听说后都很是高兴,纷纷夸赞沈若星有办法,竟让莫太太破例收徒。

但当事人却不是很开心。

宋婉道:“大嫂,我们现在跟着清淑姐姐学习也很好,每天打络子还能赚钱,真的有必要去绣坊拜师吗?”

“大花,你说什么浑话?”

何氏闻言第一个变了脸色:“你大嫂求人给你们寻来这么好的拜师机会,别人想要都没有,你还在这里挑三拣四的。”

说完她又看向沈若星,一脸歉意道:“大郎媳妇,大花不懂事,你别跟她一般计较,一会儿我说她。”

何氏是真觉得女儿的胆子太大了,大郎媳妇好不容易找来拜师的机会,她却不想去,这不是糟蹋大郎媳妇的一片心意么?

最关键的是大郎媳妇为她们这么操心,结果她们却不领情,那以后大郎媳妇很可能就不会管她们了。

沈若星并不觉得自己的一番心意被糟蹋,她先对何氏道:“三婶,您别激动,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大夫都交代您一定要保持心情平和。”

接着她又转头看向一脸紧张无措的宋婉,柔声笑道:“婉儿,学不学刺绣,这事儿肯定得你自己来决定,如果你不想学,我就算硬将你送过去,你也学不好。

要不这样,你先听听我想送你去的理由,然后你再自己考虑一下,可以吗?”

宋婉看了何氏一眼,而后微微点头。

沈若星道:“你现在不想去绣纺当学徒是因为当学徒没钱,但是在家里打络子能赚钱。

可你想过,你的络子凭什么能赚钱吗?”

宋婉回:“因为好看。”

一旁的宋姝补充一句:“因为外面没有,只有我们会打那个络子。”

“对,因为你们的络子样式独特精美,所以能卖钱。

可这些络子都是清淑姐姐给你们想的样式,然后手把手教你们打的,这跟你们其实没有太多关系。

而这些独特的络子一旦流向市面,很快就会有人学去。

那些打惯了络子的人,她们只需将这个络子拆掉看一遍,几乎就会了,再上手做个一两回,十有八九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

你们若是回想一下清淑姐姐让我拿出去卖的络子就知道,她几乎没有做过相同的络子,要么重新搭配颜色,要么交换花样,总之一定是变化的,对不对?”

宋婉仔细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样。

“所以你们即便学了清淑姐姐打络子的手艺又怎么样?

你们能学,别人也能学,这一点都不特别。

清淑姐姐最重要的东西是她的审美和头脑,她总是能想出更多的花样来,这才是她能赚钱的原因。

如果没了清淑姐姐,你们打的那些络子,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基本赚不到钱。”

这话一出,宋婉羞愧地低下头,她之前完全没想过这一点。

沈若星继续道:“我个人觉得打络子可以学,但是不值得你们花太多时间去学。

另外,我再说一下你们应该去绣庄当学徒的原因。

首先,绣花的难度比打络子要高出不少,有了门槛的手艺才值钱。

我跟你们打个比方,就说咱家盖房子,要请泥瓦工和小工。

泥瓦工必须得请专业的人,他们的工钱也更高,小工则是谁都可以来。

这就跟学绣花和学打络子一样,绣花的人少,她们的手艺就珍贵,打络子没门槛,奶奶都能去做,所以就不值钱。

这是第一个,我觉得你们要学手艺,就得学有门槛的手艺。

第二,你们去绣庄,也不是只学刺绣,你们也会站在大堂学着做生意,学着怎么招待客人,怎么探寻客人的喜好,怎么推荐更适合更适合客人的东西,怎么劝说她们买单,如果有客人投诉或者闹事,要怎么处理。

我之前听过这样一句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说生活里处处是学问和文章,你们得好好学习。

我刚刚说的那些事情,会锻炼你们与人相处的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你们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只是用来做生意,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去学,这对你们而言,是受益终生的事情。

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你们应该去绣庄当学徒。

当然,这都是我的想法,不能强加在你们身上,最后要怎么选择,还得看你们自己的决定。

你们可以先想想,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拿出来讨论。”

“还想什么呀,就去绣庄!”

几乎是沈若星的话刚落音,钱氏就急急表态:“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如果有人给我这么详尽周到地考虑问题,那我如今绝不是这番模样。

大花,你得庆幸你生在了宋家,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大嫂。

我实话说,我跟你娘都考虑不到这些问题,要按我们想的,就直接带着你们去家里铺子做生意,当小二一样使唤,谁管你学什么,认真干活就行。

就在,在我们眼里已经是顶好的日子,不信你回村去看看……

不对,你也不用看,毕竟之前你就看多了。

你该知道咱们村里像你这么大的姑娘,洗衣做饭干家务,这都是最基本的,打猪草拾柴火养鸡喂猪,这些事情都得干,干到十五六岁,找个婆家嫁过去,下半辈子还是继续干这些活儿。

可你如果学了本事,以后说不定就能嫁个城里人,再不用种田了。

大花,你也别舍不得打络子赚的这些钱,跟你以后大几十年的人生相比,这些钱完全不值一提。”

财迷钱氏都能说出这番话来,显然是真着急了。

她一顿输出之后,何氏还想跟上,大花抢先道:“娘,四婶,大嫂,我知道该怎么选了。

我去绣庄拜师,去学手艺,学做生意。

之前是我糊涂了,大嫂,对不起。”

沈若星由衷笑道:“婉儿,你只是太小,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不那么周全,这都是正常的。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遇事要记得跟家里人商量,别闷在心里,须知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宋婉闻言连连点头。

沈若星又看向其他小孩儿:“这话是说给婉儿听,也是说给你们所有人听的,小小年纪别自作主张,遇事记得跟大家商量。”

几个小孩儿异口同声地保证:“大嫂,我知道啦。”

说完拜师的事情,沈若星又提起莫太太要的酒:“三叔,明天或者后天您看您能不能回去一趟,将家里存着的几坛酒都搬过来,我好给莫太太送去,这毕竟答应了人家……”

宋有粮爽快答应:“行,我明天就去,把酒运回来,顺道也将家里的粮食运一些过来。

咱家出来一个多月,也是时候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