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开超市了(十)(1 / 1)

有一个响应,立刻低下呼呼啦啦的都跟着相应了起来。刘老板一摆手,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刘老板笑了笑,抱拳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

说完,便将具体的计划通知了大家。

待到,众人走后,齐博松留了下来。

“谢谢刘大哥的帮忙。”齐博松抱拳说到。

刘老板笑了笑,拉着齐博松的手说道:“谈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帮了你,不也是在帮我自己吗?贤弟要是不嫌弃,你我二人结拜成兄弟如何?”

齐博松兴奋的说道:“谢谢大哥不嫌弃。”

果然,自那日以后,街上就变了模样。几乎家家户户的商号里都藏了几名家丁。于大派心里更是气愤,由于没有人供货,没过几日,他的超市就断货了。

齐记乘胜追击,退出了新年优惠活动。于大派更是干生气,几次去找那几家商号的麻烦。哪知道,他们竟然团结了起来,自己没有一点机会。

眼见着,问自己姐姐的借的钱就要还不上了,于大派心里更是着急。

快到旧历的新年,齐记超市的生意更加的忙了。贞杏推出了新的优惠活动,“满一两立减三十”的活动。

凡是在齐记购买年货,满一两银子,立刻可以获得三十文的代金券。所有会员,享受积分待遇。满二两者,立刻加送大米十斤。

一时间,齐家生意火爆。小福子每天要进货两次,贞杏一个人在柜台前面已经忙活不过来了。齐博松里里外外的忙活,甚至动了再雇一名学徒的念头。

见齐记的生意火爆,自己的店里却很少有人光顾。于大派心里更不是滋味。当初,为了开超市,他向自己的姐姐借了一百两的银子。如今,要他拿什么去还?

这两日,于大派经常去供货商那里折腾,软的硬的都用过了,结果,人家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样。

也难怪,人家齐记生意那么好。大家挤破了脑袋想进去,齐记对供货商也有了政策。凡是抵制他于大派的,都能进齐家。

于大派经过齐记门口时,不禁的叫马车停了下来。伸出头去看了看,果真,房子里人满为患,热热闹闹的。于大派更加得烦躁,狠狠的摔上帘子。发誓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齐记的生意拖下来。

一天下来,贞杏累的骨头像是散了架子一样。自从促销计划推出以来,他们每日都在戌时末(九点左右)打烊。累的贞杏几乎说不出话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福子端着钱盒子跟在了贞杏的后面。贞杏回到房间里,拿起算盘劈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不一会,贞杏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促销计划推出了三日,每日的流水账在二百两左右。每天的纯利润大概在三十两左右。三十两呀!三天就是九十两!亲娘嘞,银子果然是无罪滴。

不过,齐博松则有自己的看法。那些拿了优惠券的人们,早晚有一天会将优惠券花出去。到时候,不也是赔本吗?贞杏对这个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

仔细算下来,从贞杏到新疆开始。他们二人赚了不少的银子,贞杏也摆脱了米虫的头衔。高高兴兴做着自己的小生意。

如今去了于大派这块心病,自己家的生意则越来越红火。

贞杏盘算着,明年端午节的前夕,要在这街上兑下一间更大的铺子。扩张经营。再雇上几个店员,一切都齐活了。

贞杏暗自高兴着,可齐博松却心有余悸。如今,是把于大派往死路上逼呢。万一他发起疯来,自己能应付的了吗?

自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老光棍,但是贞杏呢?他还要保护她回到京城见皇上呢!

说到皇上,齐博松忍不住的想起中原的局势。

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如今,八国联军撤出了北京城,但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老佛爷一天不归政,这国家就一天没好儿。

想到这里,齐博松不禁懊恼的想到,国家交给一个老娘们管理,能管好吗?这老娘们还就知道败家。当初,为了给自己庆生,把买军舰的钱盖了颐和园。八国联军打到塘沽口时,她还在颐和园里听戏呢!

不仅如此,听说,老佛爷的一双袜子的公本钱就要二两银子。人家一天一双,脱下的袜子绝对不穿第二回。二两银子的袜子穿在臭脚上不也就是臭袜子吗?

就连修个坟包,人家来来回回的也折腾掉二百万两银子。前后二十多年,不满意就吩咐下人拆掉重建。这老娘们不是败家是什么?

光绪皇帝是有心想要励精图治,可是管什么用?他究竟还是没有权利。说到底,国家就在一个败家的老娘们的指挥下一步步的走向败落。要是任由这老娘们胡作非为下去,指不定又会出什么乱子。

齐博松看了看贞杏,贞杏正在为每天四十两银子的进账欣喜若狂。齐博松叹了一口气,过去的皇上身边的宠妃今儿竟像是小市民一样的斤斤计较。她的婆婆穿着二两银子一双的袜子,她风吹日晒的卖小菜,一个月也不过才赚了二十两银子。等于她婆婆十双袜子的钱。这是何等的嘲弄?

真不知道,如果让老佛爷出来受受这种苦,她会不会也改变一下。

一连十五天的促销,让齐记的生意火的让人惊呆。大家说起齐记的时候,都不是嫉妒两个字儿能够形容的。

就连杂货铺的邹老板的媳妇,也忍不住的到齐记消费了一两银子。得了一张优惠券,和一张积分满了的会员卡。

她可是个精明人,这会员卡,她才不会趁着这个时候去换呢。现在有的是粮食吃,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自己家省的去买大米了。何乐而不为呢?

齐记进进出出的人,或用兜子或用筐将货物拿出来。有看中商机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脚夫,守在齐记的门口,专门帮着人拿东西。十个大子儿一次。

百姓们都是觉得,反正过年都是要买年货的,齐记的东西齐全,又捡了便宜,何乐而不为呢。私底下几个亲戚商量一下,无意之中又给齐记做了免费的广告。

贞杏是乐开了花,生意一天比着一天的好。不过,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自己的家里,却还没有年货。

齐博松到不着急,他进货的时候,细细的留心,暗中的留下了一些年货。正当贞杏看到年货几乎卖光的时候,齐博松才说了出来。

贞杏又惊又喜,从此,更加努力的做生意。

过小年的时候,贞杏家的促销几乎也到了高峰。贞杏无暇去蒸豆包什么的,只顾着做生意。到了晚上,才想起豆包的事儿。慌张的吩咐小福子和面。

说道蒸豆包,贞杏与齐博松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贞杏知道,当地的习俗是年前备好了东西,所有的商号,一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会开张。

不过,这豆包哪里有那么好蒸的?幸好,小福子是乡下来的,对做饭还略知一二。贞杏突然想到,要是将豆子换成豆沙,那该多好吃?

说做就做。小福子蒸了一锅的豆子,出锅后,贞杏细细的将其压碎,并在里面撒上大量的糖。贞杏尝了尝,味道还是不错的。

小福子端来发好的面,齐博松、贞杏二人亲自上手。小福子先将和好的面切成一块块的,又赶出皮子。齐博松和贞杏负责往里面添馅儿,随即用手一滚,豆包就成了。

拿到锅上去蒸后,贞杏大摇大摆的回了屋子,只等着豆包蒸好,欣赏自己的杰作。

又想起小年儿那天是送灶王爷,幸好店里还有卖剩下的麦芽糖。贞杏取出来,分给了小福子与齐博松。求着灶王爷多在玉皇大帝的面前说这家人几句好话。

夜里阴沉的天空总会给一种暗红色的错觉,就在这暗红色的天空下。齐记超市的后院烟囱里冒出浅灰色的炊烟。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似乎一切都在安静中改变着。安静的出生、安静的老去。时间像是一个年老的妇人,一脸的褶子,定是不讨人喜欢。

祥和庄里,吃饭会客的人们不少。虽然是小年了,但是祥和庄的生意并没有因此变差。厨房里,有个小伙计一面洗着盘子一面昏昏欲睡。刘老板见夜色深了,将手踹进了袖筒里,一面小跑的跑到后院儿去撒尿。

大街上,还在营业的也就只有饭庄了。一直流浪的狗小步子的走在街上,见到有东西倒掉的地方就跑上去翻一翻。

他偶尔回头,看看周围安静的没有人、没有母狗,便又将脸钻进了垃圾堆里。一家生意不好的酒楼要打烊了,小伙计打着哈欠唠叨着“今儿一天都没几个人”的话,将门板贴到了门上。拿门板的时候,他不小心碰到了灯笼。那灯笼摇摇晃晃的。小伙计抬头看了看,等到灯笼不再晃下去的时候,就回到了屋子里。

一盏一盏的灯渐渐的熄灭了,人们渐渐的沉入了梦乡。明儿起来,这世界还是这样的一副景象!